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进入壁垒高 第一梯队垄断高端市场

 观研天下 2022-07-19 发布于湖南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是在传统压敏胶带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通过精密涂布、印刷、真空溅射、烧结等工艺,与不同种类基材进行转化、复合制成。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可以分为胶粘材料和薄膜材料两大类,均需要通过涂布工艺进行生产,并在各种工业和民用领域广泛使用。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分类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产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酯(PET)薄膜、亚克力胶、硅胶、铜箔等;下游终端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制造厂商。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新材料产业,近年来,政府多个部门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发展。

2016-2021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日期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17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以稀土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等战略新型材料为重点,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以超导材料、智能/仿生/超材料、极端环境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为突破口,抢占材料前沿制高点

2017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将“高效密封剂、密封胶和胶带;动力电池复合膜、涂布膜,其他功能膜材料”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产业

2017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

将胶黏剂行业、塑料软包装新产产品(高阻隔、多功能膜及原料)开发与生产列为“鼓励投资产业”

2017

《塑料加工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提出将功能性薄膜、袋以及BOPP彩印膜袋、真空镀铝膜袋、淋膜袋、集装袋、高温蒸煮袋及鲜果蔬的透气抗菌保鲜包装膜的深度开发等行业列为“十三五”期间重点产品发展方向

2018

《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

确定了10个重点产业,细化为62项细分领域,明确了国家重点发展和亟需知识产权支持的重点产业,其中包括:先进电子材料、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

20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将新材料产业分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2019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将“改性型、水基型胶黏剂和新型热熔胶,功能性膜材料等”列为鼓励类项目

2019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兼具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企业既需要资金实力、管理和技术能力,同时业界声誉、大客户的采购认证、购销网络的构建都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进行积累,因此,具有高进入壁垒。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的主要壁垒

行业壁垒

具体内容

技术壁垒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需要根据应用场景的物理、化学性质、最终产成品性能等不同要素定制不同的生产方案,对供应商的研发和技术实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大客户采购认证壁垒

知名终端消费电子品牌对供应商的技术、资金有较高的要求,且供应商认证的周期较长,一般为6-12个月,部分核心功能材料认证周期会超过1年

人才壁垒

由于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持续对现有产品进行创新改进和新产品开发,且相关人员除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积累外,还需要具备丰富而扎实的现场生产经验

规模效益壁垒

下游终端品牌倾向于由较少的供应商提供多个环节材料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且具备技术优势的厂商通常要为多个终端品牌供货,因此供应商既需要开发多个产品线,又需要有足够的产能

资金及配套设施壁垒

技术研发、产能投建、人员招聘和市场开拓均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

管理能力壁垒

随着终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供应商必须具有市场反应能力、快速生产能力和与上游供应商协同能力,对厂商的管理能力和经验具有较高的要求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充分竞争的、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并呈现企业数量多、经营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企业之间技术水平、研发实力、产品结构、营收规模等差异较大等特点。以3M、艾利丹尼森、琳得科、德莎等国外优势企业作为第一梯队,此类企业凭借其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品牌认可度、齐全的产品种类等优势,在高端市场几近垄断;以明讯新材、斯迪克、晶华新材、浩明科技、激智科技、永冠新材为代表的梯队,此类民营企业起步较早,技术经验较为丰富,在某些细分领域的高端市场已经可以与国外优势企业展开竞争,具有一定业务规模与技术储备,拥有自主品牌、在细分产品领域具有优势;第三梯队的企业多数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且且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大,竞争相对激烈。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