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高考填自愿时,在填完自愿之后,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又加填了“会计学”这个专业,而且还放到了第一自愿,结果就被录取了。我们当年大学毕业时,正是国内财务人员断代、会计专业最吃香的年代,甚至在有些中小城市,仅仅是三个月的短训班里面出来的会计,都能直接聘任为财务经理!当年还以为自己学的这个专业是学对了,赶上了好时机。后来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社会经验的丰富,不仅再没有感受到这个专业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相反,越来越感觉到:这辈子算是跳进了火坑!  经常见到媒体上说某某公司财务总监有多厉害,年薪几百万,公司上市后挣了多少亿等。后来仔细一看背景,结果发现“最优秀”、“最厉害”的很多都不是真正学会计出身的!大多都是学金融、学投资等等半路转行过来的!而真正学会计出身的,很少达到最顶尖那个层次,混得最高的也就是在二、三等的层次。混得比较“成功”的专业财务人士,居于中等层次的偏多,而绝大多数专业学会计出身的,仅仅是居于“温饱线”甚至以下!毕业20年的同学聚会时,大家聚在一起,才发现,当年几十位一起毕业的会计专业同学,不管自我感觉有多良好,不管自认为混得有多牛X,顶多也就是比别人多挣个十万二十万而已,除了一个家庭有背景关系的之外,居然没有一个在政府部门“当官”的,也没有一个真正自己开公司当老板的,混得最好的也就是跟着大老板当了个小股东的;在金融系统里面端“铁饭碗”的,也顶多混了个小科长而已。而相反,当年学财政学专业的爱人,他们的20年同学聚会时,里面居然有县长、副县长若干个;银行行长、副行长若干个!最不济的,也还能混个公司的副总裁!是什么原因?什么道理?讲不明白,但现实的结果就是这样!拿的是卖面粉的钱,操的是卖白粉的心!干的是最累的活,拿的却是最低的待遇;到处吃力不讨好,处处不受人待见,走到哪里都没几个朋友……相信多数做财务工作的专业人士,都有切身体会。所以,我的下一代,包括我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下一代,我都反对他们再去学会计!就因为,这个专业,除了有一碗饭吃之外,真的没啥大的前途!所以,自己不小心跳进了这个火坑,就不要再去“祸害”下一代,让下一代也跳进这个火坑…… 如果有机会能爬出去,就逮住机会赶紧爬出去。没有机会爬出去,而且也爬不出去了,该怎么办?那就只能在这个火坑里面呆着,或者继续受煎熬,或者尽可能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让它变得更好一点,使自己在里面呆得更舒服一点。首先,要把工作情商的提高放到第一位,首先要提高工作情商!之所以“会做的不如会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作情商。情商高,就会说,回报就高;情商低,不会说,累死也没人搭理!然后,才是提高财务工作的技能。既然落在了这个火坑里面,即使自己到达不了最顶层,也要尽量使自己成为更高的一层。如果始终身在最底层,那就只能被下面的火烤着,一直到被烤干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