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班级 | 最是那一步驻足付流年

 收心斋主人 2022-07-19 发布于湖北

青山一道同风雨

又携书剑路茫茫

——记2019级13班

龙凤坝的故事

1913的回忆

来自宣传委员的一封信 点此亲启

亲爱的十三班全体同学:


     启卷佳!


     时间过得很快啊,咱们毕业一个月了。常听到有很多人羡慕我们班,说我们班很团结、凝聚力强,说我们班真的是个很赞的班


     我们卓越十三的同学于2019年12月12日相遇;后来,我们一起经历了网课,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挫折;我们一起在高二的三节上大放异彩;我们一起泪洒排球赛场;我们在联考中愈战愈勇;我们在逆风中携手共进……


    我们在高中三年,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们常说“信伦哥,不挂科”,跟着伦哥,学到的更多的是怎样“成人”。感谢伦哥(祖伦老师)。


     感谢鲲鲲(田鲲老师)、米姐(向家米老师)、格格(张格老师)、沈“妈”(沈金宇老师)、夏姐(夏红霞老师)。每一位科任老师,不仅仅是我们学习上的引路人,更是我们生活中的指向灯


     感谢关心卓越十三的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谢谢你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的蜕变,见证了十三班的每一位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感谢2022届卓越十三的每一位成员。感谢时光让我们相遇。希望我们都能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黄心熠(宣传委员)

01

remind

回忆

“名言”集注

——何书航

毕业后,老师们在我们脑海中的面容可能如同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历经时间的打磨变得有些模糊不清。然而,他们的谆谆教诲却如同质地坚硬的侵入型岩浆岩,深深地刻进我们大脑深处,任凭寒来暑往,也永不磨灭。

“我姓李,大家平常可以叫我伦哥。”这就是李老师给我们简洁的自我介绍。别看李老师在课堂上十分严肃,他在课下正如大家的“大哥”一样,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正因如此,同学们遇到任何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伦哥倾诉,推心置腹地与伦哥交流,最终都能解开心结。

“我十分佩服在座的各位,你们都是真正的勇士!那么,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是班主任伦哥在分班后跟我们讲的第一句话。伦哥告诉我们,在他眼里,物理+化学+地理这一组合既包含了传统理综中较难的两科,又加入了“文科中的理科”——地理,刷题的同时又要兼顾背诵,其难度可见一斑。可是,伦哥并不想让我们心生畏惧,相反,他希望我们从分班起做好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坚定心中的信念,永不言弃。

“这些文学知识你们都不知道吗?哦对,因为你们是理科生嘛,理科生当然不用知道咯!”伦哥真的认为理科生不用学好语文吗?非也!这其实是深入我们心中的“伦语”。伦哥幽默风趣,每次批评我们时,他从不破口大骂,而是极尽语文之博大精深,用略带讽刺的口吻,让我们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深刻反省自己在语文积累上的不足。

图为1913班班主任

李祖伦(伦哥)

“这次放假,不布置语文作业!但是,我要布置一个任务:每位同学给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这是第一次放长假时伦哥给我们布置的任务,也是高中三年每次假期都必不可少的“作业”。在伦哥的心中,他始终坚持先教我们做好一个“人”,再来谈学习,而我们学生与家人的关系也是他最为关心的之一。他曾多次与我们推心置腹地交流,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你们高中毕业以后,再想与父母长时间生活,与父母欢聚一堂,实属不易。不如从现在开始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感谢伦哥,正是因为这项特殊的作业,我才开始试着给父母做饭,陪父母散步,与父母的关系变得更融洽。

“强调一下,这几天寒潮袭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在学校,我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时常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伦哥却总是关注着我们生活中的细节,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正是伦哥的关心,保证了我们在紧张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身体健康。

“进入高三,我要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力。信伦哥,不挂科,按我说的做,你们一定会成功!”伦哥总是向我们强调:恩高的老师都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我们只要提高执行力,结果一定不会差。于是,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六门学科均分名列年级前列,数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均分多次超越奥赛班,取得这些成绩,我发自内心地为十三班感到骄傲!

“要想成为一位真正的人才,学习只是一部分,综合素质更加重要。希望你们在活动中继续发扬卓越十三追求卓越的精神,要会学,也要会玩,更要学会在这二者之间收放自如!”在伦哥的字典里,并不只有“学习”二字,还有“全面发展”这四个大字。正是在伦哥的鼓励下,我们在三节中取得优异的团体成绩,体育、文艺多点开花,以至于产生幸福的烦恼——教室后墙上奖牌挂都不下啦!天气放晴时,伦哥会给我们惊喜——暂时忘记语文课上的“之乎者也”,到球场上去挥洒汗水!此外,元宵晚会、元旦晚会、中秋晚会都热闹非凡,同学们在活动中唱歌、跳舞、玩游戏,大放异彩,这为原本单调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图为2021年三节留影

当然,其他五位科任老师也都“金句”频出:“下拉三个不等式”“把这个点挖掉”“拖一个余弦定理”……数学田老师为了让我们深刻地理解数学,灵活运用各种“动词”,让大家记忆犹新;“同学要努力'干掉’那样一个奥赛班啊!”地理沈老师总是对我们严格要求,让我们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这一空答不好也不要紧嘛,反正还有98分。”化学夏老师幽默直爽,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化学书中找到乐趣重拾信心;英语向老师检查单词背诵时的严格要求、物理张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时的耐心细致,同样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年来,老师们为了帮助我们实现梦想而沥尽心血,老师给予我们的爱将浓缩成那一句句珍贵的嘱托,永远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使我们一生受用!

02

wander

诗行

卓越十三 筑梦扬帆

——彭凯奕

晚风轻轻拂过圆梦楼的连廊

昭示着离别的信号

我们从懵懂无知中走来

我们在成熟稳重中离去

三尺讲台,四方校园

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回忆

曾记否

网课时,共待阴霾退散

足球赛,场外声嘶力竭

排球赛,一路过关斩将

艺术节,群星闪耀校园

元宵会,亥时声乐未停

远足路,见证真挚情谊

我们互帮互助,风雨同舟

我们披星戴月,共赴前程

感恩相遇

让我在老师的敦敦教诲

领略胸怀与格局

感恩相遇

让我在同学的关怀鼓励

收获成长与友谊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在高考拉下帷幕的那一刻

我们已注定要别离

纵然心中有万千不舍

但请别担心

真挚的情谊会跨越万水千山

距离也只是距离

梦想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意气风发的少年们就要筑梦远航

伴着时代的号角

迎着初升的太阳

恩高夕阳

教室窗外

——陈镯丹

初忆相见,我们都有未熟识的羞涩。

一个词的问候

现在随口而出的默契对答,

言语间流露的全是日常的点点滴滴。

风起云涌,我们能绽放自己的光芒,

一次晚会的排练,

毕业时满墙的荣誉,

灯光下展现的都是我们无处安放的能力。

白驹过隙,我们也迎来彼此相处的转折点。

老师们字字句句的嘱托,

同学间临别时的拥抱,

哽咽只是我们不愿结束美好的相遇。

但我们还有无限的未来,

因为始终怀着共同的目标,

我们会一直记住对方,

十三班,永远不说再见。

——陈媛

熙熙攘攘的中心广场

醉入酒酿的晚霞

排着长队的南二食堂

热到想哭的南教五楼

卷走燥热的大风

做不完的化学题

练不完的物理小卷

背不完的单词

总会载你一程的保安叔叔

周三的晚唱歌

周六的新闻周刊

联考间隙一排排站在廊桥

借着找书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紧张

有人在纷繁的诱惑杂扰中长歌纵酒

也有人眼波流转  迎面撞进夏日晚风

而此间少年

看春风不喜  看夏蝉不烦

看秋风不悲  看冬雪不叹

看满身富贵懒得察觉

看不公不允敢于直面

只因他是少年

三节记忆!

我们毕业啦!

——田宇佳

六月的晚飞过孔子像

圆梦楼里  犹记恩师谆谆教诲

卓越十三  我们曾在那一天

一起成年

物致知  如今我们终将

从无边书海奔往广袤世界

宙的偶然是如此

我们在那瞬息巧合中的相遇

像越野长跑或是远足时

倏然见到的

无与比的盛景

亲爱的同窗好友

愿你如鹏展翅

此去九万里  不改壮志

(*红字代表十三班六位老师)

03

remember

迈步

最是那一步驻足付流年

——谢雅博

李华你还好吗,还需要我帮你写信吗?衬衫的价格依然是九磅十五便士,那道题的答案也永远是C项,只是那不再是我们的青春。

随着6月9日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清醒又不愿地意识到:青春的主角已经更替,我们也不再十八岁。但是,我们拥有过的成长,永远风华正茂。

在恩施高中,在高三,每一秒得之则幸的伫立,诚然是一种奢望。

“我于回寝途中认识了月亮,却连多看一秒都成了奢望。”这是我曾落墨于笔记本上的一句话,起因是在晚四下之后回寝室的路上,路两旁的草丛中隐隐约约的是蛙鸣,偶然的抬头让我瞥见正空中的一轮明月,四周的云似乎是害怕遮挡了月容,只在清辉中和流光比肩,这似乎是我第一次认识月亮一般,很久很久,都没有抬头看过她了,就像“这位姑娘,我曾是见过的”一样,熟悉却夹杂着陌生,前方路的尽头是寝室的沸腾热闹,时间的紧迫让我不得不行色匆匆,但月光的温柔又让我驻足停留,在这徘徊间,每一秒的欣赏都成为了奢望。

 我无比怀念那间堆着高高书垛的教室。依稀记得自己坐在哪里,记得自习时笔尖和纸摩擦的沙沙声,记得老师的在讲台上的字字句句,记得墙上挂着的音响里传来的眼保健操的背景音乐。对我们来说,这一间教室几乎意味着青春的全部。离开它之后,我们就戴上了面具。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具体,我们不得不穿过理想的花园去拥抱现实的荆棘,我们的身份渐渐都有了标签,我们的眼神里渐渐都有了敬畏,我们甚至都不再那么容易被感动。人们总是把少年的勇气叫做叛逆,把成年人的懦弱叫做顾全大局。成年人定义这种嬗变为成熟,可我多怀念那时的愤怒、忧伤、快活、羞涩、紧张、细腻,因为彼时它们才是青春的定义。

我喜欢在高三圆梦楼五楼的连廊上,看人类还未完全苏醒时,太阳和云布下的熠熠生辉的神迹。学校那端有一座沉默不言的湖,灰黑色的剪影挺立。从那里,光,开始了它的创造。它极力想要透过厚实的云层,但无奈只能在其边缘铸出语言难以描绘的白金光缘;云到了那光缘处便再凝聚不住,幻化出一丝一缕的烟迹,只是更使金光动人;偶有云避让出一隅,那光便似利剑似刀锋,毫不迟疑地穿破云隙,在微亮的天空具化出光轨。那时候已经高三,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站在空荡的东区上方,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是,要是能永久伫立在这里,做这苍天下一只刍狗,不用回教室刷题,该多好。

还有科技楼的霞光。在露台左侧脸的方向,那是真正的火烧云。大半边天都被那火焰给点燃,边缘浅红如木槿、往里深一点成牡丹色,再深一点就开始沉醉,到那烈焰燃烧的核心,就是耀眼的金光灼烧着,眼和心。那是高三的晚饭时间,短促,却又漫长。回去复习的想法在头脑里敲着小鼓,但同样希望能够“伫立”的想法,让我在那里一拖再拖。

或许后来的我们一直会疑惑一个问题,为何最美的晚霞总是出现在校园,为何后来的很久很久,我再也没见过那样美丽的破晓和晚霞,没见过那样引人驻足的月亮。是城市的光湮灭了自然的美?还是成年的世界行色更为匆匆?我想,这也许是雨打梨花,彼时是异春罢了。在那个青春洋溢的时光里,我们怀揣着少年的心境去听风,看雨,见沧海桑田化为琼楼玉宇,我们的神经是敏感的,我们有心有情去看天边的晚霞织上远山,下雨时,有的人能感受到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湿罢了。

其实,高三真的没那么高。现在看来,它只是一江洪流中的片段,一些早已随江水东逝的浪头;但如今,我还身在这洪流之中,终我一生也永远在其中。

我发现这些才是我高三最宝贵的回忆。那个时候,我总感到自己在遭受驱使,身不由己,疲于奔命;惟愿抛下纸笔,隐入深山,白石为食,枕纳溪声,渔樵度日。但事实上,这只是恐惧催生出来的懦弱的妄想;“得有伫立时”的渴望,也许不过也是一种虚无的逃避。人应当与自己求得平衡,不管是在高三,还是在人生的任何时候。

现在的我,仍然感到遭受驱使,身不由己,疲于奔命;我仍然在渴望“伫立”的时刻为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扭头迈步;我仍然做没有意义的事,浪费时间,与镜中的自己相互观察。 “人和世界被发现的年代”不是一个确切的时期,而是人生河道固有的意义。高三虽不是人生的转折点,但确实是一场关于“自我平衡”的好的实验和体验。

在这青春的片尾曲中,我要说声谢谢,感谢在这故事里出现的每一个人,与我擦肩而过的人,同我彻夜长谈的人,陪我看日出的人,在大雨中为我打伞的人,为我挡住外来之物的人,在我低谷拉我一把的人,讨厌我的人,支持我的人,像星星一样闪耀的人,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在我故事的每一个阶段,都恰逢其时地出现在那里,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没有暖一点,也没有痛一点,谢谢你们构成了我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让我心生花簇、向阳而开,熬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黑夜苦楚,最终长成了一个善良的我。

诚然,我并没有长成我理想中的自己,但这段有一点遗憾,有一点悲伤,一路跌跌撞撞的岁月形状,已然是我们青春最美好的模样。黄昏无暇,何以为黄昏,青春无你,何以为青春,在驶入人海的渡口,亲爱的朋友,愿你路过四月桃林,一顾人间惊鸿,领略四季更替,像风走了八千里,最后带着一身干净的气息,停在我这里,然后我在穿梭的人流中感到你,痴痴地望着你,你转过身,我摘下帽,我俩微微一笑,轻声喝道,原来你也在这里。

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进一杯酒,没有桃花潭水深千尺,明日之后,车水马龙,钢筋水泥的城市 ,会像昨天一样继续流转,而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故事,将要永远地停在昨天了,看客最喜看别离 ,既然最终都免不了散场,那就祝各位尽兴而归,祝我们爬不同的山,还能回到同一条路上,山长水远 ,落花时节再逢君。     

珠流璧转,星霜荏苒,在蝉鸣不止的夏天与炙热的青春说声再见吧,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森林,或许你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感谢各位在我青春里的独家赞助,希望你继续兴致盎然的与世界交手。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

青春没有结束,我们永远风华正茂。浪漫没有定义,永远向阳而生。

                         文字供稿:黄心熠&何书航&彭凯奕

                                          陈镯丹&陈媛&田宇佳&谢雅博

                         图片供稿:2019级13班

                         编辑排版:李扬帆

                         指导教师:彭志友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