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革命军军史上,有很多来自于国外的军事援助,帮助国民革命军在正规化、制度化、现代化方向上走的更好。知名的外来军事援助团队有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国共十年内战时期的德国军事顾问团,抗日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和影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美国军事顾问团,台湾时期的日本军事顾问团。在庞大的外来军事顾问人员中,以苏联“加伦将军”(布柳赫尔元帅)、德国西克特将军、美国史迪威将军最为知名。 红军雄狮——加伦将军——布柳赫尔元帅 ![]() 生卒年:1890-1938年 国籍:苏联 来华工作时间:1924年8月——1927年8月 主要经历:1890年出生于沙俄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当过布店学徒和工厂工人,1905年开始参加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军入伍,并获得初步的军事发展。1916年因伤病退出部队成为工人,并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1917年二月革命后再次从事军事工作,十月革命后正式担任指挥任务。在苏俄卫国战争时期,屡立战功,名声赫赫。 1924-1927年来华参与军事顾问工作,在黄埔军校、东征战役、北伐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1927年回国后任职乌克兰军区,1929年以苏联远东集团军总司令身份指挥了对发动“中东路事件”的张学良东北军作战并获得成功。之后,布柳赫尔长期在远东地区任职,1935年成为苏联第一次大授衔时的五大元帅之一,1938年参加指挥反对日本侵略的“张古峰事件”,11月因大清洗以间谍罪被处决。1956年平反。 军事贡献:1.1924年11月经过缜密分析制止了孙中山立即北伐的军事计划,主张巩固广东根据地,认真筹划再行北伐。并积极倡导改革了国民政府军事领导体制,促使国民政府成立最高军事机关——军事委员会。 2.1924年12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上否决滇、桂军阀意见,主张东征陈炯明,巩固北伐根据地,解决后顾之忧。 3.1925年4月,力主对叛乱的滇、桂军阀开战,并在5月制定了详细作战方案,以军委会参谋部领导一职全程参与平叛作战,取得了最终胜利。 4.对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教学体制、作战编制加以现代化改造,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编制和军队党代表制。 5.1925年9月,提出了《今后南方工作展望》这一重要的文件,对国内局势、北伐前景做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判断。这一文件加快了国民政府的北伐筹备工作。 ![]() 将军在北伐中 6.1926年5月帮助蒋介石修订北伐计划,决定采取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策略。7月和蒋介石一起前往前线协助指挥。10月详细分析第一次江西战役失败后制定了正确计划帮助北伐军重新攻取江西。 德国国防军之父、德军中的“斯芬克斯”——汉斯·冯·西克特 生卒年:1866——1936年 国籍:德国 来华时间:1933-1935年 ![]() ![]() ![]() 一战后德国 主要经历:1866年出生于德国军事贵族家庭,很早就加入了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长期担任集团军参谋长,并在多条战线服务,协助最高指挥官取得了不凡战绩,赢得了极高赞誉。一战结束后,担任德国魏玛共和国的国防军总司令,竭尽全力保留了十万精锐军官和士兵,并开展积极工作让德军接受新式武器和战法,为二战德军打下了坚实基础。1926年被免去总司令一职。1933-1935年来华参与军事援助工作,成绩突出。1935年回国,1936年病逝。 军事贡献:1.更新国民革命军军事思想,主张建立强大国防军、提高军队素质、培养作战潜能。并提出建立教导部队优先实验新型训练和编制。 2.协助中国和德国达成军事武器的买卖,并积极强调和参与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 3.主张在军费上采取独立办公、严格控制,在蒋介石同意下建立了军费审计单位。 4.改革军事体系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指挥机构职范围。 5.制定碉堡战略,协助蒋介石第五次对中央苏区围剿作战,并取得胜利。 6.制定国民政府国防计划,为国民革命军布防提出具体的建议。 7.制定国民革命军战力调整计划,以中德军事合作为前提,在短期内无法裁军和政府财政有限条件下,优先编练具有先进战力的师级作战部队,总员额为60个师,第一批先编成6-8个师。这时期编练的德械师也成为后来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力量。 8.对长江沿岸防御提出明确计划,并主张聘请德籍专家协助修建国防工事、建立防空警戒体系、发展潜艇作战。 9.改革德国军事顾问团,建立5个专职不同的工作小组,推进中德军事合作。 倔强桀骜的美国之鹰——约瑟夫·史迪威 生卒年:1883-1946年 国籍:美国 ![]() ![]() 来华时间:1942-1944年 主要经历: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1904年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参加过一战,1926-1929年担任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营长、代理参谋长。由此中文熟练。二战爆发后,于1942年被派往中国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副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美国援华物资分配总负责人等职。在任期间,功罪、毁誉参半。因为长期和国民政府高层不和,于1944年10月回到美国。1945年1月出任美军地面部队司令,6月担任第十集团军司令,参加冲绳战役。10月担任军事装备委员会主席。1946年1月担任第六集团军司令,10月因病去世。 ![]() 中国驻印军 军事贡献:1.为国民政府制定了美械部队的武装计划,并按时交付了30个师的武器装备。 2.在印度训练了中国驻印军和美国特遣队两大精锐部队,并在1943年开始的缅甸反击战中担任指挥取得胜利 3.主持修筑了新的物资运输通道——中印公路,于1945年正式通车,为大量援助物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便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