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亡于贪名----观纪录片《公元1644》后感

 昵称42YQQOUF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明代崇祯自缢,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感叹,总觉得明朝不该灭亡。

在煤山自缢之前,崇祯亲手在后宫中让皇后、嫔妃自杀,然后砍死了女儿。

哪个丈夫愿意让自己温婉贤惠的妻子服毒自杀,上吊自杀呢?

哪个父亲愿意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亲手用剑砍死呢?

崇祯也一样!

他一边砍,一边大哭对女儿喊道:“奈何汝生于帝王之家!奈何汝生于帝王家!”

可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他知道,一旦她们落入李自成部队手中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崇祯临死留下一分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这封遗诏有四个意思:

第一,我本人作为天子,德性不够,所以老天不满。

第二,李自成他们能打到北京来,是文臣武将们罪不可恕。我非亡国之君,而诸臣皆亡国之臣。

第三,我死之后,不用葬到陵寝,无需牌位和祖宗们一起祭祀。

第四,我摘掉皇帝的冕旒,以头发覆面目。那些乱贼把我千刀万剐,我也无所谓,但是不要伤害一个老百姓。

读完,感觉崇祯爱民如子啊。

那为什么大臣们不愿意帮崇祯呢?

从大臣的角度而言,他们已经看到明朝的颓势已经无可挽回了。

他们已经在为迎接李自成的新王朝做好了准备。

调动吴三桂的部队回来,需要一百万两白银。

国库没钱,皇帝的内库中,只有七万两。

崇祯亲自拟了一个捐款的名单。

结果连皇亲国戚们都哭穷。

最后捐款二十多万两,调兵之事不了了之。

可是后来李自成进京后,对这些哭穷的百官进行拷掠,竟然收集了一千多万两。

但崇祯也有错。

崇祯不想担负责任。

内阁大臣们走马灯似地换,不行就杀!

这样导致了一个很要命的问题:离心离德。

做点事情,总得有人帮着才行。

最好的相处方式是君臣一体,荣辱与共。

现在有问题就推给下属。

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于是,你吩咐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坚决不承担责任!

在面临李自成即将攻打北京的时候,

崇祯如果强行命令吴三桂进京拱卫京师,那么就会有丢弃祖宗领土的千古骂名!

如果强行命令移都南京,那么同样会有同样的骂名!

崇祯想把让内阁首辅大臣提以上的意见,然后他同意。

这样如果将来历史记载起来,那么就是某个大臣的罪责,而不是皇帝本人的。

大臣们也很明白崇祯怎么想的,他们也爱惜自己的羽毛。

于是大家都要求固守京师。

可是老弱病残怎么才能守呢?

更黑色幽默的是,一位大臣提出意见,南迁很好,但只要大臣们保着太子南迁就可以,崇祯要继续迎战李贼!

崇祯一想,这事儿也太坑我了吧。你们逍遥自在跑到南京继续过好日子,我却要死在北京。

不行!

要死,一块死!

于是,南迁的提议被否,大家一起死!

崇祯好名,一再错过机会!

大臣好名,倾巢无完卵!

但明朝好名的风气,不是从崇祯开始的。

是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之下明代文官集团愈演愈烈的风气。

海瑞,海青天!

判案子,无论穷人有没有理,都是穷人赢!

无论富人有没有理,都是富人输!

所以海瑞在哪里当官,哪里的经济就是一片萧条!

而在古代社会中,显示自己最刚正不阿,最有品行,最有气节,最有胆量的事儿,就是敢于批评皇帝。

一般人不敢,海瑞敢!

所以,海瑞得到了大名!

理学这种精神食粮,太高级!

说实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得下,消化得了的。

学成了,就是民族的精神和脊梁!

学不成,或是学成了半吊子,就会造就了一群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书呆子;或者造就了一批人格分裂的伪君子!

到了南明弘光小朝廷,那帮子人,就没个想成事儿的。

虽然还有半壁江山,可是党争不断,内讧不已,居然只用了一年,弘光小朝廷就寿终正寝!

清朝入关之后,明朝还有很多机会打着民族的大旗重新复国,但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