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巡诊印象(四)~制造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在《专精特新企业巡诊印象(一)》中,讲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这么一项: “财务核算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而且普遍没有做到'业财融合',导致最终核算的数据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或不能真实、全面、详细、准确地反映业务的各个方面。” 具体的问题,主要包括这样四种情形: 1、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和归集,没有按照实际投入材料的情况,对产品进行一一对应的成本核算和归集。与生产成本相关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全部混加在一起,形成混合成本,最后,按照完工产品的数量和产品成本定额(BOM)进行加权平均分配。 也就是,产品成本的核算,没有把不同的产品订单或品类分开进行核算,既不考虑不同品类产品或不同订单产品的材料投入,也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人工、制造费用的投入,而是把所有投入的材料,所有发生的人工和制造费混合加在一起,最后以产品的BOM表为依据,结合完工产品的数量,进行完工产品的加权平均。 这种不分产品订单或品类的生产成本核算方式,主要存在于比较特殊的行业,并不普遍。但下面的三种生产成本核算的问题,则普遍存在于制造业当中: 2、产品按不同的订单或品类分开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但却不考虑生产过程中有几个车间、几道工序,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不考虑生产的过程,没有分车间和工序进行料、工、费的核算,而是把所有车间、所有工序中发生的料、工、费全部混合加在一起,直接计入不同订单的产品或不同品类的产品生产成本中。 3、几乎都不考虑产能不饱和的状态下当期(月)的停工状况,仍然把当期(月)停工期间各车间所有的人工、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月)的产品生产成本当中。 以上这样的生产成本核算方式,就导致出现如下这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具体各订单或品类产品的成本数据不准确; 第二,生产成本结构中,没有生产过程的成本数据,无法通过生产成本数据监控到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的损耗情况,生产过程中如果有材料损耗、人工浪费、制造费用浪费,则会被掩盖,而不被发现; 第三,如果发现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异常,或最后发现销售成本率异常,则无法判断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否存在问题,更无法判断问题出在哪个环节。 如此,核算出来的成本数据就不能准确地反映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情况,也不能以成本核算数据为依据,发现并揭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问题,更无法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准确的产品生产成本相关的数据信息。这样,没有精细化的生产成本核算数据作为支持,企业也就很难实现精细化的管理。 而且,结合现实中我们对企业内控管理的调研,发现这样进行生产成本核算的企业,财务部门也几乎没有参与实际的生产车间的成本监控。这也证明:核算不到位的企业,管理也不到位。仅从核算的方式方法来看,就说明财务部门没有财务管控的意识。 除以上生产成本的核算问题之外,还普遍存在着一种最基础的问题,即,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相关的会计科目设置的问题: 4、在会计账面上,“产成品”(有的直接用“库存商品”)没有具体的产品品类的明细科目。与产成品相关的前端,“原材料”、“生产成本”也没有具体的品类明细科目;与产成品相关的后端,“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也缺乏对应的具体的明细科目。(财务人员通常给出的理由就是:ERP系统里面都有具体的品名名称,所以会计账面上用不着。) 这样会计账面忽略明细科目的设置,导致出现如下的问题: 第一,不能从会计账面直接、快速提取相关的财务数据,不仅不能快速给管理层提供需要的数据,而且影响后期的内部管理报表的编制效率,且不利于开展财务分析工作。 第二,财务部门无法分析具体产品品类的毛利或成本情况,不能为管理层直接提供产品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而现实中,相关的产品数据,大多是依靠销售部门或生产部门为公司管理层提供。 而且,结合现实中我们对企业财务工作的调研,发现存在这方面问题的企业,几乎都没有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或没有开展具体的生产成本的分析工作。正是因为没有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所以才感受不到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常我们说,财务工作既要符合国家基本规范的要求,又要能够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前述的各种制造业普遍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或许能够符合国家基本规范的要求,但肯定满足不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样,财务工作就始终无法令老板满意,更不可能成为老板不可缺少的左臂右膀。 那么,要想解决前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问题,就得改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用“实际成本的分步法”进行核算,而且不是教科书上讲的那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教科书讲的成本核算方式是在过去很早之前核算工具(算盘、或计算器)落后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现在依靠强大的智能数据系统,完全能够实现实际成本的分步法核算,也就是,按不同产品品类,分车间、分工序步骤进行“分步法”核算。这样核算出来的生产成本数据,才能全面、详细、准确。通过这样详细的成本核算数据,就能够直接监控到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原因。如此,及时地为经营管理提供参谋决策的数据信息,就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