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讲:许多人都说自己任督二脉通了,自己落入非量境界还不知道。

 y1-e 2022-07-19 发布于北京

文字摘录难免错误,请以录音为准!

录音:

文字摘录:

    现在他再说,继续下来说:『若不达三量,真妄何分?若不知四分,体用俱失。』

    就是一般学禅的,所谓学佛的人,真讲究修证功夫,如果不能够通达三量的境界。这个三量上次写了,这一次讲义也发了,大家看到了啊,现量、比量、非量,大家都有了啊?这个心境界三量如果不懂,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无法分别,分别不出来。所以三量的道理,唯识宗讲三量(讲义上有,都看到了啊?不要再写了吧?现量、比量、非量。)

    "四分",上次提到过的,『不知四分』,自己搞不清楚啊,结果啊一般所谓学道、学佛、悟道的人,『体用俱失』,什么是心之体、心之用都弄不清楚,笼统,自己以为到了。

    『故知浪说心之名字,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所以啊,他说后世一般学禅的人,“浪说”──胡说。只能够讲明心见性,这个名字晓得讲,名词都懂,偶然眼睛一闭,心一得到清净,就懂。尤其现在流行的禅、禅宗,哦讲个故事,青蛙跳下水里去,噗通!嘿,行了,这就是禅!很懂;或者是看到鸟飞了、雁过去了、花掉下来,哎呀!这个时候心境很宁静。哪里宁静?你还在那里感想呢!不过在感想啊,忽然境界不同。等于在都市里住久了,偶然跑到郊外,旷野山上:“哦!好空啊!”这个时候,“啊~~!心境真空灵!”他还在那里“啊~~”你看空不空?那一“啊!”早不空啦!心里头还有这一“啊”嘛,对不对?再不就“哦!我现在好空哦!”有些人打坐坐得好,说:“我已经坐到空空洞洞,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真的啊?

      “真的呦!”

      “都不知道?”

      不知道哦!

      我说:那不是吗?不算不知道啊!

    我说:你有个不知道的,知道它。

    “是啊!”

    那还不是知道?!不过换一个名词,等于我抽香烟一样,这一手,“我戒烟了啊!不抽烟了。”这一只手拿到再抽。这一只手戒掉了,这只手还在拿着,这个有什么用?这叫做『浪说心之名字』。对于自己起心动念、微细的行相,心的行相、行为,『懵然不知』。

    有些人坐得很好,什么好像空空洞洞不知道。他不知道,那个空空洞洞不知道的,正是你心理的一个造作的境界,还不是现量。换句话,你感觉到坐得很好、很清净那个是比量,假的,不是真空,那是比较性。因为你心呀,心理狀况经常都在动乱中,偶然碰到,瞎猫撞到死老鼠,还不算猫抓到老鼠的,那个老鼠跑到瞎猫前面了,当然一把抓住:“哎!空了!”那个空了在那里,在那个境界啊,那个境界是你在忙乱中偶然得到的,下意识才知道,“哎呀!这很清净,空,大概这个就是禅。”什么禅?我这个嘴最馋那个馋。这个还是比量,不是真空,不是现量。

    一般大概学禅学佛啊,达到这样已经很好。不晓是……,而且,在这个比量的境界上啊,一下下就是非量,然后啊,就进入昏沉状况,好像清楚,好像不清楚,或者前面啊有一点光影啊,或者什么有(什么)。然后身上这里跳一下,那里:“哦呦!任督二脉通了。”那个任也不任,督也不督,那都是非量境界,武侠小说看多了。所以背上一动,督脉通了;前面一动,任脉通了,就来了!

    所以有许多人跑来问我,有外地的、国外来的、香港来的。哦呦!都说自己任督二脉通了,来问问。我说任督二脉如果那么容易通,我都几十年白摸了。“那任督二脉通了怎么样?”我说:“通了有象征的呀!看你象征就不像!你还任督二脉通了?那都是,换句话说,在那个比量的境界上,已经到达了非量了,幻想,不知道,自己落入这个不知道,以为自己还证到心性之体了,所以很严重!所以『微细行相,懵然不知。』

    换一句话,这是讲生理方面感受了。有些念佛的人,或者修密宗的人,这样、那样,哎哟!得到感应。尤其是学密的人,我最怕了,学密的人因为喜欢,本来那个东西玩一样,就是神秘兮兮的啊。神秘兮兮,又加上个性又喜欢神秘,然后打起坐来,哦!哪里一动:“嗯,菩萨感应!”那里:”哦!有光、有亮,嗯,又得到感应!昨天夜里做个好梦。专门谈梦。昨天谈梦啊,菩萨得加被啊,嚯!拿一套名词术语名词搬上来说,他不晓得自己都在那个非量境界中,很严重!

    所以啊,自己心理状况搞不清楚,搞这一套啊,我是不大赞成人家学这些。老实讲,来这里来学佛,年轻人找,我都不大赞成,生怕大家走入非量境界。好听是在非量,不好听是精神狀态,宗教心理病,无法治疗,接近没有办法治疗,佛都帮忙不了了。所以一定要把心性啊特别搞清楚,要懂唯识,不然的话,微细心性的行相是懵然不知,很严重的。

    『终不免心境缘拘,自他见缚。』他说这样一来啊,最后自己的心境呀,总是被外缘拘束了。这个外缘注意哟!不是讲外面人啊碰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关系、物质境界的关系啊,你心里头在宁静的时候,所产生一个现象,被这个现象拉走了,就是外缘动了,这是心外求法了。终不免心境被缘所拘了,外缘所拘。『自他见缚』,自己“自见”被束缚了。

    “他见”,哪是他见啊?就是加上宗教信仰。譬如说,突然现了佛的境界啦,现了菩萨的光明在你前面啦,已经是走入比量,走入非量,被自他...。什么叫他力?就是佛菩萨还是他了,我还是我了。那个他力究竟真的假的?有真有假。你见地不够,理不够,被他束缚了。

    『目下狐疑不断,临终津济何凭?』是一节。他说目前,现在自己还搞不清楚,专门学了半天佛、修了半天道,你自己能够肯定我这个就是吗?绝对的肯定无疑吗?所谓直到不疑之地,做不做得到,是个问题。

    实际上心理上还有矛盾的,那么到临死的时候啊,手忙脚乱。平常打起坐来,也无病无痛,俨然有道之士,心境还有点清明;真到了上氧气的时候,手忙脚乱,前面黑茫茫的,一身痛得不得了,那个时候“哎哟”也叫不出来的时候啊,『临终津济何凭?』茫然无路,一样路也不知道了,平常学处,一点用处(没有)。

    尤其在这里,到了台湾这里,尤其这十几年来,我看的多了!这些大神仙、那些大教主,最后在这里临走的时候,手忙脚乱,甚至于不堪。不堪两个字就结束了,上面不能加,或者叫痛苦不堪哪,或者叫死得很难堪的不堪哪,都不谈了。所以学这个事情啊,不能自欺,不能自欺的。

恭录自南师讲《宗镜录》

精选推荐:

个人收集的南师录音资料下载地址(珍貴!)

南禅七日158集视频专题摘录精选

南师公开失传已久的唯识法相的修止观的方法

南师讲《八识规矩颂》一定要背下来,非常重要!

南师详述死亡、投胎过程

南师讲:全部佛法就是一条路:“止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