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景帝卷19——为什么皇位只能传给儿子?

 天地人和00ksak 2022-07-19 发布于广东

通俗易懂说历史

洞察人性阴暗,洞悉人心不堪

人生如战场,办公室斗争必读

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

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资治通鉴》楚汉卷(1)—— 打响反项第一枪

《资治通鉴》楚汉卷(2)——项羽的一系列失误,积错致败

《资治通鉴》楚汉卷(3)——那些年,项羽错过的顶级人才

《资治通鉴》楚汉卷(4)—— 刘项PK第一轮,彭城之战

     前文说到七国之乱平息后,惩有罪赏有功,当是时,梁王刘武风头最劲,被朝廷上下争相称赞,发奖状、戴红花,各种采访不是头条、就是封面,各种头衔不是杰出青年、就是皇帝心腹……大患!

     然而,可是,任何事,一旦过了,就得变味儿,迅速朝相反方向疾驰而去……人么,就是这样,小风一吹,春心荡漾,当真就以为自己的时代来了!

     刘武之所以心里痒痒的,除了自己为皇帝哥哥、为大汉帝国立下旷世大功之外,还因为他也有个好妈妈,窦太后!老太太可疼这个宝贝儿子了,一直怂恿大儿子,也就是景帝,老大啊,你鸥瓦以后,谁接班呢?我要说啊,你弟弟,小武不错,你觉得了呢?你要早点做决定啊!

梁孝王(刘武)以至亲有功,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跸入警……——资治通鉴

     梁王刘武,平定叛乱有功,这个功劳是不能抹杀的,前文有介绍,绝对是旷世神功……当是时,他就是大汉帝国定海神针,只要松一松、怂一怂,江山就得易主、山河就得变色,景帝就得吊死煤山!

图片

     因此,景帝给了刘武极大的荣耀,毕竟已经是亲王了,不能再升格了。天子旌旗千乘万骑出跸入警,这些都是一把手待遇,警跸,这是皇帝的警卫标准……这一切,如同后世的,如,剑履上朝、赞拜不名、入朝不趋,一般获得这个待遇的,都是大功臣、位极人臣的角色——嗯,其实我的意思是,距离篡位不远了!

     春心荡漾的刘武来到京城,一群小盆友奉献一场严肃而热烈的欢迎仪式,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抹着廉价的腮红、涂了劣质的口红,组成庞大的方阵,手持鲜花向自己挥舞,大声歌唱,声音虽然有点杂乱,但氛围浓烈、还很激昂!

     刘武朝他们挥手致意,祖国的花朵,我知道你们在唱什么——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你们这是跟寡人我对暗号吗?

     这不就是寡人在睢阳城孤立无援、度日如年的状况吗!

     这不就是寡人在平叛过程中经历惊涛骇浪的写照吗!

     金灿灿的阳光洒下来,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以及脸上的腮红,还有手里的假花,愈发鲜艳了……这是谁写得歌,寡人很喜欢,赏,重赏!

栗太子(栗姬儿子刘荣)之废也,太后意欲以梁王为嗣,尝因置酒谓帝(景帝)曰:“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帝跪席举身曰:“诺。”——资治通鉴

     大家记得上一篇内容吧,我特意点了一下,栗姬儿子刘荣被废掉,中间隔了5个月,刘彻也就是汉武帝,才被立为太子。

     为何中间隔了这么久?

     是的,就是因为这个刘武!

     窦太后,是刘武的老娘,当然,也是景帝的老娘,蛋事,如同所有老娘一样,她特别极其喜欢这个小儿子,变态的那种喜欢,以至于让大儿子景帝,非常郁闷、十分压抑。

     景帝摆宴席招待刘武,窦太后也参与,几杯下肚,冷不丁提出,老大啊,你死了以后,让小武接班吧。安车大驾,委婉地表达死亡。

图片

     事出突然,景帝实在没料到自己的老娘,这个时候会偷袭自己,没时间过脑子,或者那天根本没带脑子,竟然认真而严肃的,同意了!

罢酒,帝(景帝)以访诸大臣,大臣袁盎等曰:“不可。昔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以生祸乱,五世不绝。小不忍,害大义,故《春秋》大居正。”由是太后议格,遂不复言。——资治通鉴

     景帝也觉得自己可能做错事了,宴会之后,赶紧召集手下,怎么办,如何是好,你们给朕想个对策!

     袁盎,又是这厮,哪都有他!老袁说,老大,这事儿不是我说你,你办的不漂亮,你不该答应……为啥?我给你举个栗子啊,自古权力交接有两种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但很久以来,都采用父死子继,为何?因为兄终弟及容易出乱子!

     举个栗子,春秋时候,宋宣公不立自己儿子,而是立了弟弟——这个口子一开,每一次交接,都有一大堆人认为自己有资格、有机会,前任老大的弟弟及儿子们,现任老大的弟弟及儿子们,无论最后谁上台,都坐不安生,都得面对下面人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说回宋宣公,他让弟弟接班,间接打开了好多人的胃口,激发了他们的野心,导致宋国没完没了的祸乱,持续了五代人……因此, “《春秋》大居正”,孔子一再强调要恪守正道,正道就是父死子继,就是能且只能传给你儿子——这不是为了老大你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大臣们纷纷附和,对对对,老大,传给儿子才是正道,你就是正道的光,要走正道啊!

     景帝一听,龙心大悦,自古治国,讲究理论指导实践,你们听到了吧,不是我小气,不是我格局小,不是我非要传给自己儿子,我是为了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啊!

     景帝捋捋胡须,嗯,朕,要行天道,就要走正道!

     于是,窦太后的提议被搁置了!

(刘武)又尝上书“愿赐容车之地,径至长乐宫,自使梁国士众筑作甬道朝太后。”袁盎等皆建以为不可。——资治通鉴

     刘武说,咦,皇太弟的事怎么停下来了,卡哪了,谁捣的鬼?不死心,上书给景帝试探,哥哥,我想从梁国睢阳,修建甬道至京城,方便朝见太后,这你不能反对吧,我娘也是你娘啊,咱们以孝治国啊!

     景帝可能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烦这个弟弟了,之前坚守睢阳那个血肉磨盘,景帝啃腚念刘武的好,但经不起这么折腾啊,那点好感都被消磨光了,看到刘武的请求,景帝内心直骂卧槽、卧槽,真不要脸!

     袁盎等大臣揣摩到景帝心思,人人争先表态,个个踊跃发言,老大,不可,这个事不能批!

梁王(刘武)由此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所为。上遣田叔、吕季主往按梁事。——资治通鉴

     事情的转折点是这样的——

     刘武牛逼惯了,得知是袁盎一帮人反对立自己为储君,非常恼怒——

     你们这些人,都不知道我是谁?

     你们都不知道我有多大能量?

     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大会发言、小会发言,就是前列腺不发炎……你们是想死吗!

图片

     刘武手下几个谋士,羊胜公孙诡,怂恿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杀了这些捣乱的家伙,彻底铲除接班路上的障碍!

     刘武,鬼迷心窍,竟然同意了!   

     这些都是帝国高官,一口气杀了十几个,这些人固然命贱如蝼蚁,但这个杀法,帝国颜面何在——你刘武不要脸,国家要脸啊,皇帝要脸啊!

     死了十几个大臣,而且是在帝国心脏,完了杀手还跑了,竟然始终抓不到,这尼玛不是搞笑嘛!

     景帝又不傻,估计这事儿刘武脱不了干系,指示往梁王身上查查,果然,立刻露出马脚,遂派人去梁国好好查查!

     发展到这一步,刘武的问题变质了,从争取储君地位,变为保命!

(韩)安国曰:“临江王(刘荣)适长太子,以一言过,废王临江;用宫垣yuán事,卒自杀中尉府。何者?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语未卒,王(刘武)泣数行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胜、诡。”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梁王。——资治通鉴

     中央派人下来查案,案犯叫做羊胜、公孙诡,藏在梁王宫里,因此一直抓不到。蛋事,这是大案要案,中央下了十几道金牌,那会儿还没金牌一说,派来十几拨使者,传达同样的命令,彻查到底,无论牵扯到谁!

     韩安国,这个时候还是梁国属官

     他做梁王的思想工作——

1、大家都知道这俩藏在王宫里,本以为中央查一查就算了,随便杀几个收场,所以都睁只眼闭只眼当不知道,但现在看,中央是铁了心追查到底;

2、栗姬儿子刘荣知道吧,太子啊,一点小过错,就被废了;又一点小过错,被迫自杀了……大王你自己想想,你跟皇帝的亲密程度,能超过刘荣——人家是父子啊!

3、你现在是太后给你撑腰,老太太鸥瓦以后,你怎么办,你想过没有——到时,谁护你周全?

     事情搞到这一步,啃腚超出刘武所预料,专案组不抓到人不结案、不结案就不走,京城过个两天就派一拨人下来,已经十几拨了……他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心里也怕怕的,被韩安国这么一说,戳到痛处,立刻泪流满面,老汉啊,老韩,你说我该怎么办啊。

     韩安国说,这个事,不杀羊胜、公孙诡,啃腚过不去,大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你要快点做决定!

     话说到这份上,还有啥好犹豫的,手下人不就是夜壶嘛,就是用来使唤的呀,出了事还可以用来背锅……令胜、诡皆自杀,强迫羊胜、公孙诡自杀,然后将尸体丢给专案组,这事告一段落!

     这就成了铁案,坐实了梁王参与其中,景帝由此记恨上刘武。

用古人智慧

武装自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