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的养老金为何差距很大?

 健康养生新坐标 2022-07-18 发布于北京

这个事儿,一直是人们热议的焦点之一。农村老人,在失去劳动能力之后,养老问题,一直就是个难点问题。养老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养老金的问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市老人养老金高,农村老人养老金低,是全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不过,自2014年7月1日之后,这个局面开始发生了转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合并,统一成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样一来,由自己参保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居民,在缴费额度相同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同样的养老金。

为什么说是有可能呢?不确定性的因素在哪里呢?

在于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不同地区,不同的社区居委会或村民委员会,其发放的集体补助或政府补贴是不同的。必定会出现缴费相同,获得养老金不同的现象。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金额全部计入个人账户,最终以缴费总额除以139,确定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再加上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就是参保老年人获得养老金的数额。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因为,缴费基数不同,计算方式不同。相同缴费年限和相同缴费金额的情况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获得额可能仍然明显高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原因就在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获得额,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参保职工退休前一年,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这就决定了形成差距成为必然结果。

仅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言,农村老人比起城市老人,还是存在一定优势的。这个优势来自于土地。农村承包土地,采取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农村老人,老了,不能种地了,但是他的地仍然存在,他可以交给家里人种,或者租给别人种。除了养老金之外,仍然可以获得一部分来自土地的收益。

不管是城市老人,还是农村老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尽可能选择最高的缴费档次,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