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跳远冠军学战略【标杆精益】

 万里潮涌 2022-07-19 发布于浙江
全文总计1255字,需阅读3分钟,以下为正文:
—1—
战略上有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以迈克尔·波特为掌门的规划学派,另一个是以明茨伯格为首的进程学派。
规划学派认为战略是制定出来的。首先用 SWOT 分析评估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再用“五力分析”确认竞争的机会和风险,再找到一种差异化的路径,在市场上赢得立足。
进程学派则强调战略是一门手艺,它不是事先规划和设计出来的,因为你不可能在下水之前就学会游泳,只能从“干中学”,通过不断试错、快速迭代,形成一个高效的学习反馈循环。
7 月 17 日,中国选手王嘉男以 8 米 36 的成绩夺得世锦赛男子跳远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跳远上斩获奖牌。但鲜为人知的是,创造历史的王嘉男,一开始并不是练跳远的。
他最早接触的项目是排球,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项目是 60 米栏,之后他又主攻十项全能,但他第一个全国冠军是 2012 年在跳远项目上爆冷夺冠,自此,王嘉男才专攻跳远。三年后,年方十九的他已跻身世界最优秀的跳远选手之列。
可以说,王嘉男是在不断的摸索和调整中完成他的核心能力构建的。他当初选择了一个机会点,然后顺着这个机会往前走,在走的过程中敏锐地识别新的机会,在一个又一个岔道口之间做出选择,不断地逼近自己的目标——世界跳远冠军。这个目标显然不是王嘉男当初规划出来的,但它一定是他想要的,因为他要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赢。
王嘉男的成功实践给战略进程学派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案例。
—2—
任何战略都是一个进程,需要在过程中持续优化。与其说战略开始于规划,不如说它发端于一个预想。罗素说过:“无论一个预想是怎样的不合理,它总要比一点意见也没有为佳。
预想是一条路的开端——可以走多远,能到那里去,难以预先知道,只有走了第一步,第二步才能较为清楚。好的预想的特征,就是路可以越走越清楚,越走越远,到后来就豁然贯通。好战略也是同一个道理。
和王嘉男一样,很多公司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到底在哪里。起初,IBM 是做磅称的,丰田是做纺机的,美的是做药瓶盖子的,阿里巴巴是做黄页的,亚马逊是网上卖书的……这些公司的战略都是一个在进程中不断地观察、调整,用行动去证实和证伪自己的预想,从而相应地更新、迭代自己的策略。
过程学派认为战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看下面的图片,一开始你认为可以从 A 到达 B,但走着走着你发现前面水深流急根本走不过去,于是你折返回来绕着走,这个时候你发现了C,但当你走到快接近 C 的时候,历史又重演还是走不过去,你只能再绕回来,这时你又发现了 D,再一次尝试终于走到了 D。虽然最后在 D 上取得成功,但是你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 D。

图片

所以说,战略是一个在认知上的不断进化、升级的过程,它是迭代的产物,虽然一开始它包含着某种规划的成分,其实那更多的是某种预想或假设,我们不可能在毫无设想的情况下就起步,只不过这样的预想或假设,它只是一个起点。
战略本质上是捕捉新事物、寻找新机会、开拓未知领域。在这样的场景下,企业家不是一个高明的棋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而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园丁,勤于浇水施肥、给组织提供养分,让战略从组织的花园里自己生长出来。
和跳远冠军王嘉男学战略,关键不是“略”,而是先“战”起来。

文章来源:标杆精益·益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