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自己多拿“手术刀”

 昵称68765253 2022-07-19 发布于广东
   导语  

今日继续阅读《傅雷家书》P132-P210,对于书中反复出现的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甚有兴趣,故今日以《对自己多拿“手术刀”》为题,进行发散,说些读后记。

   引录  


读后大概要点总结如下:

1.鉴往而知来,要把以往的错误作冷静的、客观的解剖,归纳出相应的原则来。

2.不要拖延,不必一次分析完,分几次更有助于思考的细致深入。

3.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勇气,要不怕看自己丑脸,要有冷静的科学家头脑,与实验室工作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4.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必为以往的错误过分灰心,而是为了不再茫然,不会再因从前的错误而重蹈覆辙。

(除了以上的要点之外,补充如下个人看法:大事反思可写记录,小事可在心中咀嚼,有时需多向旁观者寻求意见,多读专业书籍乃至学富兰克林标准化反思,都是极好的做法。

   有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为现代文大意如下:“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不管是傅雷还是曾子都谈及的是多作反思,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知道反思之重要,尤其是对重要事情的得失作反思,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会有巨大的意义。

但是往往的,确实是缺乏了那些勇气与信心。似乎一作反思,自己面对的就是一个特别糟糕的自己了。就如我布置的常规作业中,好多孩子往往只喜欢写点赞,却基本不写相应的省思。

发现美好,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愉快,

反思内省,拿起手术刀对自己进行解剖需要面对自己的勇气,需要真诚,需要坦白,其实往往更为难得。

我不敢对学生们苛责,毕竟我自己的空间成长记录中,也只是对某些大事做些反思记录罢了。但对于一些小事,虽不必一定将反思记录下来,晚上睡觉之前,进行琢磨也是需要的。

也不必寄期望于一次的反思就可以解决问题,必须允许反复,但若真去切切实实地反思,我们也必定可以在反思中看到自己前进的轨迹,我相信,只要内心真切地进行剖白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一定可以有进步的空间,而绝不至于倒有恶化的可能。

   有感  

我又想起有时开党会,需要在大会上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许多情况下,大家其实都不够真诚,不管是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不足进行反省,还是对别人提意见,有些流于形式。一则是会议多,二则是碍于各种面子。但想想,错失成长的机会岂不更令人痛惜。

而有些孩子又往往只想听到赞美鼓励的声音,若无则丧气懈怠,似乎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听到批评了,则只会感觉糟糕,自暴自弃,更是实在要不得。

   结语  

本学期所学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有精彩的叙述:

①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②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以上文段我觉得写得恰如其分,拿起手术刀不代表不需要鼓励,只是我们若想真正得以成长,怕是不要惧怕手术刀才好。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我相信都是内心坦诚、勇敢而无惧的人。

做一个强大的自己,对自己多拿手术刀,有问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多想想自己可以有哪些积极的正确的行动,少一些无助的抱怨指责,以上与大家共勉。

(以上为知乎中类似题目之回答,摘录以激发大家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