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巧迎: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河畔文苑漫步 2022-07-19 发布于陕西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文/冯巧迎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不会天天走进厨房,也不会变着花样做饭,也许这是我们有生之年最闲的时候,人闲了,日子也就慢了下来,有闲才能体味出人间烟火之味,一切都变得寻常,最抚慰我们灵魂的莫过于做一个幸福的凡人。

疫情期间,工作停止了,一切都变了。作为老师,三尺讲台就是我的舞台。每天上课前,我都会告诉自己,我是演员,要去演戏了,好好表现。曾也有过不识人间烟火的时光,总是被人照顾,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一切似乎都很寻常。理所当然的背后,是年迈的父母无穷无尽的付出,因为爱,一切都变得寻常。

突然,停下来了,没有了自我价值体现,很是失落。在家,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早起的习惯被打乱,开始了"日出不作,日落不息。"的生活,浑浑噩噩了一段时间,每天三顿饭,围着灶边转。红尘之中,找到了世俗的寻常,在琐碎的家务中忙得焦头烂额。冥思静想,从未有过的生命温度,日子氤氲着人间烟火,原来最美是寻常。  

《一日禅》中写到:"小小厨房,一把米,一瓢水,几颗红豆,小麦,熬着,米豆在罐中吟唱,飘出人间幸福的味道,红尘世俗,好日子,从烟火中出来。"宅在家的这些天,我经历了人生很多第一次。陕西女人,会做各种的面食,比如煎饼、凉皮、包子、油饼、臊子面、锅盔、裤带面等等。我也使出浑身解数大展厨艺,第一次包包子,出锅后,包子有一半口都开着,孩子笑着说:"笑口包子,好吃就行。"听朋友讲包子要有十八折子,包时要用点力。第一次烙锅盔,出锅后,糊了不说,像面包一样,把家人乐坏了,还有这样"胖"的锅盔。做锅盔的过程中,三分熟时,要在面上用牙签戳洞放气,这样出锅后,锅盔好吃。第一次,做凉皮,面筋没洗到位,蒸出来是个硬疙瘩,凉皮也很硬,家里人说:"你做的是烙凉皮吧,可劲道了!"每次做饭,都是打开抖音和快手,现学现做。如果一顿饭做成功了,家人会光盘,如果失败了,就会剩很多。以前,总认为:"君子谋道,小人谋食。"愿意把时间用在读书和工作上,觉得这样人生才有价值。这次疫情期间,才明白,人生除了工作,还有生活,不能只"生"不"活",褪去世俗的华丽,寻常才是最美。锅碗瓢盆间,体味人间烟火味,体验我本凡人的快乐。

人的一生中,都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光。年青是用来奋斗的,争分夺秒去努力学习和工作,用拼搏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年轻时,总是遥想风景在远方,想浪迹天涯,出去看看世界有多大。年轻人,谁没脾气,谁没有过和家人吵嘴的经历。没有人像家人一样包容我们,世上只有父母最能包容我们,寻常的爱被我们忽视。

疫情期间,人间百味,还是寻常最美。让步子停下来,用一朵花开的时间,读一本喜欢的书。《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写到:"请用一朵玫瑰花纪念我。"只有静下来,才能体会这句话的无限浪漫和苍凉。繁华落尽,有的只是平常,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品一杯清茗,苦涩中有淡淡地清香,只有静下来,才会品出茶中的滋味。插一束牡丹,静待花开,生命仿佛凝固,时光仿佛不走,吟诵李商隐的诗句:"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艳丽,但牡丹脆弱。美好的生命如此短暂,人生就是一场花开,珍惜是福。

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作家三毛流浪于撒哈拉沙漠,只有丈夫荷西为伴。打水,生火,做饭,修理旧沙发,炒家常菜,和所爱的人把寻常的日子过成诗。人间那有那么多风花雪月,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天三餐,粗茶淡饭,与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人间烟火,最美是寻常。 

我们总是遥望天边,却忽略了身边。生命须臾间,繁华易逝,生命最美的滋味还是寻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顺其自然,寻找寻常,未尝不是幸福。

清代大画家盛大士曾在《溪山卧游录》中写到:"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却少一分高雅。"庄子于濮水垂钓,寻求的就是曳尾涂中的寻常,乐在其中。从世俗中走过,落入凡尘,生命里最多是凡事,人间最美是寻常。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作者简介:冯巧迎,咸阳人,中学语文教师。热爱生活,喜爱文学,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最喜欢的一句话:"只管修行,莫问前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