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山东刘福新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刘福新


就在宝塔山景区出口的不远处,有个不小的休闲广场,但没有料到,这个休闲广场的下边却是一个大规模超市。按说,像延安这样的地区级城市,这样规模的地下超市甭说一个,三个四个也不为过,可能宝塔山出口附近,还算不上人烟凑集的地段,所以客流量一想便知。

出了地下超市,可以远望宝塔山和摘星楼,但离着清凉山很近很近,可以近距离拍摄清凉山。

清凉山也是延安革命纪念地之一,它的南边是宝塔山景区,北边是王家岭革命旧址,西边是凤凰山革命旧址,东边是桥儿沟革命旧址,俨然是个“小中心”。

清凉山处于延安城中心地带,又是革命旧址,外貌也格外受看,老远就可以望见七个大字——“万众瞩目清凉山”,是陈毅题写的。

清凉山,又名太和山,位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这儿有三处闻名的景观:第一,以万佛洞等石窟为主的佛教历史文物古迹。第二,以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及出版单位旧址为主的革命文物和遗址。第三,太和山道教教观。

其顶峰建有太和庙区一处,庙区有真武祖师殿、状元桥、财神庙、娘娘庙、药王庙、圣母殿、三天门等,是陕北地区仅次于白云山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庙会,文化商业活动十分兴盛。

清凉山是延安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每年游客蜂拥而至,无不为这重要而富有特色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以及绮丽的山景而陶醉。

201891起,延安清凉山实行门票降价政策:调整前价格为45元,调整后价格为40元。

延安清凉山建有“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一座。这个纪念馆,我进去参观了,当专文发布。

             201918上午草稿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1、在宝塔山景区出口的不远处,有个不小的休闲广场,但没有料到,这个休闲广场的下边却是一个大规模超市。

本文第一幅图片拍于2018年09月24日17点07分。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2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3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4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5、
说,像延安这样的地区级城市,这样规模的地下超市甭说一个,三个四个也不为过,可能宝塔山出口附近,还算不上人烟凑集的地段,所以客流量一想便知。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6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7、
了地下超市,可以远望宝塔山和摘星楼,但离着清凉山很近很近,可以近距离拍摄清凉山。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8、
凉山也是延安革命纪念地之一,它的南边是宝塔山景区,北边是王家岭革命旧址,西边是凤凰山革命旧址,东边是桥儿沟革命旧址,俨然是个“小中心”。

清凉山处于延安城中心地带,又是革命旧址,外貌也格外受看,老远就可以望见七个大字——“万众瞩目清凉山”,是陈毅题写的。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9、过延河大桥。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10、延河与延河两岸。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11、这儿能看到清凉山的山顶以及太和山(清凉山也叫太和山)道教教观。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12、'过马路’的青年人。



宝塔山出口处地下超市·清凉山外景随拍(“陕西之旅”之七十四)          13、这幅图片已发,在宝塔山景区上集里。这一次是重发,目的是让读者看一看清凉山的位置。

 

附文字资料:毛泽东与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叶生吹箫引凤”凤凰山风景图的传说而得名,古往今来堪称延安一大名胜之地。清《延安府志》载:“城跨其上,雉堞巍然,为郡山首,上有镇西楼,宋范仲淹建,残碑犹存”。

凤凰山最高处海拔1132,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托,所以历代城防工事都修筑在山的东坡及山畔上,为守城屯兵扎寨之地。山上古遗址有镇西楼、凤凰阁、文昌阁、六郎寨、狄青寨及传说为北宋年间杨六郎(延昭)调兵遣将而挖筑的转兵洞。沿山势而筑的古城墙据考证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据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以北方的匈奴为威胁秦王朝安全的主要敌方,故命大将蒙恬亲率大军30万北征匈奴。蒙恬为了伐师进退畅通,采取了两条重要的军事策略,即进攻线上稳打稳扎,防守线上步步为营,以守制攻。延州当属其列,被命大兴土木在凤凰山筑城为池,其后,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庞籍、杨家将、沈括等驻守时不惜人力加固完善,使该城池形成气势恢宏的规模,连带周围军事咽喉要地共五座遥相呼应的城池,被历代誉为“五花莲城”。唐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途经延州时,挥毫写下《塞芦子》名句:“宝塔钟声三川闻,肤施(今延安)鸡鸣五城应”。凤凰山这看似简朴的古城墙,却浓缩了千年历史风云,凝聚了广大边陲军民将士的血汗,使她成为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一个内涵沉重的历史景观。 

1937113,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城后。第一个住地便是凤凰山。因此,凤凰山之名更加驰名中外。古今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愈发给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城池增添了无限光辉,历代名人纷纷登山揽胜,俯瞰延安的壮丽景色。当年,就连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也忙中抽闲借登山赏景之际为徐特立祝贺六十大寿,这种尊师重教的举动,当时在陕甘宁边引起很大震动,并被人们久久传为佳话。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是中共中央193711319381120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中央在这里先后召开了19373月的政治局会议、苏区党代表会议、白区工作会议以及六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作出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移等重大决策,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抗日战争,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还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许多中外人士。凤凰山麓旧址,不仅是一处革命纪念地,其保存完好的建筑设施,还充分体现了陕北民居的特征,特别是其窑院结合的四合院建筑布局,为典型的富庶人家住宅形式,窑为主室,瓦房为厢房,窑前有高台石阶,青砖门廊,门前有照壁,院内有石碾、石磨,门窗镂花,无不具有鲜明的陕北风情。 

一九三七年一月党中央由保安迁到延安,为安排第二次国共合作事务,田一民受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杜斌丞委派到延安处理公事(田一民是杜的秘书),田到延安后在公务办事期间,由当时苏区主席林伯渠安排他晋见毛泽东。田一民当年23岁,他在延安见到了这位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住在延安城内凤凰山麓李家院里,窑的主人李修文让出了三孔石窟窑。窑是从石头上凿出来的,窑的六个面有五个面是石头的,窑内盘有土炕,因毛泽东不习惯热炕,故在土炕上垫了一块木床板,床上放着清洁的棉被,炕沿上放着一张长方形的小炕桌,桌子上放着几本书和茶具,墙上挂有~幅大的作战军用地图。田一民在毛泽东的窑洞里落座后,便和毛泽东拉起了家常,毛泽东问起田一民的工作和家庭情况,十分亲切、和蔼。这时窑主家的儿子李建堂手端一小碗腌菜送来,说是他母亲叫送给毛主席的。毛泽东便给田一民介绍这家窑洞主人是位开明人士,我们住人家的石窑都不花一分钱,在抗战时期大家都在为抗日出力,我们搞统一战线,完全是为抗日救国的,并介绍说这位有文化的李建堂是个郎中,很有本领……田一民从这位伟人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根本不象国民党反动派所描述的那样令人憎恶,而是谈笑风生、平易近人、纯朴大方、和蔼可亲。在他们谈话快要结束时,田一民提出要为毛泽东拍张照片,毛泽东慨然应许了。他们一同走到院子里去拍照。当时田一民用的照相机是法国生产的AGFA牌的,胶片是FIIMPACK要一张一张地抽换拍照。毛泽东站在院中,看着这个青年在慌忙地摆弄操作,他对田一民说:“不要急,慢慢来嘛”。正当田一民在相机中看到来了一只鸡,他想赶走时,毛泽东却摇了摇手说“不要赶,留上小鸡在身后更有生活气息”。就这样,田一民为毛泽东拍下了这张来延安最早的照片。此照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用在了《毛泽东自传》的封面上,可惜封面上的照片用翻了,后来在几处也用过此照,有的将照片上的小鸡给处理掉了。毛泽东在李家院阴暗潮湿的石窑里住了近半年,他在这里写成了他的哲学名著《实践论》和《矛盾论》。 

1937年,毛泽东同志带着儿子岸英在延安凤凰山某地居住。当时岸英只有十四五岁。在毛泽东住的院外有个小厕所。这里以前一直由警卫班的同志打扫,可是一连很多天厕所总是在战士们去之前就被打扫干净了。战士们心中很是纳闷儿。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战士们很早就起来扫雪。当警卫班长准备去扫厕所附近的积雪时,发现厕所外的积雪早被打扫完了。“是谁打扫的呢?”大家估摸着,一时却猜不出来。忽然,班长听厕所里有人说话:“你到炉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来,往厕所里撒一撒。”多么熟悉的声音啊,班长立刻就听出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小岸英的对话。原来,毛泽东同志为了培养岸英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特意和岸英一起来打扫厕所。从这以后,警卫战士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打扫厕所,很少间断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