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巧燕:春风十里 校园有你

 河畔文苑漫步 2022-07-19 发布于陕西


春风十里 校园有你

——记咸阳市实验中学李海莉老师

◎文/石巧燕

“李老师,你走太快了,我跟不上了”“李老师,你跑什么呀,时间还来得及啊”“李老师,你走的好快啊,我得小跑着追你”……每日清晨上班路上,大家总会遇到行色匆匆的李海莉老师。李海莉,实验中学明志阁高三六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因为工作使然,她总留着一头干练的齐肩短发,谈起工作更是神采飞扬!

抗疫期间,李老师每天必做三件事:定时在班级群发布每日学习链接,准时清查学生回复疫情情况,随时了解掌握学生学习进展。面对学习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她总会不厌其烦的在班级群里进行讲解,直到每一名同学掌握要领;面对上交作业迟缓问题,她总是不时督促学生按时上交,及时协调和方便各学科老师批阅;面对作业质量问题,她总是批阅至深夜凌晨,逐一校正批注,但无论多晚她都会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群里反馈当天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答题情况;面对学习成绩弱、底子薄的同学,她总是细致耐心的进行一对一线上讲课指导,帮助找差距、补短板、提成绩……

春意盎然,阳光正暖。繁花似锦的校园,整洁明亮的教室,迎来了久违的日子,高三年级终于复课开学了,一切似乎都是熟悉的样子,可因疫情防控而有了新变化,学校大门成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间距排队、测量体温、物品消毒……层层把关,保障学生安心入校,而这样的重任,就落在了班主任老师的身上,为了严格遵循“防、管、教、导、坚”五环一链一体作战法,坚决守住校园这片净土,确保所有师生生命安全,李老师跟所有班主任一样,总是每天清晨七点前到校,逐个测量学生体温,确保“四个精准”,即“精准到校、精准到班、精准到人、精准到事”。

李老师的忙碌早已是常态化,当大家羡慕她起得早能在家用早饭时,又有谁知道她七点前已经到校安排好了一天的工作,七点后又投入到具体事务中,从测量体温到上早读,从物品消毒到连上三四节课的辛苦。拿起书本是老师,放下书本是父母,作为班主任,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随时跟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疫情期间,既要确保复课教学质量,又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一个不放松,两个都要抓,每每这时,李老师总是苦笑道:“我要是能像孙悟空一样,拔根汗毛变出三四个我就好了……”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个人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从李老师身上似乎找着了答案……在李老师孜孜教诲和影响下,所带班级学生彼此团结友爱,对待师长谦和恭敬,对待学业勤奋上进,李老师所带语文学科成绩更是名列前茅。记得第一次走进李老师的班级,映入眼帘的是图书架上满满的图书和同学们热情洋溢的笑脸。我很快被吸引,上课很顺利,课堂上一呼百应,即使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同学们也是聚精会神地期待着你的讲解,没有厌倦没有放弃,得到解惑的他们更是露出真诚的笑容,而课后见到我也总是热情而又羞涩的打招呼。我想,这些离不开李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诲人不倦。

对待同事,李老师亦是热情周到,不管何时何地,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见到她,都会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和诚恳的建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她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我问题的回复和关心的问候。作为同事,她给了周围人温暖;作为员工,她给了领导放心;作为老师,她给了学生知识;作为班主任,她给了家长安心;那作为妻子、儿女和一个母亲呢?记得李老师在路上随口说的一句话,“上班走的早,很少给孩子扎过小辫、梳过头发,作为母亲我很惭愧也很内疚啊……”未说完,李老师却已红了双眼,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愧疚之心,作为教师,为了其他孩子的未来,她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因为她知道,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要承担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和压力。面对教师异常辛苦的工作,李海莉老师以她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痴恋而无怨无悔地坚守着、奉献着……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的影响,开学晚、任务重、压力大的事实,李海莉老师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对此,她没有一丝退缩,也没有一点怨言。用她自己的话说:“能够看到我的学生刻苦用心学习,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 

这就是李海莉老师,她用深情怀、新思维、广视野、严自律、正人格砥砺前行,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底蕴赢得学生,用自身的魅力影响学生……






作者简介:石巧燕,咸阳市实验中学英语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生活,爱幻想、爱书籍、爱美食!

河畔文苑漫步 

◎主 编:赵航标   ◎文学顾问:李  伟  林长宇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