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青诗学院师教点评第29期 ![]() ![]() 写在前面的的话 写诗如酿酒,评诗如品酒! 评诗之道,于微醺之际!或鼓之以雷霆,催人奋进;或润之以风雨,壮行无声。又或引清流于古韵,因枝振叶;穿曲径而探幽,文心雕龙。 品酒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评诗亦如此,此谓功夫在诗外也! 如此,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诗评相长也! 长青诗学院 诗教一群 ![]() ![]() ![]() ![]() ![]() 6月16日钟茂荣老师点评 咏木匠(通韵) 孟庆燕 至古从今百样全,鲁班匠艺若非凡。 裁云截片西东走,画凤雕龙南北衔。 多用功夫成大器,还将技巧刻雕玩。 春秋尽撒及时雨,愿为民间木彩添。 点评:鲁班传艺,千载光大。画凤雕龙,大厦绮构,家常用具。描写细致,多有祝愿,写得很好。 雾 杨树棠 拂晓雨无声,观天盼放晴。 推窗寻院翠,举目漾纱琼。 水点沿街卷,云团接日清。 急需穿路走,莫忘有车行。 点评:细雨润物无声,晨起盼晴,而院中青翠欲滴,出门水坑满街,急需赶着行走,雾气迷蒙,需仔细看清。题为雾,诗中手法借旁物来写雾,写得很好。 魔盒 胡建明(四川雪松) 乱坠天花人兴奋,包医百病令痴迷。 体亏财破恍然悟,上界潘多切勿提。 点评:虚假宣传,包治百病,骗术惊人,劝勿听取。简洁明了,写得很好。 ![]() 6月18日荆惠芬老师点评 树叶吹奏(中华通韵) 若水 口衔方寸绿,流啭百灵声。 溪水潺潺和,白云陶醉听。 点评:以叶吹奏,音色优美,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喜爱。此绝描写较为空灵生动,起句直入主题,兼摹叶之状,次句以鸟比兴,赞其音之婉转,三四句还是以周边环境侧面烘托音美,给人以悠闲静谧之感。“方寸绿”有提升空间,此种没有转合的章法,古人也有,个人还是觉得有所变化会更好些。 迁后回乡看老宅有感 马祥泰 残垣碎瓦土锅台,萧艾萋萋没古槐。 喜鹊喳喳迎客旅,小猫咪咪惹人哀。 儿时常逐风鸢去,梦里重牵竹马来。 移挂乡愁春草秀,苦根拔掉福根栽。 点评:立意清晰,章法合理,首联视觉入笔,描写老宅残败之景,颔联声响作衬,情发以端,“喜鹊”此处出现恐有争议,不如取境保守些,力求基调一致,“哀”词意可解,笔力稍重。颈联虚笔宕开,回瞻儿时无忧景,尾联发议,辞旧迎新,期许未来。前分句可以再提升下。 游黑山头湿地 张绍文 久羡呼伦贝尔兮,黑山头处把诗题。 草丛茂密风掀浪,栈道幽清木做梯。 少入乐场骑骏马,老来湿地伴贤妻。 盈眸似画瑶台景,落日余晖惹客迷。 点评:此篇游记完成度比较高,叙事清晰,取景自然,首联以“久羡”二字领起,直抒胸臆,可惜地点占用了两句,散文可以,诗应求凝炼,前分句“呼伦贝尔兮”可省。颔联描黑山头景区之景,也算可观。颈联一虚一实,换入人物镜头。尾联感慨景区之美,落日都不舍离去。“盈眸”二字多余,以上景皆是所观之景,有“瑶台”,“似画”也显无力了。 ![]() 6月21日任卫红老师诗评 敬挽乔羽先生 王杰 词仙乔老爷,驾鹤向西行。 路上歌为伴,宫中礼乐迎。 清波欢荡桨,麦浪舞香萦。 举酒恭方士,一杯吟永恒。 点评:改一句为,麦浪故乡情。舞香萦有斧凿之感。 胫联用乔羽的两首歌引发联想,亲切而生动。 端午怀屈原 一痴道人(金世旭) 莫问为何雨涟涟,苍天挥泪祭先贤。 户悬艾草驱妖孽,鼓击中流赛彩船。 天问惊天天哑语,九歌颂九九存玄。 忠魂且付汩江去,留得清高万古传。 点评:第四句的描述与第一二句似有冲突。一个是大雨一个是未雨。且雨中是否能赛龙舟,我就无知了。 天问句好!九存玄不知要表达何意。七八句,把清高改为忠魂。万古传的是忠魂而不是清高。忠魂且付泪江去之忠魂,可再换一词。 致敬共和国七十周年纪念奖章获得者郑淇 胡建明 一代枭雄顺义郎,饱经烽火淬成钢。 肩扛辽沈攻坚炮,脚踹平津腐朽墙。 业转公安星闪耀,身投煤海放荣光。 初心不忘忠诚党,鲐背军人硬脊梁。 点评:枭雄不确,换词。 泛写了参加几大战役,缺乏典型细节的表现,枭字未写出。个性也未写出。 建议,抓住一两个典型细节給于表现,突出某一个性特征,将人物形象展现出来。 夏荷 万重山(湖北) 雨霁清风塘上游,吹来吹去乱摸头。 蜻蜓掠翠时才见,几朵张开几朵羞。 点评:乱摸头虽形象,但缺乏美感,蜻蜓句化得空灵。结句新颖,重彩之笔。赞! ![]() 6月23日郑志华老师点评 祝贺中国海军福建舰下水 杨树棠 壬寅仲夏喜频传,航母神舟震海天。 昨日云霄来贵客,今朝港坞展龙船。 巡洋巨舰添胞弟,御敌长城固隘砖。 爱党诞辰擎厚礼,乾坤闽兆助维权。 点评:“壬寅”诸如此类的词语最好不要在正文里,可以在题目。正文部分当惜字如金。注意重义词。构思时思路可再拓宽些。整首再改改。 临江仙·题同学旧照 陈国平 封尘寸照留倩影,芳华尽写容颜。菁菁学苑忆从前,那时青涩季,夙梦满诗笺。 几十光阴弹指过,悠悠思绪如烟。同窗二载一生缘,莫愁霜发见,笑靥祝来年。 点评:整体通顺流畅,上下片、句与句联系紧密,真情流露,甚得词法。 王修会(二首) 晚晴即兴 谁将山水染成霞?鸥鹭鸳鸯还各家。 细草风熏频颔首,一帘幽梦寄天涯。 夕阳随想 谁染西边那抹红?深深浅浅灿晴空。 凝神院北悠闲客,挽着流年说古衷。 点评:两首都可以的。个别字词可以再斟酌下。“挽着”改“欲挽”,“古衷”是“苦衷”吧。 ![]() 6月25日华慧娟老师点评 重逢有怀 张长江 问字多骚客,倾杯共友人。 别离情致远,感慨事如新。 谈笑朝还暮,追随秋复春。 疏何邀月醉,向慕抒天真。 点评:疏朗的文字,凝结了对友人的真情厚意,人间最美无非是无间的友情。作者提笔至情至诚,运笔自如,记录了这份友谊的珍贵。中二联尤其细致刻画了两人的亲密无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友谊日渐深厚。结联以比兴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好! 赞同事小女儿斩获冰雪之星 如玉 五岁萌娃冰上飞,雏鹰展翅向朝晖。 迎寒苦练怀鸿志,奥运相期振国威。 点评:着笔形象,“冰上飞”,“雏鹰展翅”恰到好处地描绘出小孩子的机灵、活泼、栩栩如生,动感十足。落笔点准确,角度把握地很好,寥寥几个文字,形态即出。转接点把人物的志向托出,结句宏畅,写得好! 墨香(诗二首) 学诗感悟(新韵) 天地谓方圆,事出皆有缘。 何能诗吐蕊,务必法则谙。 平仄知规律,全局懂布篇。 欲观绝景色,定要站峰巅。 题《漓江渔歌》(新韵) 轻纱漫舞绕山间,碧水微波映翠峦。 疑似蓬莱浮蜃境,拨开云雾问八仙。 点评:第一首,以说理道出学诗的经验,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结联是本诗的诗眼,意在写出好诗的关键。 第二首,以景入题,语言形象,刻画逼真。转接点将作者的情感带入,一个“问”字,将天地人融为一体,以理性思维思考传说与现实的关系,提升了作品的内涵。 ![]() 6月28日周立军老师点评 回老宅之恋怀 马祥泰 残垣碎瓦土锅台,萧艾萋萋没古槐。 喜鹊衔枝迎客旅,小猫觅偶叫声哀。 儿时常逐风鸢去,梦里重牵竹马来。 满目乡愁难自弃,萦纡石井久徘徊。 点评:这首七律写出了老宅的景状,写出了乡愁的情感。画面感刻画生动。唯有喜鹊衔枝迎客旅,与整体场面不在同一氛围。尾句没有提升振起。再琢,会是一首好律。 乘高铁返乡 宁静 白龙穿洞又爬坡,掠过青山跨过河。 月照心头归客晚,农家小院笑声多。 点评:这首七绝写得很通透。白龙比喻高铁不太贴切,用云龙如何?云龙是骏马的美称。转结脱靶了,高铁速度快,就不能用晚,换个角度写成这个意思:既然车速快,我归心似箭还是嫌车慢。尾句也要改。写你在车上的所思所想。 咏红莲 李希海 云天碧水倚红妆,似火如霞生瑞香。 激浊出淤坚本色,每于流火送清凉。 点评:这是一首咏物诗,借物抒情,比兴得体。建议题目不要写七一即怀,有生拉硬拽之嫌。第一句倚红妆,红妆本指红莲,就不能用倚了。尾句,红莲送清凉,感觉这样形容不贴切。且没有提升红莲的意境,尾句弱了。两个火字,可以避开重字。 ![]() 6月30日钟茂荣老师点评 瞻仰参加长征的苏应义老红军碑记 蔡宝泰 道路崎岖自北通,村名白海矗山中。 长征壮举惊天地,苏大英雄不记功。 点评:长征征途,道路漫漫。红军虽远,丰碑尚存。结尾轻轻一笔带过功绩。举重若轻,写得很好。 香港回归有感 兰花草 紫荆今日笑开颜,廿五征程铸梦圆。 雨后阳光兴伟业,明珠璀璨耀千年。 点评:回归之喜悦,征程之伟大,喜明珠璀璨,香港辉煌。写得很好。 观劳务市场有感 伊杰(通韵) 清晨滚滚车轮转,打短工人站路边。 左顾右瞧寻雇主,东张西望觅新单。 三天不干还能过,两月无活日子难。 凭认挑来凭认选,养家重任压双肩。 点评:民生多艰,迎晨即起,道边待业,缘来肩负家庭重担,写得很好。 ![]() ![]() 长青师教二群 ![]() ![]() ![]() ![]() 6月16日邱俊标老师点评 咏竹 张国英 临风有阵何须惧,傍径成行若比肩。 高节一生英杰效,虚心万古世人传。 简评:这是一首咏物诗。起承两句叙写竹子自身的生存状况,“何须惧”赋予竹子以胆识;转结两句作者直抒胸臆,从正面来赞美竹子的高风亮节和虚怀如谷的高贵品质。不足之处,虚笔稍多,既然是咏物,还需要在形象性方面加强一下,把虚实结合好,以物的形与神来传情达意。 端午粽子 刘样明 四角分明逸气扬,精华好味腹中藏。 青衣玉带随缘解,一啖尝新醉齿香。 简评: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情趣盎然。起承两句主要写粽子的形象,由外及里,“逸气”、“精华”尽显作者的赞美之情;转句非常精彩,笔触细腻,物象具体而鲜明,“随缘”二字更是点睛之笔;结句写品尝后的感觉,笔力稍微有点弱了;但是瑕不掩瑜。整首诗形象生动,用词精致,耐人寻味。 麦收趣 文/苑廷奎(清河东叟) 夏收遍野泛金黄,机器隆隆打麦忙。 无赖老牛闲逸事,树阴凉爽啃青荒。 简评:此作写的很闲逸轻快。起承两句从远处着笔,写小麦收割的情景,色彩明丽,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很有现代气息;转结两句突出细部,观察细致,描写精到,“无赖”两字充满情趣,情景交融。结句可以再提炼一下,树阴一般都是凉爽的,是否可以把“凉爽”二字换成别的,增加表达的容量呢? ![]() 6月18日杨开老师点评 初夏吟 拾遗君 馥郁初浓绿渐深,长从枝叶解华音。 激情脉脉同莺唱,绮梦痴痴携日吟。 碧玉撩人堪入画,青荷醉眼正怡心。 欣然来个桃花沐,一缕馨香别在襟。 点评:意脉优雅而生机勃发。中二联的对仗工稳,句式变换灵活,各分句虚实变化灵动,句意流美。 所谓虚实,都是相对的,格律诗讲究上景下情,既上章以实为主实中有虚,下章虚中有实从容过度。所以颈联相对颔联偏虚写更好。中二联句首四个偏正名词,颈联句首变换一下词性更好。 结句结得余韵悠长,但因为是写的初夏,(虽然地域或品类不同初夏不一定没有桃花),个人认为把“桃花”改为其他合适的花更符合大众化理解。 水调歌头·壬寅端午节(苏轼格例) 刘样明 云暗雨狂注,浊浪涌江天。鼓声频急催橹,涛怒击龙船。爱国忧民声训,籍甚离骚九问。真不朽忠贤。有史册尘页,垂屈子千年。 寸阴疾,星斗转,德昭宣。亿心一致,同筑香梦盼长圆。人自风流英哲,物自山河连叠。盛世尽争妍,但愿熙隆远,黎庶福延绵。 点评:用韵平仄交错相叶,及断句方式,都符合苏轼体格律。句式上“真不朽忠贤”与“有史册尘页”这两句为一四句,正确句式应为二三句式。 换头三字句基本达到鼎足对要求,有气势,很好。 意脉基本是流水式,虽然欠起伏,但还是上抑下扬,有对比,有对当今盛世的歌颂及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祝愿,有余韵。 游潢师碧湖之所见 大祥 环湖新柳又青葱,秀发轻挥略带风。 树下面西三学子,古诗吟唱夕阳中。 点评:声律韵律及句法可圈可点。 全作画面感清晰而闲致,人、湖、柳、风、夕阳、吟唱……动静和谐。 根据“夕阳”与“面西”等意象,诗中“三学子”老龄的传统文化爱好者。 ![]() 6月21日魏俊山老师点评 夏至 安若 高热栖居梦不成,繁荫白昼起蝉鸣。 隔田雷雨晚来急,在野之滨半夏生。 点评:从诗中表现的一些镜像上看,梦不成,白昼,晚来,感觉时序上有些混乱,时序一混乱,意脉就有了零碎的感觉。个见。 咏山村广场舞 冯品扬 青山隐隐月初升,雾绕平台星点灯。 大伯广场偷着看,大妈腰扭舞欢兴。 点评:起句一笔勾画出一幅唯美的淡月初升图。承句镜头拉近刻画细节。转结写人物情态,融入浓郁的生活故事氛围,颇有意趣。 忆父亲 刘样明 迷濛山黛远,风动影依稀。 曲脊思闲梦,舒眉恨久违。 常叨忠义事,自信圣贤晖。 痛忆先严事,惭容一叹欷。 点评:首联渲染景物,以“影”入题,很有可取之处。 颔联进一步深入“忆”,闲梦感觉有些味薄,不如换成幽梦,下句的舒眉恨久违有违常理,人怀恨一般应该是“横眉”或“蹙眉”,而不是舒眉,舒眉是欢欣愉快的样子。 颈联转写父亲的美德,晖字在此是作动词用的吗?如作名词用的话感觉此句表达不甚完整,五律精不能严,达不须畅。精者乃炼字之功也,不可浪费一字,最好不要用词组,如忠义,圣贤,依稀,叹欷等。可改成行义事,沐圣晖这类。 尾联“先严”二字一出,方点明与父亲已是天人两隔的境况,这种言情表意的手法有助于增加艺术感染力。个见 ![]() 6月23日张学祥老师点评 同谋 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低翔水上鸥,不必避渔舟。 撒网金阳照,共同有所求。 点评:这首假如改题为无题或偶得也许更好些。全诗寓意较深,言人、鸥同为生活所求,其艰辛不言而喻,较有诗味。觉第二句用疑问句或许更能体现人之情感,尾句孤平了,如作“同卿各有求”来回答上面疑问,岂不顺畅? 夏日小聚 陈秀峰(山西太原) 湖亭开雅宴,故友话重逢。 柳色浮樽满,荷香入座浓。 点评:言简意深,有布局,有章法。诗题交代了时间,前二句简短10个字,包涵了地点、事项、人物诸多信息;后二句写景,而情尽在其中。 题清茶朋友孤瓣落荷照 冯品扬 褪尽荣华零落流,前方何去任飘浮。 芳心不怨无情水,难得从今一自由。 点评:这首题照见寓意,有架构,有境界。前面描绘落花,后面升华,言不尽之意。不足处零落流都是动词,三字同用,值得再推敲。 ![]() 6月25日王文达老师点评 紫薇树花(俗名痒痒树) 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紫绶花期盛夏开,风吹凝露如霞走。 清皮光润怕人挠,繁叶垂珠惊树抖。 既展芳姿艳半年,又医湿疹骚双手。 多栽嘉种植前庭,香港名扬靓彩有。 点评:采用仄声韵,新颖流畅,但是靓彩有三仄尾了。 一剪梅·抗洪救灾 刘样明 夏雨疯狂急注浇,街道舟摇,山体崩峣。郊原淫漫路无桥。江水滔滔,稷客心憔。 忧脸愁眉怎散消,援手轻招,牵手同胞。灾情深处有英豪。心沁清韶,泪谢宸昭。 点评:写出雨水无情人有情,但有些词语还需斟酌。 喜迎党的二十大 李彦栋 升起金阳照碧空,霞飞苍宇映旗红。 传来喜讯民心悦,笃定新程党会隆。 绮梦今圆谁解语,宏图再展国骄雄。 豪情颂赞脱贫是,伟业终成使命崇。 点评:盛世盛会,用诗歌颂党的英明。党会我觉得改成华夏等会更好一些。 ![]() 6月28日张学祥老师点评 刘样明 党旗猎猎 东升旭日照尧天,华夏新歌盛世篇。 家国安宁唯重大,人民利益总排先。 奔康致富生韶岁,抗疫除魔震昊乾。 航母神舟科技劲,众心归一党旗妍。 点评:满满正能量,有情怀,有格局,铺排有序,对仗工整;但总给人感觉有些老干。 听雨 苑廷奎(清河东叟)天津 室中听阵雨,石上长青苔。 闲读赏佳句,花随诗共开。 点评:有境界,有布局,给人一种恬静自然的舒适感觉,题目已是听雨,首句这样就浪费了几个字,如能改一下,做到惜墨如金会更好。 仲夏游园 宋生 双池环树绿,莲动甲鱼翔。 泉泳凉心里,风轻荔果香。 点评:喜欢这样绿树环合鱼翔浅底的优美环境,个别字句似乎还可以再提炼,以求更好。例如甲鱼游泳,是不是有“飞翔”的样子;凉,这里是凉快,但会不会还会产生其他歧义等,都值得推敲。 ![]() 6月30日邱俊标老师点评 题图 卢敬兵 千重雨过万重峰,一叶扁舟寄一踪。 萧瑟芦花啸歌起,声飞两岸漫山红。 简评:这首七绝虽说是一首题图诗,但是写得非常真切,远近结合,令人有如见其景、如闻其声之感,不禁拍案叫绝。整首诗中数字用得很奇妙出色,起到了渲染和对比的效果,“过”“起”“飞”等几个动词增加了动感,使宁静的画面多了几许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字里行间隐现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浙水村感怀 靳铭 只道江南景色妍,岂知浙水秀而娟。 熊山吐月怡情境,溪树庭园绕冽泉。 简评:这首七绝主要描绘浙水村的美丽景色,感怀部分没有呈现,所以题目是否可以改一下呢?起承是总写,通过“只道”和“岂知”进行对比,更显得浙水村景色的美。转结是分写,是细节描写;转句写的是远景,“吐”字非常形象;尾联则以近景出,“绕冽泉”增加了丝丝的生气。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景交融。 夏蚊 云海 蚊虫乘热出阴沟,吸血寻虚进角楼。 隐隐忘形群聚乐,蒙蒙雾状众成囚。 简评:这首咏物诗写景状物非常生动而别致,令人浮想联翩。整首诗寄托着作者对蚊子的深深的厌恶之情,此外,诗的用词非常贴切而传神,如“乘热”“阴沟”“隐隐忘形”“众成囚”,既是对真实情况的描绘,更是作者内心爱憎分明的感情体现。不足之处,有个别词和表达难解其义,如“寻虚”、“蒙蒙雾状”。 ![]() ![]() 长青诗教三群 ![]() ![]() ![]() ![]() 6月16日韦秀孟(雪薇)老师点评 别草塘 孔王驹 薰风碧水树苍苍,小径虹桥彩画廊。 负了花红开丽日,推车载梦过荷塘。 浅评:此作题目是“别草塘”,别即为“分别”之意,说明作者在此停留过一段时间,结句“过荷塘”,“过”是经过之意,不知道作者在此所表达的“草塘、荷塘”是否同一个地方?如果是同一地方,那么“别、过”就互相矛盾了,造成了文理不通。如能把其中一个字去掉,许会容易理解一些。如果“草塘、荷塘”不同一个地方,个人认为结句的“荷塘”和题目的“草塘”太近,换个地方来表达更好些。 柳笛 宋长胜 战士折枝柳作笛,吹支小曲远孤寂。 传说此树老兵种,复转他乡何处觅。 浅评:此作有几点本人要提出来,1、第二句的“吹支小曲远孤寂”表达的是什么?特别是“远孤寂”显凑韵。2、韵脚“笛”是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