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囚鸟》

 徐小豚 2022-07-19 发布于湖南

读《囚鸟》

说实话,我对这本书很陌生,对作者也一点都不了解,但还是有认真看完了。

仔细看'囚’字,你会发现是一个人被困住了,就好像飞不出的笼中之鸟,被限制了自由。

也正如题文所做的解释,囚鸟是对老犯人的称呼,只是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入囚牢,实际上却并没有犯下任何的罪过。

可以说的上,是那个时代的悲伤,也可以称得上,是男主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妥协接受。

要心平气和,这是文中出现最多的五个字。

他,一个移民之子,受到了美国资本家的照拂,如愿进入哈佛大学接受教育,就等同于被塑造出了一个高贵的身份。

可是,哈佛大学却是文中被讽刺最多的地方,因为学校所能给到你的真的很有限,有些名校的毕业生,远不比社会大学中的实干家拥有更多的智慧。

至于他到底能干什么,很多时候也是被动的在接受一个形同虚设的职位,就好像被上层名流圈养的一只小动物,你只有听话的份。

其实,到最后,他也是相当于在躲避这个大环境的侵染,就好像已深知无力去扭转现有的社会状态。

对于美国发展的历史情况,我知道的很少很少,但对于工人阶级的劳动力压榨,却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的,只是说相对有所缓解。

毕竟,你想象中的理想国,没可能那么轻易的实现,对于金钱的崇拜,到现在21世纪,依旧是狂热的。

当你的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你所拥有的发言权也就更低,所以很多时候依旧是在掌控下的被动支使,甚至会陷入无限的自我怀疑之中。

而相比之下,只能说我们或许更幸运一些,所拥有的的人性化选择也更多一点,除此之外,你依旧是要学着去融入这个社会的大熔炉中的。

所以不管是谁,要想要摆脱这份'囚鸟’般的束缚,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变的无限强大起来,当你敢于去直面生活残酷的真相时,便也能笑着对看不起的一切都保有一份理解。

看这本书的写作手法,会让我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同样的是写一个人一天内发生的所有,继而引出相关的各种人事物的出场。

如此一去一收的穿插,是会让人觉得有点像在坐时光穿梭机的,恍然间就会觉得变化差距也太大了,一时之间有点接受不过来。

但其实,生活本身也就是如此的,你永远也预料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又会跟别人产生怎样的交集,往往戏剧化的时候特别多。

同时,也是从另一面在印证着,随时都要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你无从知道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任何的细小事物都是不容忽视的。

除去文中故事,我特别喜欢作者冯内古特在序幕中提到的一个小说构思,真希望他能写下来,当然这已经没大可能了,只能容自己去畅想一番。

这是一个有关科幻的天堂,在那里,你愿意多大就多大,只要你在地球上到过那年龄,而且天堂里是说不得谎话的。

作者期望的是在小说里跟父亲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可他父亲选择了9岁,然后一度有让他难堪的时刻出现,固也搁笔写不下去啦。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创意,而且有认真想过,如果让我选择的话,应该会停留在20岁,既不太大但也有了自己一定的认知。

现在想起那个年龄段的自己,还是会很心满意足的,因为那时的我有在前进的路上付出着,也没有那么多的自我怀疑,所以还是很甜美的。

当然,我也会尽可能好好享有现在的生活,只是说,人有时候假想一下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其实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放松和安慰。

花了快两天时间,集中注意力看完了这本书,还是有点拖拖拉拉的。

或许不是最喜欢的文字,却也看到了世界另一个面的存在,谁都有迷惑的时候。

其实,与文字相伴,看别人的故事和心血的输出,就好像给自己也找到了一个答案。

可能不那么明朗,但的确在内心留下了一份思考——很多东西不是你等的来的,要更多的去学会主动。

End

微笑813

这里是徐小豚的后花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