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到了最热时候,知了也开始叫了起来。 本来小编觉得可能只有人和鸟对这种“喧嚣的美食”感兴趣。 万万没想到,它们也能是狗子的最爱······ 比方说下面这只狗狗。 也不知道它是怎么逮到的,把蝉跟宝贝一样含在嘴里。 无论主人怎么质疑。 无论蝉在它嘴里叫的有多大声。 就是嘴硬装傻! 声音? 哪有声音? 你听错了吧? 直到主人上手掰嘴,它也坚决不松口。 最后在主人的坚持以及蝉的不断挣扎下,可怜的蝉才从它的牙缝里掉了出来…… 然后这货竟然还一脸的惋惜? 
这么个嗡嗡叫的东西在嘴里,狗狗的脑袋不感觉震得慌么 ? 
话说真的有很多狗狗喜欢蝉。 据说在美国,大多数狗狗一生至少吃过一只蝉。 并且这种昆虫很容易让狗狗上瘾。 吃了一只就还想要,还想要,还想要······ 目前还不清楚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蝉本身对于狗狗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 它们不会咬人,也不带刺,本身也没啥毒性,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会飞会叫的“蛋白质零食”。 但它们确实不是容易消化的食物。 蝉的外壳非常坚韧,而狗子一般并不会细嚼慢咽,只会“囫囵吞枣”。 偶尔吞一只的话,主人不用太过紧张。 如果它们吃多了的话,就有可能会发生呕吐或便秘的情况。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像蝉一样无害。 对于狗狗来说,任何接触粪便,以及生活在水边的虫子都比较危险。 比如蟑螂、蜣螂(屎壳郎)、蜗牛、鼻涕虫等等。 因为它们往往是“寄生虫”的“载体”,容易让狗狗出其不意的感染上奇怪的寄生虫病。 除此以外,它们也是大多数人讨厌的对象,人们往往会用各种方式杀灭它们。 比方说喷杀虫剂。 有的狗狗吃了虫子后中毒,其实不一定是虫子本身有“毒”,而是因为间接吃到了杀虫剂。 并且这种中毒的情况,往往发病比较急,主人也搞不清楚狗狗究竟是怎么了,常常会发生误诊的情况。 所以为了它们的小命着想,最好不要让它们养成抓虫子的习惯,发现后应该及时制止。 
除此以外,像是瓢虫、蝴蝶,它们会分泌出一些刺激物质,可能会导致狗狗胃部不适。 尤其是一些敏感的狗狗,可能会发生剧烈的呕吐或吐白沫,最好避免它们因为好奇而去抓这类虫虫。 不过蝴蝶虽然比较容易吸引狗狗,但本身据说苦味比较重。 所以大多数狗狗啃过一次就会长记性,不招惹它们了。 像是蜜蜂、蝎子、蜘蛛这类虫子,最好也有多远离多远。 几乎每年夏天,都能看到有些猫猫狗狗去逗蜜蜂,结果被蛰得像猪头一样。 接触过的都知道它们的厉害。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毛毛虫。 并不是所有的毛虫都有毒,但确实有一些会造成狗狗的口腔和消化道的刺激和肿胀,尤其要小心那些颜色鲜艳以及长毛的种类。 还有一些毛毛虫本身没毒,但是吃的植物有毒,狗狗吃了也会有危险。 总之遛狗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点,主人少玩手机,多看着点自家的宝贝。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虽然我们上面说了那么多虫子的威胁。 不过现在的确出现了一些新型宠物粮食,卖点就是以昆虫为主要原料。 并且宣传上说是能减少粪便异味,更健康,还能减少宠物发生过敏症的可能性。 事实上,2008年就有公司开始尝试发展“昆虫饮食”。 “昆虫低脂高蛋白,味道其实也不错——只要不让消费者太直接地面对它们。” 虽然这么说,但类似的“面包虫汉堡包”、“昆虫蛋白粉”的生意也并没发展得特别好。 但因为和其他动物性来源的蛋白质原料相比,昆虫的成本更低,质量更高。 所以近些年,它们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一种动物饲料原料。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毛孩子们的口粮。 鼠鼠可能是最幸福的消费群体 因为是工厂生产的昆虫,所以安全性上一般是有保证的,起码理论上是不会有啥寄生虫的问题。 但根据一些目前发表的实验结果,只能确定昆虫狗粮和传统狗粮相比,它们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等等指标没有啥明显区别。 
吃是可以吃的。 不过其他的宣传效果就见仁见智了,不同的个体之间可能会有差异。 不过,如果你家的猫猫狗狗对于海鲜类食物过敏——尤其是虾,那么最好谨慎尝试。 对甲壳类过敏的动物,有可能也会对昆虫起类似的反应。 好啦,关于虫虫的话题我们这次就先聊到这里。 赶紧看看你家小宝贝有没有在抓虫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