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居民生活改善的同时,如何实现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协同共进 上海做好旧改“双选题”:保留烟火气、焕发新生机

 弘净 2022-07-19 发布于河北

    掬一束光,照进老城厢的弹格路,照亮弄堂深处。这束叫做“城市更新”的光,渐行渐亮,投射在城市肌理上,温暖灯火人家。

  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来说,城市更新是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上海启动大规模旧改已有30年,去年施行的《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将“城市更新”首次上升到地方人大立法层面。其中,围绕“风貌保护”更不吝笔墨,对“风貌协调要求”“风貌保障”等表述具体而微,言语间皆呼应着上海的城市内涵和品格——处理好现代和传统、发展和保护的关系,走向保留特色的多态化,而这恰恰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有速度也有温度的探索

  一栋小楼内住着四五户人家,各家的液化气钢瓶齐刷刷挤在一块;有些楼顶上,摇摇晃晃地悬着居民自盖的多层阁楼……上世纪80年代,作家程乃姗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创作了小说《穷街》,并被改编成电视剧。“穷街”的原型,就是位于杨浦区的定海路。

  住有宜居,民之所盼。上海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全面部署、躬身推进。去年底,146地块集中签约,意味着定海路街道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几天后,长海369地块旧改生效,宣告杨浦区“旧改大决战”取得胜利。

  作为二级以下旧里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区之一,杨浦区旧改总量曾占全市的约三分之一。从1992年平凉地区的“365”危棚简屋改造起步,到去年底已累计拆除二级以下旧里房屋380万平方米,为近16万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

  一道“双选题”在城市更新中求索——在居民生活改善的同时,如何实现与历史文脉传承的协同共进,再度绽放城市魅力。

  实践步履不停。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是全上海最后留存的成片“两万户”社区。以保护历史风貌“修旧如旧”、保留空间特色“原汁原味”、保存环境元素“安然如故”为原则,所有12栋“两万户”建筑的空间肌理及外观将完整保留,包括材质、色彩、立面,重现上世纪50年代工人新村的特色。两棵百年大树继续见证时光,让改建后的老街坊承载起跨越时代的回忆和感情。

  立足于在城市更新中保护风貌、传承海派文化,各区纷纷亮出行动力。

  作为全市旧改任务最重的区域之一,黄浦区旧改征收总量逐年刷新纪录,年度征收户数增至2021年的2.6万户,今年还将继续推进1.1万户的旧改征收工作,让更多老百姓圆上“安居梦”。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旧改是最大的民生,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务。面对种种考验,黄浦区提出要换挡加速,即启动一批、推进一批、收尾一批,同时准备一批。参与各方将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凝聚起更强的攻坚合力,有信心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黄浦区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的征收旧改工作。

  以用促保,在交叉点开始新故事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尊重文化,归根结底也是尊重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认为,正是在这种无形的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得到促进,城市的烟火气也装点着人们的诗意生活。

  他还表示,以前的传统观念总认为,大城市马路越宽越好;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小马路有小马路的滋味,人们在一边漫步,也能望到另一边的景致,因此,我们更希望从源头上保留乡愁风韵。“这就是城市人文理念转变的一个缩影”。

  此前,苏州河畔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拆除了原本用于分隔校园与苏州河河滨步道的围栏,校园内的圣约翰大学百年历史建筑群向市民游客开放。曾见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的上海音乐学院,也把拆除围墙列入了校区整体提升工程。“要让城市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触摸到、感受到这样的历史。”汪小帆说,活化利用、包容开发的态度能够为市民保留下一种更具“整体性”的文化记忆,并从中映射出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和软实力。未来也将有更多资源值得挖潜活化。

  无独有偶,上海展览中心及周边绿化经升级改造后,也拆除围墙,以全新面貌对市民免费开放;位于虹口滨港商业中心的修缮保护街区“今潮8弄”,以焕然一新的巷弄老楼、前卫新潮的艺术空间、接地气的海派集市,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从“可阅读”到“可会客”转变。如此开放、共享的背后,蕴含着“以用促保”的理念,在“留”的基础上做好“修”和“用”,让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功能完善与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有机结合。

  凝聚各方力量,深入推进更新

  今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即将收官,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姚凯表示,今年是上海城市更新全面启动之年。目前本市尚存大量的低品质住宅、老旧商办物业、低效工业用地以及各类老旧设施。

  如何看待“下一站”?代表委员带来的建议和提案,不约而同点出了方向——实现多主体协同,推进共建共享格局。

  今年2月,本市第一家以城市更新实证研究为宗旨的社团组织——上海市城市更新促进会举行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由上海地产集团等单位发起,将打造一个共同推动上海城市更新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键性平台。

  “促进会的成立为上海城市更新体系的完善再添筹码,再拓领域,再增力量。”姚凯表示,随着促进会的加入,将更多凝聚政府、国企、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