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抓狂的“无友不如己者”,到底应该怎么交朋友呢?

 昵称42YQQOUF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论语》中有一句“无友不如己者”,让人很抓狂,很困惑。

在《论语·学而》部分第八章原文如下: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其中“无友不如己者”一句,引起的纷争最多,总结起来,大概有三种解释,因为不是学术论文,我就不再一一列出出处了:

第一种解释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第二种解释是: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的长处,要谦虚的学习。

第三种解释是:要和有共同爱好的人交朋友。

但第一种解释的的缺点在于逻辑上有两个问题:

第一:以行政级别来考虑,村长要乡长交朋友才行,那乡长觉得你比我级别低啊,我不能和你交朋友。

第二:即使乡长表面同意了村长的请求,乡长心里想要结交的朋友应该是县长,县长想要结交的朋友是市长,市长想要结交的朋友是省长·············,最后行政级别最高的人,和谁交朋友呢?宗教里的上帝和谁交朋友呢?(这是南怀瑾老先生的解释)

虽然逻辑上不合适,但大家在实际上也这么做的,不管是出于真情或者假意,对有钱有权的人,很希望能成为自己的朋友。

第二种解释很多人都比较信服。因为这和孔夫子一贯的态度有关系,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啊!对啊,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三种解释,是苏东坡大哥说的,交朋友,要有共同爱好才行。你看,大家有酒友棋友文友驴友,都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啊。就像李云龙对赵刚说的:老赵啊,你得喝酒啊,你不喝酒,咱俩咋交流感情,开展工作呢。

无论后人如何解释,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肯定只有一个意思,不可能出现好几种不同的意思。

我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把这句话单独拿出来看,而是要整句话来看。并且要与前句和后句连起来看。

孔子为什么要连着说: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这三句话呢?

因为肯定是就一个话题而说的。

当然,我讨论的前提在于这三句话本来就是一起的,你要是非要和我说是错简之类的,那就失去了讨论的前提了。

有一种解释,很有意思。如下图。

这当然属于无厘头搞笑。

那三句讨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君子的修养问题。

那么这三句话的解释就应该是:

如果一个君子不重视自己的修养,那么就没有修养带来的威仪,学习的那些六艺技能就不能长久地保持。

(在修养方面)应该以忠和信作为核心宗旨,不要结交比自己修养差的人作为朋友,(见贤思齐,从而努力加强自己的修养)。

如果在修养的细节方面犯了错误,也一定要坚决改正,从而努力塑造自己的君子人格。

或许,我的解释不过是一种臆测,但《论语》的学习对于今天的人而言,最麻烦的事情就在于支离破碎的学习,不知道孔夫子每句话之间的前提是什么,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每句话的前提,可以通过这句话大体推测,尽量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和篇章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论语的本来意图,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