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九年级(初三)暑假重难点预习突破 练习(语文、历史)

 长沙7喜 2022-07-19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诗意向汇总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如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

17、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20、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与离愁贴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23、不才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24、神器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26、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29、连理枝、比翼鸟作恩爱夫妻的比喻。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0、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是法律的代名词。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7、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因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图片

文学常识积累

1、中国古代书籍、戏剧的“绰号”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乐府双璧: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三史记: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四史”。

三吏:唐朝诗人杜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唐代诗人杜甫:《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两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也称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研人(也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图片

2、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书法四体:正、草、隶、篆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山水阴阳: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伯(孟)仲叔季: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风,指诗能讥刺上政,有讽刺的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指诗歌有“感发志意”的作用。

三元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三元节为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故“元”是农历十五的意思。三元又是解元(乡试)、会元(会试)、状元(殿试)的合称。

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90岁

期颐:100岁

3、中国古代诗人的“绰号”

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初唐四: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们称为“苏黄米蔡”。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襄蕴藉,各具仪态,堪称精品。

南宋诗坛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

建安七子: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其完整句是张鹏翮撰苏姓宗祠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都出自苏轼门下,最先将此四人并称加以宣传即苏轼本人。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六学士。

图片

4、中国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占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明末清初:

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图片
作文鉴赏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也许是获得成功时的喜悦之泪,也许是阅读一本书时的感动之泪,也许是分别时的不舍之泪,也许是做错事时的懊悔之泪……就让我们在一颗颗晶莹的泪珠中,去感受那最真实的生命印记吧!

1、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班名,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2、题目:生活中充满   ▲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答案】

那一刻,我流泪了

明亮的窗户外飘出淡淡的梅香,看着雪中朦胧的身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凛冽的寒冬里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我趴在窗户往外看,心里越发的不安,我决定还是去看看,他是不是还在那儿等我.我和朋友约定出玩耍,可是,这天儿总是那么变化无常。

我走了出去,走着走着,隐约看见有一个人站在梅花树前。梅花的香出咄逼人,越来越浓。哎呀,你怎么这么傻呀!雪下的这么大,你还来干什么呢。他抖落了身上满披着的雪花,通红的圆险上显示出温暖。雪下的这么大的,你找不见我一定会很着急的。再说了,我们有过约定,我不会违约的。看着朋友严肃的表情,我怦然心动。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泪了下来,流到我的嘴里,甜甜的。几朵梅花缓缓飘落,芾着点儿雪,却没有任何的寒意.那-次, 我流泪了, -颗晶莹的泪珠划过我的脸颊,落了下来。这里既包含了快乐,又包含着难过。

雪越下越大,我俩只能呆在这梅树下,几缕暖风轻轻地吹过,温暖了我,也温暖了你风儿在我们周围缓缓飘过,梅看在我们周围环绕,我们坐在这儿,仿佛在世外桃源般,舒服极了。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泪水再次顺着我的脸颊缓缓流下。梅花飘到了我的头上,我的心里仿佛流进了一股暧流. 雪渐渐小了,太阳又悄悄的探出了小脑袋,微黄的阳光照进了我心。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那天,我认识了你.心儿高兴的像刚抹过的镜子,透亮透亮的,似乎显示出了一道雨后才会出现的彩虹,赶走了刚才密密的乌云,让我的心情,放射出了-样的光彩。

在人生的冬天里,有这种温情,谁还会感到寒冷昵?在漫天飞雪的时候,太阳,总是会出现的。

【解析】

题目一:  “那一刻”对时间作了限制,“我” 是对人称作了交代,而“流泪”更是对事情的性质作了必要的要求,是人物情感的流露。显然这个文题适合写成一篇记叙文。 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在写作中,可以使用插叙、倒叙的叙述方式,且要把这件让“我”感触流泪的事交代清楚;要把记叙和点睛式的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行;可以写当得知爷爷去世的消息时候,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并回忆爷爷平日对我的关爱的往事,以此表达对爷爷的思念之情。可以写当得知最好的朋友要到外地求学的消息的时候,我流泪了。

题目二:本题为半命题作文。审题立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即是写作者要填入的词。可以入题的词语很多:趣味、甜蜜、挑战、幸福.....文章所以表达的主题就是考生填入的词语。考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准确立意,确定填入的词语,通过具体的事件来突出中心。选材构思:生活中的趣味、甜蜜、挑战、幸福...来自于哪里?可以来自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人生百态,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来呀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层面,所以考生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本文可以写成记叙文,以真实的事件来寄托自己真实的情感。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考生要注意对题目和材料进行分析,从题目和材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确定文章的立意,同时也通过审题,进行谋篇布局。考生要注意平时素材的收集,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写作。在写作时要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注意恰当运用写作手法,表达上合理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升华。同时考生在平时要加强写作的训练,提升写作能力。

图片
能力提升习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对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给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2、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两句诗。

【答案】

1.C

2.心理描写,生动的写出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仍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表现出老人悲惨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要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2)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对诗句语言特点的把握。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C:根据“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中的“日已高”,说明此刻的时间不再是清晨,故表述有误。故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在此运用心理描写,生动的写出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仍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表现出老人悲惨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白居易作为一名关注民生的现实主义诗人,真实地记录了很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情状。请结合《卖炭翁》,完成下面的古诗阅读任务。

采地黄①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②。
凌晨荷插③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糇粮:泛指粮食。③插:同“锸”,铁锹。

1.根据叙事层次,填写诗歌内容。(要求:每空不超过5个字)

图片

2.对比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请赏析这首诗的任意两处对比。

【答案】

1.A采地黄|B卖地黄

2.对比:朱门与农家的生活状况对比,白面郎与采地黄者的饥肠辘辘对比、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对比、人不如马等对比,(任选两处对比内容,2分)揭露了贫富差距。(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做此类题需要学生理解诗题、诗句的含义。

(2)本道题考查对古诗词的内容理解和表现手法分析。技巧有以下:①认真审读题干,寻找相应区域。②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文章层次。③根据实情,准确表述。

1.“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交代了全诗的背景。庄稼一年两季,春日没雨,夏粮绝收;秋天又降早霜,秋粮减收。这样,农民的生活自然就很成问题了。紧接着第二、三两联便对农民生活景况作了交代:入冬后农民便断了口粮,为了活命,只得冒着风寒到荒郊野外去采挖地黄,希图借以度过饥荒。第四联“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写农民采地黄之不易。以上四联为第一部分,中心就是写了为度荒采地黄。后六句叙写卖地黄的情形。采了地黄卖与富家白面郎。那卖地黄者对“白面郎”求告的几句话,颇为凄切动人。辛苦一整天采得不满一筐的劳动成果,只敢说给朱门人家拿去喂马。可以想见,这位可怜的农民忍饥挨冻在荒野采了一天地黄,可能连点像样的干粮也没吃上。也许他家中还有老小,都等他卖了地黄换回粮食下锅。那不足一筐的地黄,他哪敢说卖多少钱呢,只是央告说:“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只要能换回一点儿马吃剩的玉米、高粱之类,也就心满意足了。其可怜之状跃然纸上。故答案为:A采地黄;B卖地黄

2.对比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全诗运用了对比: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故答案为:对比:朱门与农家的生活状况对比,白面郎与采地黄者的饥肠辘辘对比、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对比、人不如马等对比,(任选两处对比内容,2分)揭露了贫富差距。(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古文阅读任务。

【甲】
居易得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仆,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②,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③者斩焉,彗帚④者除焉,所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辱于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殄瘁:此指摧残。②捐馆,死的委婉说法。③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④彗帚:扫帚。


【乙】
余始得李生于河中①,今相遇于下邳,自始及今,十四年矣。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追思多有可笑者,与生皆然也。今者相遇,皆有妻子,昔时无度量之心,宁复可有是?是来也,余黜于徐州,将西居于洛阳,泛舟于清泠池。东望修竹园②,入微子③庙。久立于庙陛间,悲怅良久。
(韩愈《题李生壁》)

【注释】①河中,府名,下辖五州。②修竹园,为汉梁孝王刘武招纳宾客之地。③微子,商朝重臣。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寻,我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一般八尺为一寻,常用的还有步、寸、丈等。
B.记,我国古代常用文体,“记”的种类很多,甲文和《小石潭记》都是游记。
C.冠,我国古代男子年满十八岁行成人礼,结发戴冠,未满十八岁称为“未冠”。
D.陛,本指登高的台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后成为对天子的尊称。

2.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居易得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
②余始得李生于河中(  )
A得到 B成功      C满足     D投合
③他人假居
A借助 B租赁      C给予     D从容

3.对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
理解:于是(我)给竹子施加肥料,疏通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除”“疏”“毕”等动词连用,表现了白居易对竹子的爱护之情。
B.昔时无度量之心,宁复可有是?
理解:从前(两人)自私、小气的心思,哪里还能再有?“宁复”富有意味,表现了韩愈对两人失去了如赤子般友谊的遗憾心理。

4.揣摩下面句子中白居易的情感,完成问题。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①《汉典》释义:“依依:①轻柔的样子。②留恋不舍。”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作者的情感说说你的看法。
②古人常常咏物托意。借助乙文韩愈的遭遇,推想白居易“养竹”寄寓的情感。

【答案】
1.C

2.A;D;B

3.B

4.①参考答案:轻柔的样子。写出了白居易对竹子浇灌护理以后竹子的形态,从而反衬白居易对竹子的喜爱。

参考答案:留恋不舍。用拟人手法,表现竹子被修复后对白居易的依恋与感激

②韩愈被贬徐州,羡慕梁孝王刘武招纳宾客,感慨生悲;白居易借善待竹子表达了仰慕贤者的心情和盼望执政者善待贤才的意愿。

【解析】(1)本道题考查文化常识。考点有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常识,如对联、古代称谓、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科举常识、官职名称等。文化常识主要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学生在平时要多多积累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日常常识。(2)本道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这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考查范围往往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方面。(3)本道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原文,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准确判断各项问题指向,再判断其正误。掌握文章中常见的一些写作手法。(4)本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探究。解答本题可以从题目所给提示的角度进行赏析。作答时,可根据关键字词结合语境分析其中的效果及情感。

1.A.B.D项解说均正确。C项:冠礼为二十岁,故该项表述错误。故答案为:C

2.①居易得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白居易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得:得到。②余始得李生于河中:我在河中时开始认识这个姓李的读书人。得:投合。③他人假居:别人借住在这里。假:租赁。故答案为:A;D;B

3.A项理解正确。B项理解错误:“昔时无度量之心,宁复可有是?”句意为:以前的没有限制拘束的心思,哪里还能再有?“无度量”意为不受拘束、自在自由。故答案为:B

4.本道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品味及情感的探究。解答本题可以从题目所给提示的角度进行赏析。作答时,可根据关键字词结合语境分析其中的效果及情感。例如:①将“依依”理解为“轻柔的样子”,写出了白居易对竹子浇灌护理以后竹子的形态,从而反衬白居易对竹子的喜爱。②古人常常咏物托意。韩愈被贬徐州,羡慕梁孝王刘武招纳宾客,感慨生悲;白居易借善待竹子表达了仰慕贤者的心情和盼望执政者善待贤才的意愿。故答案为:①参考答案:轻柔的样子。写出了白居易对竹子浇灌护理以后竹子的形态,从而反衬白居易对竹子的喜爱。参考答案:留恋不舍。用拟人手法,表现竹子被修复后对白居易的依恋与感激②韩愈被贬徐州,羡慕梁孝王刘武招纳宾客,感慨生悲;白居易借善待竹子表达了仰慕贤者的心情和盼望执政者善待贤才的意愿。

阅读

艾叶又飘香

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梦里梦外的,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憧憬和盘算。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总会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畅淋漓地吃个痛快,令人特别沮丧。

不过,“初一糕,初二桃,初三棕,初四艾,初五划龙舟”,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我倒是记得牢牢的。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

比如做发糕,首先要磨好米浆,加糖,加发酵粉,等候华丽蜕变。随之,奶奶开始做准备工作了,往锅里注入一大锅水,将笼屉洗净垫上一块大布巾,架在大锅上,水烧开后倒入米浆盖好锅盖,蒸笼的周围用毛巾包裹严实以免漏气,这样蒸40分钟左右,发糕差不多熟了。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凑近眼前一看,筷子上没粘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起来,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

由于大人们白天都在忙其他的事情,所以,通常选在晚饭后蒸发糕。当天晚上,孩子们哪里也不去,就待在厨房里等,困了就躺在厨房的凳子上或趴在厨房的任意角落打盹儿,等吃到发糕时大概都晚上十点了。对闹腾一天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时间除了嘴巴能动,我估计身上其余的功能都已经睡着了,当大口大口的发糕被动地吞进了肚子后,唯一能感觉到的是舌尖被烫得火辣辣的。

这是初一。初二是吃桃子,我至今不知道吃桃子的缘由。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爷爷和奶奶到泉州看望伯公,从泉州带回的水蜜桃,个儿大皮薄,水分多,口感酸甜适宜。一个桃子估计有半斤多,吃上一个,小小的肚子一下子变得圆滚滚的。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桃子。

初三是包粽子。粽叶是自家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摘的,新鲜清甜。绑粽子的绳子是棕树叶,棕树叶要提前到山_上去割取,晒后备用。棕树的叶子像一把大大的蒲团扇子,用时要提前泡软,用锥子把棕叶划拉成一条条细细的丝线。一把棕树叶大概可以包五六斤的米馅儿。那时候,粽子的馅儿比较单调,要么纯糯米加碱,要么糯米加黑豆,当时对大家来说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了。包粽子是母亲的强项,母亲手很巧,包的粽子非常精致、结实,而且形状各异:像羊角、像荷包;有四角粽、三角粽、菱形粽。然后用野生的薄荷头同粽子炖在一起,整个厨房香气扑鼻。薄荷香,艾叶香竹叶香,棕树香,糯米香,还有柴火香,闭上眼睛,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厨房里还是在原始森林里。端午节前,母亲会买些彩线,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这些小饰品有时也成了我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的资本。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小挂件。( 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

初四的早上,父亲会早早拿着镰刀去割午时草,什么菖蒲、艾叶、薄荷等。太阳升起来时,父亲已经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了,满堂飘香,父母还不忘对孩子们说道:初四这天要起早,才会更聪明伶俐的。其实,过节这几天,期待、兴奋、嘴馋,根本不可能睡懒觉。

五月初五端午节,按家乡的惯例,中午饭吃炒面、 扁食、鸭蛋(取用中午12点的古井水,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炒面和扁食是莆仙的特色食品。记得有一年端午,家里没钱买肉,只好包素馅儿的扁食,用紫菜、花生、豆腐、葱头剁成馅儿,没想到没有肉参与的扁食,居然特别好吃,成了我记忆里的风味美食,也成了我几十年抹不去的乡愁。

吃好午饭,母亲会搬来大木桶倒入用午时草煮的水给孩子们沐浴,然后给孩子们换上新衣,服。端午节有新衣服,在那个时候是很奢侈的事情,那是个什么都凭票的年代,买布是凭布票去买,然后请裁缝师傅到家里来做新衣服,孩子们添的所谓新衣服,无非就是一件小碎花短袖衫,一条小短裤之类的。这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高兴的事。接着,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邪、辟疫说法相关)完成仪式后,孩子们便跟着村里的大孩子或天人去木兰溪边看龙舟比赛。


雷雨刚过,木 兰溪的水面比往常开阔了许多,水面激流飞跃,非常壮观,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就在这里举行。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荫深处的水面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小孩子呢,其实就是去看热闹的,享受着那种节日特有的快乐。

1.从文章的结构与内容上看,第(2)自然段中的童谣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2.下面的句子在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①这时奶奶会用手扇一扇热气騰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凑近眼前一看,筷子上没粘到东西就说明发糕熟了,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发糕便一下子生动起来,像白雪公主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

②薄荷香,艾叶香,竹叶香,棕树香,糯米香,还有柴火香,闭上眼睛,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厨房里还是在原始森林里。

3.有人认为,文中三处括号中的内容太哆嗦,应该删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

4.文章标题为“艾叶又飘香”,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与艾叶无关的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端午的习俗里藏有一些历史、文化的故事。除了上文所述,请再简要述说一例。

【答案】

1.①承上启下,总领下文(引出下文)。②展示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文化习俗。③勾起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④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2.①细节描写准确生动,“扇”“戳”“凑”“看”“撒”几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奶奶的动作和神态;比喻生动形象,将刚撒上黑芝麻的发糕的状态比作白雪公主眨眼睛的样子,突出了发糕的可爱诱人。②运用排比,写出了混合有多种香味的粽子所带来的扑鼻香气;“闭上眼睛”形象写出了“我”淘醉在联想和想象中时的情态。

3.括号中的内容不啰嗦,不能删掉。这些内容起补充和解释作用,介绍了当地的文化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4.不是文不对题。艾香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端午节的美好回忆;艾香与端午节紧密联系,在作者眼里,它已成为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标志;蒸发糕、包粽子、赛龙舟等都是与端午相关的文化习俗,所以紧扣了标题。

5.示例:爱国诗人屈原自沉汨罗江后,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吃粽子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解析】

⑴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其基本作用为增加文章的文学性与内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解答时还要结合引用的内容与语段的关系做出解释。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⑶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⑷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⑸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1.本题考查 引用童谣的作用。内容上,第二段的童谣写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使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由“那来自乡野山村的童谣。我倒是记得牢牢的”可见,童谣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习俗的印象很深刻。“ 日子也的确像童谣唱的,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每天都有仪式感”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端午节的怀念和喜爱之情。结构上,后文内容按照此童谣的顺序依次叙写端午习俗,童谣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①承上启下,总领下文(引出下文)。②展示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文化习俗。③勾起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④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用手 扇一扇热气腾腾的蒸笼,然后拿双筷子往发糕一戳。凑近眼前一看”“再往发糕面上撒些黑芝麻点缀一下”是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奶奶蒸发糕时的动作,可见奶奶蒸发糕手艺的娴熟、高超,也表现出“我” 对奶奶的赞叹和对发糕的喜爱。“像白雪公主 的黑眼睛眨呀眨地向外张望”把撒上黑芝麻的发糕比作白雪公主的黑眼睛,是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奶奶手艺的高超和“我”对发糕的喜爱。 故答案为:①细节描写准确生动,“扇”“戳”“凑”“看”“撒”几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奶奶的动作和神态;比喻生动形象,将刚撒上黑芝麻的发糕的状态比作白雪公主眨眼睛的样子,突出了发糕的可爱诱人。②运用排比,写出了混合有多种香味的粽子所带来的扑鼻香气;“闭上眼睛”形象写出了“我”淘醉在联想和想象中时的情态。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据民间传说,用五彩线系臂跟龙的文化习俗有关”解释了“找些碎布头儿给孩子做老虎、荷包、香囊之类的小玩意儿,再用五彩丝线卷边点缀,然后戴在孩子们身上”的原因,既给文章增加了文化韵味,又表现出母亲对孩子的爱。“取用中午12点的古井水, 放入午时草煮,据说这样煮的鸭蛋颜色橙黄鲜艳,有辟邪、祛湿气、祛风寒等功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化韵味。' 这些都是民间习俗的传承,都与辟邪、辟疫说法相关”解释了“母亲还给孩子们的额头上都画个'王’字,腋下也涂抹些雄黄”的原因,也具有丰富文章内容、便于读者理解和增加文化韵味的作用。由此可见,括号中的内容不宜删除。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括号中的内容不啰嗦,不能删掉。这些内容起补充和解释作用,介绍了当地的文化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4.本题考查标题的意义与作用。挂艾叶是端午的习俗,标题中的“艾叶”能表明本文写的是主要内容是端午习俗。古代民间认为,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可以去除阴邪之气,去除病毒蚊虫,有着祈求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寓意。因此,以“艾叶”为标题有着美好的寓意。“艾叶又飘香”具有意境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此题答案虽具有开放性,但宜对此标题持赞同态度。可据此作答。故答案为:不是文不对题。艾香勾起了作者对童年端午节的美好回忆;艾香与端午节紧密联系,在作者眼里,它已成为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标志;蒸发糕、包粽子、赛龙舟等都是与端午相关的文化习俗,所以紧扣了标题。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故答案为:爱国诗人屈原自沉汨罗江后,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吃粽子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阅读

被压扁的沙子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 ,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①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②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③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④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 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一下“火山说”理论的具体内容。
3.选文第(13)段各句的顺序已经打乱,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4.第(3)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5.第(2)段中加点的“可能”“也许”两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

1.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2.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

3.D

4.举例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5.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这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解析】

⑴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⑶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⑷本题考查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从寻找关键词入手,看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来判断说明的方法。同时切记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因此说明方法的作用必须和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联系起来。⑸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由第①段中重点句子“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分析,说明对象是“恐龙灭绝的原因”。本文第①段,说明科学家们对恐龙灭绝的原因争论不休。第②③④段,介绍恐龙灭绝的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第⑤段,说明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巨大意义。所以是逻辑顺序。故答案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可以概括得出答案。故答案为: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

3.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依据上段的内容,②是对内容的承接,放在第一;①④是解释说明;③是得出的结论。故答案为:D

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由关键词“例如”分析,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故答案为:举例子 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5.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可能、 也许”通常表示猜测,结合第②段“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语境分析即可。故答案为: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这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嗨53直播间暑期档正式上线,大家想听老师们聊什么话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没准儿就能听到老师们的解答哦!悄悄告诉你,直播间还有大礼包等你拿~~~

点击预约直播
5·3名师天团陪你暑假逆袭
海量学习资料 小学到高中覆盖全面
“北京曲一线”新媒体独家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