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空望远镜被微陨石砸坏了吗?兼谈媒体如何用坏消息把我们耍了

 吕杨鹏 2022-07-1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放晴公园,数字世界里的光明角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本文的声音版

大家好,这里是由看理想联合放晴公园制作播出的《放晴早安》,我是放晴公园的发起人方可成,前几天刚刚在《放晴早安》第二季发刊词里面和大家打过招呼。现在,第二季的正片已经上线,开始日更了,本周是崴崴值班。那么,我为什么又出现了呢?因为我们7月18号的第一期节目上线之后,发生了一些插曲,让我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临时加更一期番外,跟大家吐吐槽。

☀️

我们正片第一期的主题讲的是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的故事:人类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升空就位的望远镜初试牛刀,就已经发回了美丽得无与伦比,并且具备极高科学研究价值的图像。我觉得这个故事非常符合放晴的理念:努力解决问题的人,终究会有所得。

周一早上,节目准时上线。有热心听众很快在小宇宙上留言,说自己看到新闻说,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已经被微陨石击中了。主播崴崴也跟我说,她一早就收到了即刻的推送消息,标题写的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被六颗微陨石击中,已出现不可挽回的误差”

看到这个消息,大家的心里都一沉:凝聚了那么多人的心血,花费了25年时间、100亿美元的太空望远镜,在拍摄了最初的几张照片之后,就这样被几颗微陨石给报废了,成了太空垃圾?

一个本来很放晴的早晨,顿时也阴了下来。

图片

即刻推送的消息

图片

但是,放晴公园的理念始终是直面问题。所以,我起床之后就做了一番研究,想看看这害人的微陨石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望远镜造成了什么影响,望远镜还有没有救。

我仔细阅读了新闻里面提到的那一份研究报告,由NASA、欧洲空间局、加拿大空间局共同在7月12日发布。研究过之后,我发现:确实有几颗微陨石击中了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但是,情况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糟糕。

图片

NASA、欧洲空间局、加拿大空间局共同发布的报告

首先,被微陨石击中并不是什么新闻报告里面就说到,任何在太空里的物体都会遭遇微陨石。早在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发射之前,科学家们就预测:大概每个月会遭遇一次微陨石。那么,从它今年1月份抵达工作地点,到现在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它的确已经遭遇了6次微陨石的撞击,这和此前的预计基本相近。可以说啊,这并算不是什么特别意外的事件。其实想想也是,能够设计制造出那么精妙复杂的太空望远镜,怎么可能会忘记太空充满了微陨石这件事情?

第二,被微陨石击中之后,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的观测功能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官方发布的报告说,前5次的微陨石撞击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最后一次,也就是5月22-24日的那一次撞击,影响相对会更大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在经过科学家的校准之后,这种影响带来的观测误差也依然在科学家们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也就是说,5月份的这次微陨石的确撞得有点狠,但它并没有破坏望远镜的观测功能,更不至于把它砸坏了、报废了。这和我们读到那则新闻标题时感受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信息。

图片

NASA官方网站6月就发文介绍:望远镜扛得住微陨石的影响

当然,5月份的这次撞击让科学家们提高了警惕。他们最大的担心是,望远镜原定20年的生命周期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同时,他们也在更加积极地做流星雨的预报,以便在太空望远镜需要穿越大量微陨石的时候,可以提前调整角度,最大限度地避开撞击。根据预测,明年和后年的5月份,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都可能要穿越哈雷彗星留下的微陨石尘埃,科学家们会提前做好准备——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配方:有问题,就去应对。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头去看看宣称望远镜“已出现不可挽回的误差”的说法。即刻给出的链接,指向的是科技媒体“品玩”的文章。那篇文章其实很短,只有5段,从新闻写作上面来说,我觉得属于很糟糕的案例。(网址:https://www./w/267166)

图片

一篇糟糕的新闻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篇新闻最重要的是把关键信息告知读者。那么,关于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被微陨石撞击,什么是关键信息?那当然是:望远镜到底还能不能用。撞了几次、哪里被撞了、造成的损坏有多大,这些信息都不如一件事重要,那就是所有人在读到这个消息时都会关心的:麻烦你赶紧告诉我,望远镜还能使不?

这篇文章把这个最关键的信息隐藏到了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这当然高于理想条件,但仍在可接受的参数范围内。”用人话说就是:虽然不是完美状态了,但是依然没问题。

与把这个关键信息藏起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篇文章在标题和导语(也就是第一段)里面对受损情况的夸大:“不可挽回”、“无法完全弥补的损坏”。这种操作,生生把感冒当成了癌症来写。

或者就好像,有一天你出门了,天忽然下起雨来,你的家人很着急地给你打电话,问你怎么样。你回答说:天上已经不可挽回地滴落了雨点,我的裤脚已经不幸被打湿了,虽然左脚湿得不明显,但右脚已经感到严重不适了……说来说去,就是只字不提你带伞了这件事。那不完全是在耍你的家人吗?我觉得,新闻写成这样,也就完全是在拿读者当猴耍。

图片

别把读者当猴耍

我以前是做新闻的,现在是研究新闻、教新闻的,我深知:这篇文章绝不是一个孤例,它反映的其实是媒体的一种惯常操作,那就是把小事忽悠成耸动的大新闻,让读者紧张得赶紧点开来看。这样的做法,往小了说是对读者的不尊重,往大了说是在污染整个社会的情绪。我们每个人已经够累、够紧绷了,还要天天被媒体这样一惊一乍地刺激,情绪真的容易出问题。

我发起“放晴公园”项目,做《放晴早安》这档播客,归根到底,其实也就是想与这种病态的操作模式做个对抗。我们不去因为追求流量而把新闻往耸动的方向去说。我们其实也知道,人们更容易被问题吸引,而不是被解法吸引,更容易被杀人者的故事吸引,而不是被修复者的故事吸引。说白了,现在有两个标题摆在你面前,一个是“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被微陨石击中,已经出现不可挽回的误差”;另一个是“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是怎样捕捉一百多亿年前的光线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点击那个耸动但失实的坏消息,而不是点击我们昨天那个讲述人类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建设望远镜的故事。

但放晴早安就是要讲那些解法的故事,那些修复者的故事。因为我们相信,传播解法,传递希望,能让世界拥有好起来的可能;而拿扭曲的、耸动的坏消息来挑逗读者,最终会让社会陷入无力和抑郁。

图片

问题在喊叫,解法在耳语,我们想要改变这种现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你的支持,因为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注意力游戏中天生是弱势的一方,我们的内容没有耸动吸睛的可能,只有获得更多人的主动推广,我们的内容才可能传得更远。所以,感谢每一位支持并安利我们节目的朋友。

好,以上我从第一期节目上线之后的小插曲谈起,聊到了我对目前媒体现状的不满,以及放晴公园的初衷和使命。谢谢你收听本期番外,期待与你交流,我们之后再见啦!祝你拥有放晴的一天!

图片
图片

以上是2022年7月19日,《放晴早安》番外篇的音频和文稿。

《放晴早安》是由「放晴公园」和「看理想」联合推出的播客节目。

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我们将会陪伴着你开启新的一天,给你带去一片放晴的天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