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邓成龙先生相交数十载,先生为人谦和,其诗雅致,其词清绮,人文关怀备至,仆尝品诸抱月轩。今选先生诗词数首,以作陋评。 ![]() 沙尘暴中就餐 吹折芨草半留茎,迎风设帐倍艰辛。 谁知飞尘就餐难,米饭夹沙如镀金。 时人于律绝趋之若鹜,于古风视而不见,不谙古风言志自由度高于律绝之道,其作难免徒具形式而味如嚼蜡。 此七古以沙尘暴为背景,以就餐为主线,意在创业者之艰辛。 “折”,极言风力,意在环境之艰苦,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北风卷地白草折”。 “迎”,主动性与积极性兼备,意在创业者之坚强。“米饭夹沙如镀金”以浪漫主义手法赞扬创业者苦中作乐之精神。 ![]() 张家界 三千奇峰入云去,八百秀水出山来。 云雾缥缈神仙境,林木葱茏奇花开。 此七古简洁明快,有王摩诘禅诗之味。一“去”一“来”一“开”,意在张家界山水之明丽。 “去”,主体为云,客体为峰;若以云为参照物,则峰反客为主,峰为主体,云为客体。此手法自有苏子瞻“横看成岭侧成峰”之风。 “来”,画面感极强,秀水悠然之态跃然纸上,李太白有“孤帆一片日边来”。 “云雾缥缈”为“神仙境”之因,“神仙境”为“云雾缥缈”之果。“开”,意在花之轻盈之态, ![]() 泰山 泰岱何雄哉,壁立高万仞。 朝霞映苍松,夕阳伴归莺。 细雨洒天街,清风过南门。 幔雾锁石阶,危岩生层云。 此五古文字灵气备矣。性灵派开一代之文气,之后断断续续,难以为继,令人叹息。 窃以为,诗词创作若无视文字之灵性,其作必落俗套,必堕俗道,必堕恶道。 第一句化于杜子美“岱宗夫如何”,不以设问句式,而以感叹句式。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补写泰山之“雄”。 第三句唯美,“映”字妙。“伴”,以拟人化手法突出自然和谐之美。“洒”,似在着墨雨量,实则反衬诗人畅快之心情。为诗者,须参透美学。虚实相生岂为画师之专利乎? “锁”,自李后主“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出,世之皆用。然秦少游“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横空出世,冷艳异常。炼字之道,即在于此。 “生”,原为植物之出,引入自然之态,意在悠然之态,如杜子美“荡胸生层云”,李太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 银川春色 黄河西岸贺兰东,高楼平湖画图中。 塞外春风拂柳絮,此花开罢彼花红。 此七古文字朴实,笔法明快。通过“高楼”“平湖”“柳絮”“花”诸意象,大写意银川之春色,自有律绝不及之妙。 “此花开罢彼花红”写得行云流水,清婉绮丽,行云流水,清新可人,可为妙语。 ![]() 相见欢·萧关怀古 萧关夜上城楼,忆原州。丝路流年、商贾写春秋。马队走,西人秀,六盘幽。将士依戈望月、寄乡愁。 此词紧扣题目,突出一个“古”字,诸如“丝路”“商贾”“马队”“将士”意象,均为此引入。 第一句点名时间与地点。一个“忆”字启动“怀古”序幕。 第二句丝路意象本为原州文化符号,但词人并不满足于此,而以“商贾”丰富其内涵。 第三句突出东西方文化之交流互鉴,放大原州历史地位。 “马队”应为宁夏花儿之首创者。仆每忆与中国花儿评论家屈文焜先生甘南之旅,先生尝云花儿发于驼队或马队之人。斯言斯语,犹在耳畔。 第四句虽无刀光剑影之肃杀,却有中原逐鹿之硝烟,饱含向往和平之愿景。 词人文人关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钦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