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民党宪兵部队—「宪兵第四团」

 金色年华554 2022-07-19 发布于江西

宪兵第四团的前身是宪兵第一团,为宪兵司令部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一个团。第一任团长陈某(忘其名,浙江人,保定军校毕业)于1928年他调,改由黄继吾继任团长。黄是广东文昌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原是南京黄埔同学会总会(与复兴社有密切关系的反革命组织)负责人,因我同黄有过一段历史关系——当黄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我当组织科中校科长。当时教育长林振雄不理校务,大捧“紫罗兰姑娘”(当时在广州的一个“交际花”)。我跟黄一起搞过倒林活动失效后,同到南京黄埔同学会工作。所以黄接任宪兵第一团团长时,也邀我暂以上尉副官的身份,随他前往办理接收事宜。

当时宪兵第一团的团本部,就在南京夫子庙大街,离宪兵司令部不远。宪兵第一团的组织和陆军编制一样,即所谓“三三制”:一团三营、一营三连、一连三排、一排三班,每班宪兵十四人。此外还有直属机关枪连、追击炮连和一个通训排。全团官兵约1200人左右。

黄珍吾接任宪兵第一团团长后不久,该团就奉命开往苏州老五团营房集中训练,并担任京沪铁路南段护路勤务。抵达苏州后,该团曾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当时团本部的主要骨干有:中校团附萧梦熊(南昌人,讲武堂毕业),少校团附叶维(四川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我在当时就被改任少校视察,另一名少校视察是郑连义(河北人,行伍出身),上尉副官敬承诗(四川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中尉副官唐国宝(江苏人,行伍出身)。团以下各营营长为:第一营中校营长文重俘(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第二营中校营长黄恺元(浙江人,讲武堂毕业),第三营中校营长袁家佩(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当时团部决定以第一、二两营及直属部队为集训部队,以第三营为服勤部队,担任京沪铁路南段南起上海北至常州的护路任务。

1933年下半年,当时第四团的编制员额略有扩充,团长仍是吉章筒,我被升任中校团附(后为黄得模),另有少校团附赵志熹(贵州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郑连义(山东人,行伍出身);并设有政治指导员办公室,少校指导员余钟民(湖北人,叛党分子);副官室上尉副官古肇英(广东海南岛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军需室中校主任刘恩澄(山东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视察室少校视察李辉匀(湖南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还有书记室、医务所等,团部仍辖三个营。第一营中校营长文重孚(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第二营中校营长黄恺元(浙江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第三营中校营长黄得模(广东海南岛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由我继任),少校营副吴光运(湖南人)。此外,尚辖有追击炮连,连长为上尉魏育民(安徽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机关枪连,连长为上尉徐联陛(浙江人)。第一、二两营营属连长有王成章(江西人)、高维民(河北人)、吴濂(福建连江人)、方知(江西人)、姚衍(湖南人)、王绅亚(浙江人)、李健(湖南人),三营营属连长有胡耿(浙江人)、陈瀚(江苏人)、邬国斌(湖南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