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镇将军的故土情怀

 敦厚书屋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黄镇将军在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在戎马倥偬的长征途中,还是在身处异国他乡的外交战线上,他总是时刻心怀故土,念念不忘家乡,对家乡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

全国解放后,黄镇曾先后五次来到安徽,其中四次抽空回归故里。

1949年9月,他征衣未解,就急匆匆地取道南京,回到当年桐城的黄山村,看望阔别多年的故乡和乡亲们。他登门拜访当地乡贤,与他们促膝谈心,鼓励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多为家乡建设献计出策,多作贡献。

1958年,黄镇在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任上,利用回国述职的间隙时间,于6月份返回故乡枞阳,并兴致勃勃地来到他就读过的母校桐城中学进行参观访问,其间,他还兴高彩烈地与一位初中生打乒乓球,过后还赠送了一盒乒乓球给了这位学生。

1963年后,身为我国外交部的副部长黄镇,与外交部长陈毅一道,陪同苏联、英国、埃及等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游览了安徽黄山,并向这些使节介绍安徽省在解放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那些使节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伸出大拇指给予赞赏。

图片

1980年底,黄镇前来安庆考察文化工作,又一次抽时间回到黄山村看望父老乡亲,询问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对党和政府有什么要求。他再一次回到母校桐城中学,勉励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务必兢兢业业地搞好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后来,他又回到安庆,游览了迎江寺与步行街,对家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以及古文物的保护和修葺工作,畅谈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黄镇为家乡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8年4月,黄镇以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身份,来到安徽,到安徽11个地市视察,他在安庆地区待的时间最长,有七八天,走访了枞阳、桐城、潜山与岳西。

黄镇每次来到家乡,最热心和最关心的就是家乡的教育事业。他每次回到故乡,他都要到桐城中学、浮山中学和有些小学,看望广大师生,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养成美德,锻炼身体,让自己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他还了解当地教育状况,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难题,他都切切实实地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1958年,黄镇回到桐城中学后,在学校举行的欢迎大会上,他向千余名师生介绍了印尼的风土人情和万隆会议精神,谆谆劝导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好在将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次大会上,他诙谐地说:“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外交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黄镇取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桐城中学校园中所建的一个亭子题写了“后乐亭”三个字,勉励母校师生忠心为国为民,努力奋发进取。与此同时,他还为桐城中学、浮山中学筹措了一批教育经费,以利两校的发展。

1979年春,安庆地区有关部门提出要求,要创建一所师范学院。黄镇知后,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高兴地说:“那好啊!安庆地处长江之滨,经济发达,文化活跃,人才济济,又是桐城派的故乡,生源基础雄厚,是个培养人才的好地方,也是出人才的好地方。安庆是该办所师范学院。” 在此之后, 他为安庆师范学院的创办四处奔波,不辞辛劳,不遗余力。经过黄镇的不懈努力,经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即1980年5月,国务院就正式批准该校建校。黄镇为此格外高兴。他还应安庆师院之请,为该校题写了校名。后来,黄镇两次莅临安庆师院,用心地指导该校工作,使该校得到了很快很好地发展。

图片

1988年,黄镇回到故土后,带来筹集到的10万元钱,分别赠送桐中和浮中各5万元,帮助两校更好地前进在发展的康壮大道上。

黄镇也十分关心家乡的经济建设。他每次回到家乡黄山村后,都挨家逐户地看望各位乡亲父老,仔细询问他们生产与生活情况,竭力帮助家乡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出现的困难。枞阳县当年决定兴建11万伏后方变电所,改变这个县的水利设施。黄镇听到县里有关同志汇报后说:“这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百年大计,不仅要务必搞起来,还要一定搞好。” 在他到美国任驻美联络处主任后,还写信给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促使此事办成功。

黄镇还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事业的发展。1977年,黄镇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一副部长兼文化部党组书记和部长。“文革”期间,文化部成为“四人帮”直接控制的“重灾区”。黄镇上任后,大力进行拨乱反正,肃清“四人帮”的流毒,繁荣和发展文化。当时已年过古稀的黄镇仍不辞劳苦, 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他曾两次来到安庆, 观摩黄梅戏演出。黄镇精心指导和安排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和安庆市黄梅戏剧团先后赴港澳演出,还让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到北京参加文艺会演。在演员赴京后, 连演员们住宿、演练场的安排,黄镇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

黄镇生活简朴,有“三不”的良好习惯,即不抽烟,不喝酒,不接受馈赠。1958年,中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大兴吃大食堂之风,后来广大群众生活十分艰难。黄镇回到故乡视察,村里搞饭菜单独招待他,他不吃,一定坚持要村干部把这些饭菜分给在场群众吃,自己却从一位老乡手里拿了几根山芋充饥。1988年,黄镇又来到安徽,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滴酒不沾,饭菜极其简单朴素,有时只吃一些小菜稀饭。黄镇连同随行人员共5人,带了7个箱子,里面装的只是衣物、文件和书籍。他们从蚌埠乘火车返京时,7只箱子装的依然是原来的东西,未增一件新的物件,真是“两袖清风回京城,不掠乡间半点财”。

黄镇无比热爱家乡,眷念故土。当桐城中学60周年校庆时,黄镇由于忙于政务,不能前来祝贺,但仍寄来亲笔题名的贺信和他的《长征画集》。“文革”期间,桐城中学因武斗与打砸抢,遭到严重破坏,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数以万册的图书被付之一炬,令人愤慨不已。1988年,黄镇为桐城中学集得资金4万元,献给桐中,进行校园修缮。桐中为了纪念黄镇,成立了黄镇教育基金会。与此同时,桐中还在“后乐亭”中建立了“黄镇同志纪念碑” ,让人民永远景仰他。安庆市人民也永远不忘黄镇同志的丰功伟绩和恩泽家乡之情,在环境幽静、风景美丽的莲湖公园里,构筑了一座“革命陈列馆”,主要用来陈列黄镇的文物、作品、遗物等,供全市人民和全国人民瞻仰和缅怀。 

图片

黄镇同志热爱家乡与人民,家乡人民也热爱黄镇同志。黄镇同志与家乡人民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深情厚谊,这种情谊如松柏永远长青,如江淮之水永远长流。

爱家乡者必爱国。试想,一个连家乡都不爱的人,岂能爱国家?我们应该努力向黄镇同志学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把家乡建设好,保卫好;把祖国建设好,保卫好。


图片❖ 精华推荐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