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自己在读与写中明亮起来

 德耀守望 2022-07-19 发布于安徽

寅虎杂记之七

让自己在读与写中明亮起来

   我喜欢时下的日子,听听音乐,读读书,写写点文字,沏一壶茶,任舌尖与茶汤碰撞。新茶一杯飘清香之气,老壶一把盛古雅之风。从容与淡定,把生活过成一首意蕴深远的诗。忽然间生出对生活的感恩之情。命运将生活调到我自己喜欢的频道,这般的美好,这般一种别样随意、散淡的心境。

   这辈子煮字为生,我要感恩的是大师们的写作,前辈的智慧、才华,是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我,引领我向前。这里,我要说的重点是,自己写作能力不济,肚里的那点墨水确实不多,用不着抱怨,只有充实了脑袋,才能充实钱袋和生活。我目前最迫切、最需要的是读和写,舍得花精力去“修炼”,也可以说在智力上舍得追加投资。

   我知道,每一个思维健全的人活在人世间,都会思考该怎么度过自己的一生。人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厚度和宽度。珍惜生命的宝贵、人生的美好、人间的温暖、生活的幸福快乐,人们都想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和宽度,我个人认为,凭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我多次说过,忙于稻粱谋,一直缺少深入、广泛的阅读,致使我在写作上知识储备不足,只能花大把时间补救。我觉得阅读时要勤于思考才事半功倍。美国人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近日,我读到明朝画家徐渭的《梅花图》,很是惊讶他的性灵一如笔下这株墨梅,奇崛疏放。该作品气韵酣畅,梅之枝条任情肆意,墨色淋漓。梅花花瓣以秃笔随意点画。足见他汪洋恣肆的才情与挥洒的心血。该画梅枝姿态劲拔,在大块空白处题上一首诗,诗、书、画浑然一体,梅香与诗韵共美,耐看耐读,虚实相生,空生妙有。

   联想到我们的文学创作,这种技巧就是留白,有了大片的留白,才能给人想象空间。这种空灵虚静之境,不仅体现在画家们的画中,也被古人渗透到古诗里,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山无人,水流花放,因为有空,才有了澄净和审美的意蕴,这正是世间无限的“好”,数不清的“有”,竟生于“空”生于“白”。

   我的一位文友,很推崇这种高远疏落的文字风格。他经常说要相信读者的阅读智力,不要怕人家理解不了我们的意思,所以把话说得太满太周到,没有给人留出余地。此时,“疏”就变得特别重要。我们在写作中怎样做到疏落,巧用留白,就是着重叙事、着重描述场景,感受、评价、结果、道理这些东西尽量少些,把这些东西留给读者。也就是主张白描和写实。这点显然是我的短板。这里我以后须多加努力。

   我想说一点我近期两篇习作幽默的使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情趣,幽默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言语风趣、诙谐,在人际交往中能给人带来好感,在作品中使用会让人增加阅读兴趣。我在小说《不负桃花有几人》和随笔中均有意识使用幽默:

   “……有美女在网上出一联'无知少女贼有钱,求下联,他对句是:待业老汉狗都嫌。”(《不负桃花有几人》)

   “……以后生个儿子取名'好帅’,别人看到你就会说,'好帅的爸爸’。”(随笔《烟雾飘过,凝那一抹嫣红》)

   幽默是有品位、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适当使用让人读过笑过之后留有回味。成败与否,留待读者去说了。

    在一滴水里看到清澈,在一片云里触到喜悦,在一朵花里品出芳香,在一本书里撷取智慧,在一篇文章的写作中获取幸福快乐。我的精神和心灵会明亮、纯净和辽阔起来……

(《清芳斋》2022年2月18日 文/湖畔飞歌)

(文/湖畔飞歌 华德耀编辑于2022年7月18日  图片来自微友湘田律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