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贴 | 六种耳部肿瘤影像学汇总,一文轻松掌握诊断技巧!

 潘生丁 2022-07-19 发布于广东
 外耳道骨瘤

图片

图3-4-41 外耳道骨瘤

图A为CT横断位,B为冠状位,示左侧外耳道小卵圆形骨性密度肿块,

以较窄基底附着于外耳道后壁

01
诊断要点

①通常发生于单侧外耳道,典型者为单发病灶;

②病灶通常较小,多为卵圆形,最常见于外耳道骨-软骨结合部附近;

③CT示外耳道窄基底的骨性密度肿块;

④肿块表面软组织正常。

02 鉴别诊断

外耳道外生骨疣:通常发生于双侧外耳道,常发生于外耳道峡部内侧;宽基底,呈环形、分叶状。

 鼓室球瘤

图片

图3-4-42 鼓室球瘤

女,31岁,左耳持续搏动性耳鸣1年;CT横断面示基底位于耳蜗岬外侧的圆形肿块(A);冠状面示肿瘤外侧缘与鼓膜下部相邻,无听小骨破坏,中耳腔下壁完整(B);横断面T1WI示鼓室内耳蜗岬旁稍短T1信号影(C),横断面T2WI示肿块为稍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D);MR横断面、冠状面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强化(E、F)。

01
诊断要点

①早期为发生于耳蜗岬外侧的下鼓室小肿块;

②较大肿瘤可充满中耳腔或经咽鼓管出中耳腔,破坏听小骨,但中耳腔底骨质保持完整;

③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但低于脑脊液信号,增强后T1WI示耳蜗岬处局限性明显强化肿块。

02
鉴别诊断

(1)颈静脉球高位:颈静脉窝骨皮质边缘完整,最上部分可向上延伸至内听道底。

(2)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T常与获得性胆脂瘤的表现相同,平扫T1WI示正铁血红蛋白形成的高信号高度提示此病。

(3)颈内动脉异位:管形肿块穿过中耳腔进入颈内动脉岩部水平段,下鼓室小管扩大;临床表现为鼓膜后血管性肿块,有/无搏动性耳鸣。

(4)颈静脉球骨质缺损:CT示乙状窦板缺损,静脉从颈静脉球外上方突入中耳腔;无临床症状,一般为耳镜偶然发现。

(5)中耳先天性胆脂瘤:完整鼓膜后“白色”肿块,增强T1WI示肿块无强化。

(6)颈静脉鼓室球瘤 :CT示中耳底骨板穿凿样改变,临床表现与鼓室球瘤相同。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图片

图3-4-43 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男,2岁,双耳流脓1年余;颞骨横断面CT示双侧颞骨乳突部、鼓部广泛“地图”样骨质破坏,部分骨质缺损,未见骨质增生硬化(A);冠状面T1WI示双侧颞骨乳突部、鼓部等信号软组织肿块影(B);横断面T2WI示肿块呈高信号(C);横断面增强T1WI示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D)

01
诊断要点

①颞骨的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晰,伴乳突、中耳内不均匀强化的软组织肿块;

②乳突和岩尖的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有“倾斜”的边界;

③MR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

02
鉴别诊断

(1)急性中耳乳突炎:

急性发病,抗生素治疗有效;融合性乳突炎可有骨质侵蚀,骨小梁缺失和骨皮质缺损,但通常不如LCH广泛。

(2)横纹肌肉瘤:

进展较快,临床症状重;中耳乳突部的侵袭性软组织肿块,大于3cm,为溶骨性不规则形骨破坏,易累及外耳道及岩尖;MR上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常均匀强化,有时也可有出血和坏死,确诊需做活检。

(3)胆固醇肉芽肿:

既往慢性中耳炎病史;MR显示为短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4)恶性外耳道炎:

临床表现为各种感染征象如外耳道疼痛、分泌物等;CT显示骨质破坏以外耳道为主,可见死骨;MR显示外耳道、鼓室及周围软组织弥漫性浸润,T1WI及T2WI均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

面神经鞘瘤

图片

图3-4-44 面神经鞘瘤

男,26岁,左侧周围性面瘫3年,左耳听力下降3周;横断面CT显示左侧面神经管乳突段走行区骨质破坏,可见软组织肿块,向前进入外耳道;向后与后颅窝相通(A)。冠状面T1WI、T2WI,显示肿块主体位于面神经乳突段(长箭),病变向下通过扩大的茎乳孔累及面神经腮腺段(短箭);病变外侧乳突蜂房内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箭头)(B、C);增强后冠状面T1WI,显示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囊变区未见强化,病变外侧低信号影未见强化(箭头),为阻塞性炎症(D)

01诊断要点

①一般为多段面神经增粗;

②CT表现:面神经管扩大或骨质破坏,肿瘤较大时可见软组织肿块;

③MR表现:面神经不规则增粗并形成软组织肿块,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内部可见囊变区;

④增强后MR T1WI显示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内部囊变区不强化。

02
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首先要通过各种检查排除面神经鞘瘤,然后再考虑其他。

(2)Bell麻痹:增强后T1WI显示颞骨内面神经节段性线样强化,无局灶性肿块。

(3)面神经血管瘤:增强后T1WI显示边界不清的强化肿块,常位于膝状窝。CT显示骨质呈蜂窝状改变。

(4)胆脂瘤:增强后T1WI显示中耳腔内无强化的肿块。

(5)腮腺恶性肿瘤沿神经周围蔓延:腮腺内有侵袭性肿瘤,茎乳孔被软组织充填,面神经乳突段自远端至近端增粗。

听神经瘤

图片

图3-4-45 听神经瘤

女,43岁,左耳缓慢进行性听力下1年半;横断面CT,左侧内耳道扩大(A);横断面T2WI,左侧内耳道及桥小脑角区见不均匀长T2信号肿块影(B);横断面T1WI,肿块呈不均匀略长T1信号(C);横断面增强T1WI,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D)

01
诊断要点

①  内耳道扩大(患侧管径大于对侧2mm)。

②CT等或稍低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钙化少见。

③MR T1WI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囊性部分呈脑脊液信号。

④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

06
鉴别诊断

(1)临床高度怀疑听神经瘤,但CT检查结果阴性时应MR进一步检查除外微小听神经瘤。

(2)双侧听神经瘤属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3)脑膜瘤:蘑菇型,肿瘤与岩骨以宽基底相连,钙化较多见,脑膜尾征常见,MR上多呈等T1、等T2信号。

颈静脉球瘤

图片

图3-4-46 颈静脉球瘤

男,40岁,右耳鸣伴听力下降6年。A、B为颞骨CT横断面及冠状面,显示右侧颈静脉孔扩大及周围骨质浸润性破坏(A长箭所示)。C~D为MR横断面T1WI、冠状面T2WI及增强T1WI,显示肿块向下延伸达颈部水平,肿块跨颅内、外生长,呈明显强化,高信号的瘤体背景中间点线状迂曲的流空低信号,此为其特征性MR表现——“盐-胡椒”征

01
诊断要点

①颈静脉孔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常累及鼓室,并可跨颅内、外生长;

②CT表现为颈静脉孔周围虫蚀样骨浸润,病灶可经鼓室底壁入中耳;

③MR表现为特征性的“盐-胡椒”征(“盐”是指肿瘤内高信号,“胡椒”是指肿瘤内的低信号,代表流空的动脉分支);

④增强检查:肿块呈明显强化,可显示肿瘤的累及范围。

02
鉴别诊断

(1)颈静脉孔区脑膜瘤:颈静脉孔周围浸润性骨质改变,常伴颅底骨质侵犯;增强检查为明显均匀强化,常呈斑片状生长,可见硬膜尾征。

(2)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颈静脉孔扩大,骨质吸收变薄,边缘清晰锐利;病灶沿脑神经走行生长,亦可跨颅颈生长呈梭形或哑铃形,相邻血管结构受压、移位;增强检查肿块明显强化,其内可见囊变,无“盐-胡椒”征。

(3)颈静脉球假瘤:通常是由于颈静脉球双侧不对称所致,CT及MR显示其与颈静脉球密度、信号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