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小就听父亲说,我们祖上是从广东迁到四川隆昌,然后迁到云南省大关县的。当时在隆昌一共八兄弟,一口铜吊锅砍成八块,每人拿一块从此分家,我们这一支到了云南。至于哪一代以及名字都不详。
所幸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联系上了深圳市古小彬宗亲,并有幸参加了深圳古氏2022迎春年会,认识了诸多优秀的、德高望重的宗亲们。“团结宗亲、传承文化、跨越发展、光耀古氏”。会上我也很惭愧地跟古焕坤宗长汇报:我们至今还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代。古焕坤宗长非常和蔼地笑着跟我说:找古小彬宗亲就对了。

左起:古达清副会长、古道雄名誉会长、古世存功勋会长、古富荣宗亲、古焕坤宗长、古达祥元勋会长、古军荣会长、古小彬执行会长,在深圳古氏2022迎春联谊会上留影
古小彬宗亲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交谈过程中了解到,他很早就开始致力于古氏家族文献的整理工作,走过了中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常常根据一些报刊杂志、通讯册的讯息联系古氏宗亲,也去过很多乡村拜访高龄宗亲,从古家长辈们的点滴记忆中挖掘宗族的传承线索,一一记录并整理。小彬有300多套各地收集以及整理的《古氏族谱》,对于家族的来龙去脉以及族谱研究颇深,在小彬宗亲的热心帮助与仔细查询下解开了谜团。
古小彬宗亲还为此写文《协助云南大关县古富荣宗亲寻根》记录此事。对于古小彬宗亲的家族文化、族谱研究的用心、真诚、坚持深深的折服,也感谢家族有此才华横溢、使命感十足的宗亲,让我在跟他面谈一个多小时后,第二天就能得到准确答案。从时间(推算在清朝嘉庆年间)、地点(隆昌响石山)、人物(八兄弟),到同年代辈份(都到了“邦”字辈),多个元素基本吻合,初步判断: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常”字辈从隆昌县响石山迁出去,是唐朝云应公派下“珂瑛公”的后裔。
看到古小彬宗亲给我发来软文那一刻,非常激动,觉得真是家门有幸,也算帮父亲及爷爷他们找寻到一个多年的答案。
第二次再见到古小彬宗亲,我们就更加熟悉了,合影时我们都说不愧是古家人,长得都很像。

左起:古小彬、古富荣、孙总在深圳古氏会所查阅《古氏族谱》
五月底,我计划回家陪父亲过生日。电话中提前跟父母沟通我的行程和想法,我尝试着提及有想法去四川隆昌走一趟,没想到母亲和父亲都非常赞同。
出发前联系了古小彬宗亲,古小彬宗亲给了我四川隆昌古昭平宗亲的联系方式,我们想通过昭平宗亲帮我们联系与我们比较近的支系宗亲。也提前查阅了古氏讲坛中四川隆昌市古氏概况软文,认识《隆昌古氏族谱》发起人、副主编古昭平。父亲生日当天,我先联系了昭平宗亲,第二天便早早启程出发,和父亲、母亲、弟弟一同前往,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隆昌。父亲也是出奇地精神,不像往常那样晕车,我想他也在等着解开谜团,即将到达祖辈生活的地方所以精神百倍。

古昭平在古氏第一次恳亲大会上发言
很顺利地见到了古昭平宗亲,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感觉非常亲切。通过交流,知道古昭平宗亲是36代,跟我父亲同辈,我们在15世南宝公时同祖,至此多一个本家伯父。伯父精神抖擞、显得非常年轻,让我父亲羡慕不已。昭平伯父接待我们吃完中午饭,先安排地方喝茶并赠送我们2008年入隆三百周年之际主导修编的《四川隆昌古氏族谱》。

隆昌古氏族谱发行典礼
在这之前,古昭平伯父提前研究过:我们想要找的支系的后代已经不再居住在父亲曾提及的响石山,而是居住在云顶镇兴龙村。由于2008年留下联系方式的古泽坤宗亲座机电话打不通,且年数较高,不知是否还健在。昭平宗亲告诉我们,我们先去,边走边打听,我们于是便立刻驱车前往。一路上我们边走边问,昭平伯父特别细心导航指路,不停地跟路上乡亲亲切打招呼耐心询问,隔目的地越来越近,我们一家四口内心越来越激动。
开车四十多分钟,一路问询后来到一个叫塘堰的集市,询问路边的大姐附近有没有古姓时,她抬手指向对面的超市,说那家就是。我们停好车走过去打招呼,看到一位穿着白色衬衣的老人,和蔼可亲、精神抖擞、口齿清楚。
我们出发前翻阅族谱,了解到古泽坤宗亲已经93岁高龄,大家都不抱希望老人家还健在,当走进超市后知道面前的长者竟然就是古泽坤宗亲时,我们都非常诧异并且感到不好意思。

交谈一番后,我们提出是否能去看一下祖坟,我们祖上分开时八兄弟中的常明公的坟刚好就在附近不远处。泽坤宗亲算下来是跟我的爷爷一辈,一路上我和弟弟就称呼他为爷爷。爷爷虽然93岁高龄,不但记性好、口齿清楚,步伐也矫健,即便穿着皮鞋走路也非常利索。在老人家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常明公和光喜公的坟墓前,点上香蜡纸钱,向长辈们问好。坟墓所在之地位置非常好,视野开阔,前面是一个不小的池塘,荷叶连连、碧绿满塘。

在路边给古泽坤爷爷、古昭平伯父和我父亲拍照合影时,我妈不停地跟我说不愧是有血缘关系的,说:这个爷爷和我爷爷古自学长得非常像。我从未见过爷爷,但看过照片,确实很像!我父亲也笑着说确实是像。
泽坤爷爷和他儿媳(古盛田妻子)非常客气,留我们吃晚饭和住宿,拜谢之后我们便跟昭平伯父回到隆昌市,参观古牌坊。站在石牌坊下仿佛间感受到人背马驼、熙攘的人群、热闹的街市,或许祖辈也曾经过此地,去往云南……
感谢昭平伯父专门赠送族谱、专程陪同,这一程寻亲、寻根之旅意义非凡,后续也跟古盛田叔叔取得联系,我们都约定好以后要多来往,希望以后有机会认识更多隆昌的宗亲,将川滇古氏之情建立得更加紧密。

左起:古富荣,古昭平,古泽坤,古富荣的父母亲古朝书、黎应秀

左起:古富荣的弟弟,古昭平,古泽坤,古富荣的父母亲古朝书、黎应秀
附录我支从广东五华县迁到四川隆昌响石山支系的史料:
唐朝南迁始祖古云应派下27世古珂瑛(又写作珂偀、可瑛),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赤子树下(今五华县华城镇高华村),于清朝时期,迁入隆昌县南乡六里地沙园(今响石镇)开基。珂瑛公配刘氏,生三子:俊毓、俊丙、俊庚。
直系世代祖公(1—27世):
云应→浩 →均 →礼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悦→凤仪→巩 →政 →琢明→文昌→南宝→朝用→德贵→明谅→彦政→英贵→纶 →之道→泗 →天秀→佩 →奕 →珂瑛→
班辈排序:
珂俊朝世常,章光永泽盛;
安邦思顺芳,国泰定兴全;
家和财运发,文武英杰贤;
忠孝达吉昌,富贵照瑞祥。

隆昌古氏族谱

隆昌牌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