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下的身影

 阿福根 2022-07-20 发布于上海
从清晨的忙碌到深夜的坚守,
三千余名环兰高速人冲锋在前,
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活跃在抗疫一线,
一帧帧定格的画面,在身边温情上演。

初心!这名老党员无惧“烤”验

“请大家戴好口罩,打开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配合测温!”正值中午12点,白兰收费所50岁的老党员李昌顺穿梭在车中间提醒着过往车辆配合防疫工作37℃烈日当头,加上过往车辆尾气温度身着防护服李昌顺已经连续工作数小时,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烤”验,依然坚守岗位,协助防疫部门开展工作。嗓子喊哑了,喝口水继续喊腿酸了,在岗亭旁靠一会继续走……一天下来微信步数超过三万步。“别看我50岁了,身体好着呢!”家人劝说让他注意身体,他总说自己不累,还很年轻“有什么事情随时联系我,我家离这儿近。”这是他和换班的人常说的一句话。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抗疫战场上践行着一名老党员的初心。


图片





逆行!这个儿子不“称职”

疫情暴发那天,是李春丽父亲手术的日子,铁骨铮铮的男儿在父亲与职责面前,毅然决然选择了工作,回到岗位。作为站长、共产党员,在得知兰州北收费站人员紧缺、部分职工封控无法到岗的消息后,他“狠心”抛下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转身回到单位,辗转在车道和站区,认真盘点防疫物资储备、配合开展测温验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作为儿子的他始终站在抗“疫”最前线,心怀对父亲的亏欠,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片

泪目!这位妈妈平凡而又伟大

疫情刚开始那天,井坪收费站收费员马月梅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学校放假的通知,老公远在外地工作,但她毫不犹豫选择继续留守单位,让邻居帮忙将孩子接回家中。“儿子,妈妈在单位不能去学校接你回家,你先跟航航妈妈回家,晚一点让姥姥来接你,这两天在家,要听姥姥的话,口罩一定要戴好。”接到孩子的电话,她不断地在抑制自己的情绪。“好的,妈妈,你在单位也要把口罩戴好,我等你回家。”懂事的儿子终于让她控制不住,泪水啪嗒啪嗒往下掉。这次疫情,马月梅选择坚守在岗位上,自己的儿子虽然小,但他也朦朦胧胧地知道妈妈从事的职业就是这样,默默地守护着高速公路,保障着万千群众的安全。



图片














坚守!这名基层管理者逆行而上

中川收费站副站长张照军,一位80后奶爸,职工的“贴心人”,更是时刻坚守“疫”线的防护墙。原本该正常休息的他,在疫情发生后毅然回到单位。消毒、测温、排查职工健康码、分配防护物资……当同事问他怎么又在上班时,他打趣地说上班使他快乐。然而当视频里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他鼻子一酸,忍着泪水,对孩子说道:“宝贝,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妈妈有工作在身,很快就回来了!”作为双职工家庭,张照军的妻子也坚守在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上。他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而此刻面对疫情,他只有一种身份,守护道路畅通的逆行者!


图片



坚守是无声的誓言,奉献是对职责的回答。环兰高速人用实际行动描绘抗疫路上最别样的“风景”,以最严举措守护省会兰州“大门”,用道道微光凝聚起战疫的磅礴力量!
图片

来源:兰州高速公路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