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熟不熟悉党史,这个人的名字你一定知道,他就是李大钊,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正是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不断地努力,才不断推进我国革命的进程。 ![]() 李大钊 1927年,北京的反动军阀,残忍的杀害了年仅38岁的李大钊,当时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才18岁,年轻丧父的他,看到了反动军阀的残暴与不堪,心中燃起了对反动军阀的仇恨,这也就更坚定了他想要继承父亲遗志的决心。没过多久,李葆华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曾经在上海组织了抗日爱国活动,并且多次以身涉险,与敌人作斗争,最后成为了历史上中国最年轻的北京市委书记。 他是李大钊的儿子,当大官后茅台酒厂送来两瓶酒,李葆华大发雷霆 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先后担任了水利部第一副部长、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委第二书记等职位,无论处于怎样的岗位上,他都在奉献自己,为人民做贡献。 ![]() 李葆华晚年 (李葆华为水利事业呕心沥血)平津战役中带领部众起义投诚的傅作义将军,主动请缨,提出了想要为新中国的水利工程做出贡献的想法,中央考虑到傅作义是新中国的有功之臣,因此任命他为首任水利部长。李葆华为副部长,与傅作义将军一同主持和领导中国的水利事业。李葆华比傅作义将军年轻不少,更是李大钊的儿子,但他从不计较自己的职位,十分尊重傅作义,认真辅佐傅作义部长。二人经常共同商讨水利发展的现状以及相应的举措,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发挥彼此的特长。两人也经常去实地考察,即使天气极为寒冷,也不曾改变。两位部长不分季节的不停工作,永远冲在困难和磨难的第一线,激励了全部的随行人员,大家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最终获得了完整的水利相关资料。 ![]() 傅作义 1957年,傅作义部长因为年龄大一些,突然心脏病发作了,不得不在医院静养,因此我国水利相关的各项工作都落在了李葆华的身上,李葆华埋头苦干,在他的带领下,新中国的水利建设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全国人民因为水利工程而获益。 (李氏家族的优良家风)李葆华在之后的日子里,又担任过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委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党委书记等职,他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建设新中国呕心沥血。日常生活中的李葆华非常低调,本着质朴的生活方式,从不高调,也不贪图享乐,他继承的不仅是父亲的事业,也是父亲流传在骨子里的质朴且勤俭节约的精神信念。 李葆华的父亲李大钊先生,一生都坚持勤俭节约,一餐经常只吃大饼卷大葱,穿着也十分不讲究,甚至可以说是寒酸,单单从他的行为习惯根本看不出来他是知名大学的教授,但是对于革命,他从来不计较得失,甚至可以说是倾尽所有,他将月工资的大部分用来作为活动经费,然而家里已经是入不敷出,儿女经常交不上学费,甚至冬天也没钱买煤球供暖,因此孩子们都在冬天挨冻。蔡元培为了保障李大钊一家的生活,经常将家庭生活费直接扣下来交给他的妻子,即便这样,李大钊一家依然过得十分清苦。就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之下,李葆华同样养成了节俭清苦的生活习惯。 ![]() 李葆华和妻子 建国初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全国都在为了支援祖国建设而做贡献,李葆华的家里竟然长时间不吃荤菜,他认为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之前,领导干部的生活要和老百姓一样,而不是独自享用美好生活,不能因为当官就搞特殊化。他认为时代在发展,什么都是可以变的,但是有一样东西一定不能发生变化,那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如果这些都变了,那这也就不是共产党了。在这样的信念与坚持下,李葆华非常讨厌生活上的各种特殊待遇,或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家的亲友等谋取各种利益。 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喜欢深入基层一线工作,群众们都认为他是一心为人的李青天。有一次,朋友带来了两包新疆的特产葡萄干,李葆华家中的孩子还小,于是将葡萄干拆开分着吃了,李葆华立刻教育儿子,我们的权利就是为人民服务,做了一点点的工作就收礼可是不行的,不是共产党应该干的事。 也就是李葆华这样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他的亲戚们从他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仅仅当上省委书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家中的亲戚们全都得罪遍了,因为凡是亲戚想找他办事,都被他严词拒绝了,他不在乎是否得罪了亲戚们,他关心的只有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真实的保障。 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有人送茅台,被拒收![]() 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曾经访问过茅台酒厂,厂里送他两瓶酒当礼物,在他不知情的时候被秘书放进了车里,李葆华大发雷霆,要求一定要还回去,但是因为发现的时间太晚了,于是便想尽办法将茅台酒折合成市价,把钱送到了茅台酒厂。 也就是这样的家风,在李大钊的家里流传了下来,李大钊的孙子们,也就是李葆华的儿子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同样是兢兢业业的为人民谋幸福。时间过得很快,李葆华的孩子们逐渐走上了工作岗位,李葆华对他们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从不会用国家配给他的专车接送孩子,也从不和儿子们的领导们打招呼关照孩子,甚至让他们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孩子们。 ![]() 李葆华讲话 李葆华在退休之后依然租住在非常狭小的单元房里,这个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非常老旧,虽然按照国家的政策,他可以申请去住宽敞的大房子,但是他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甚至在自己的小屋里住了20多年,直到他去世的时候,家里也依旧非常陈旧,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备,也从来没有什么豪华的装饰品,从出生到死亡,他就是这样,走完了他清苦但是荣耀的一生。 也正是他的一生为国,两袖清风,使他获得了人民群众以及战友们的一致好评。“荣辱不惊、无私奉献,清正廉洁、后人典范”,这16个大字道尽了李葆华的一生,也的确是最真实的他。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先辈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人民谋福祉,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如此繁荣昌盛。我们要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