分享

那年那事㉓望江楼上看厦铺

 雪岸飞鸿 2022-07-18 发布于湖北

那年那事㉓望江楼上看厦铺

望江楼上看厦铺

雪岸

也就是从到望江楼居住的那一天起,我就以此楼为中心,东到大耒山,西到花纹,南到翠屏、山界与林上,北到望江岭和湄港,东北到延河、杨芳林,一次次踏访望江楼所看到的地方,一次次向当地的老年人询问各地的古往今来风土人情

这里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尤其是山界、林上和翠屏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曾是中共鄂东南道委机关的所在地,是湘鄂赣边区省委机关的活动地,是红十三师和十六师的整训地,是修(修水)武(武宁)崇(崇阳)通(通山)特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而今,冷水坪革命根据地保存较完好的遗址有腰坑的鄂东南兵工厂、三宝殿的红军总医院、余家巷的红军被服厂、鄂东南道委机关旧址和鄂东南道委书记吴致民、红三师政委叶金波等革命烈士的坟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曾经率领和指挥红五军在此战斗。傅秋涛、严图阁、江渭清、张藩等革命家,都在这里有过浴血奋战的经历,留下了战斗的足迹。特别是鄂东南革命最为艰难的时期。这里的人民一方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节衣缩食,为红军解决生活难题,全心全意支持革命;一方面送子母送女、妻送郎红军,将冷水坪建设成为鄂东南人民革命的最后屏障和坚强的战斗堡垒,谱写了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当时一首唱遍冷水坪、唱遍鄂南的扩红诗歌——“锣鼓震天响,标语贴满墙,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就是这里人民群众为革命做出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这里还有它闻名中外的土特产品加工和经销的悠久历史。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杨芳林的茶叶。在清朝后期,中国流行世界的茶叶以杨芳林为佳。在1895-1908年这里曾年产红茶7000箱,青茶5000箱,砖茶1000箱,价值大洋七十多万元。并在巴拿马赛会,获金牌奖。还有杨芳林色香味美的固态酱油、豆豉酿制技艺,源于民间,起于魏晋,盛于清。到2011年6月,“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入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9月,吉明瑜被推荐命名为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芳酱油豆豉酿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这里还有令人神往的历史传说和故事。通山著名的寺庙——厦铺太阳山的安平寺,相传几百年香火不断,最盛时有108个和尚。古寺的创建者白云和尚,曾与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即刘伯温是莫逆之交。当刘伯温晚年郁郁不得志,专程来太阳山投奔好友白云和尚,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说。还有位于翠屏的大城山山头有最为出名的张衡寺、铁船厂、张衡读书处。相传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曾读书、造船于此。据“湖广总志”记载:“东汉永元乙未年张衡造铁船于城山,在永兴(现阳新)迷潭而沉没。”张衡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复修于清乾隆年间。据传鼎盛时有僧人300余人,香客上千人。这些虽是传说,但它寄托了厦铺人对大明开国元勋刘伯温和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敬仰,同这里的奇山异水一样,是蕴藏于白云深处而又动人心弦的美。

这里还有叫人目不遐接的瑰丽风景。它有数不清的奇山异水:悬崖高耸的山顶之山大城山,飞瀑激流山的太阳山,八仙齐集姿态万千的八仙淌,之字形公路绕山转的望江岭,云雾缭绕群峰叠嶂的大耒山,山茶花满山竹密林丰的大金山,等等,一起涌现在人的眼前。它有分散在各处同样数不清的古色古香的古民居:除了我居住的望江楼外,还有九龟畈上由九十九根石柱撑起的郑家大屋,位于新华大队的刘家和畈上陈家的多栋古民居,还有杨芳林清朝留下的八大茶庄的遗存,还有湄港沈家数处古色古香的古民居,还翠屏藕塘古民居组合而成街道,等等,几乎随处可见。它有各式各样的桥梁,成为大山人交通要道:大山深处数不清独木桥,溪流上不时可遇到的石墩桥,分散在各处溪水河流的石板桥,架在畈上陈大坝之内的板凳桥,更令人叫绝的是杨芳林河上廊桥。

这里更叫人难忘的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勤劳勇敢的人民。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起早睡晚,走村串户,几乎时时与老百姓接触。和他们谈天说地,闲话家常,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共研究摆脱贫困的措施和办法。和他们一起改田造地,奋战洪水,去夺取当年的丰收。和他们共享春天的百花,共度夏日的署热,共赏秋天的丰收,共历冬天的严寒,同辛共苦,同喜同乐。也就是在那三年中,我也曾多少次采摘山间取之不尽的野竹笋和厥菜,品赏山里的洋挑(弥猴桃)、樱桃、山楂、八月炸等野生果品的美味和香甜,欣赏开满群山的雪白山茶花。

特别要说到的是,就是在栋楼房里,我结识了那些心底坦率一心为民的区委领导干部(如区委书记陈世喜、副书记夏木森、区革委会主任张才千、副主任谢阜康等),以及我欢乐与共的同事(如沈昌武、陈胜迪、谢守彬、陈恢元等)。与他们交流分享各自得来的一些或叫人发人深省,或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和传说。也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做群众工作的经验。

概言之,那是我三年多的青春岁月留下的一辈子也忘不了地方。至此,用我当时的一首七绝作结:

 望江楼上望江流,

   绿水青山无尽头。

   竹筏乘风随波去,

   扶栏眺望白云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