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文人的精力都投入到哪里去了?

 昵称42YQQOUF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自汉武帝之后,历代的士人阶层,因为儒家修齐治平的教诲,所以普遍拥有一种家国情怀,这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体现的很明显,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者像后来顾炎武所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家国情怀对于凝聚整个民族精神和意志而言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信仰。

元代的时候,因为蒙古人基本坚持不汉化的政策,还执行异常野蛮的民族等级制度,整得天怒人怨,所以朱元璋一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就占领了民族利益的制高点。

后来后金趁着明朝内乱,利用吴三桂,洪承畴等人,顺利进入山海关并占领全国,建立清朝,之后削三藩,平噶尔丹,收台湾,沿用前明制度,轻徭薄赋,启用汉族知识分子,重视皇帝教育,大规模修书······一幅长治久安,居家过日子的样子。

但这事儿只是看起来如此,清朝皇帝最头疼的事儿莫过于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异族,就怕有人像朱元璋一样举起民族的旗帜来反对清政府。所以处处都得放着点。

比如军队中掌权的人,必须要有满族担任,朝中重臣,也必须是满族。有点民族方面的风吹草动,就很紧张,所以文字狱一批接着一批。

这边是打,是杀人,那边还得给你出路。出路就是科举和修书。

第一批由明入清的人,心理上纠结,难受,绝大部分士大夫都不愿意出来给清朝当官。但撑过了几十年后,从清朝建国就开始出生的人,心理上就没有这样的负担了。

再有理想,也得活着吃饭,文人除了吃饭,还要功名,还有荣誉,于是科举制是非常有利的一招。

另外就是修书。你的知识从哪里来的,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就是书本上写的。那咱就修书,把不利于清政府的都删掉,改掉,与后金、满清没有关系的,可以保留,表扬的,顺承的,自然要多多地印刷。

这样一来,所以有人说,四库全书看起来是修书,实际上是毁书。

有些聪明的知识分子一看,这么敏感的氛围,咱不写家国情怀了,一不小心,就得全家被杀,何苦呢!

那咱们闲着干吗啊。

十三经不禁止吧,楚辞不禁止吧,都背下来了,这不算本事。

兄台,你知道离骚中有多少种植物吗?

啊?!我还真不知道。

老弟,你知道离骚中的芷长什么样吗?

啊?!还真没想过!

老哥,您知道诗经秦风无衣中与子同裳的裳字在当时读什么音吗?

啊?!真不清楚。

于是考据学,音韵学盛行起来了。

这些学问有没有用呢?

有用!对人更准确地理解古籍经书有直接的作用。正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但这事本来就应该是极少数人干的事,当全国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埋头故纸堆,风声雨声家事国事全都充耳不闻,躲起来的时候,就是一种病。

一种精神上不健康的精神病!

为什么不把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想法用在科技、水利、军事、民生等更广阔的领域内呢?

当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成了缩头乌龟的时候,那根本来挺立的脊梁不过是用来趴在地上乞讨的工具。

我的问题是:

我们看到朱元璋有很多画像都极丑,但有的画像却是端庄慈祥,一个人不可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相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