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斗南

 文字旮旯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昆明,有个小镇叫斗南。

中国每10枝鲜花,就有7枝来自斗南。

斗南,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花卉市场,2019年一年卖了92亿枝鲜花,交易额74亿元。
在斗南,这里每晚的成交价格,左右着第二天全国甚至亚洲许多国家鲜花市场的行情。

37年前,当斗南的农民种下第一颗花苗时,恐怕不会想到,他们会亲手把这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镇,变成如今左右亚洲花卉市场价格的“花都”。

1983年,斗南村民化忠义,把从广东佛山买来的剑兰花苗种在了自家3分菜地里。几个月后,他把花插在水桶里,让女儿骑着自行车到昆明卖掉。

结果,当时多数人还认为是“资产阶级产物”的鲜花,第一天就卖了100元。当时斗南人均年收入也才不过200元。当年,他家种花的收益达到3000元,是以前种菜的几十倍。


斗南花市的雏形起源于当地农民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

眼看种花的经济效益比种菜高得多,斗南人纷纷“改行”,几年间斗南的土地上全部改种了鲜花,从最初的0.3亩发展到2589亩。

起初村民每天去昆明卖花,随着斗南鲜花名气渐渐大了,有人就直接到斗南买花。于是,在斗南的花田旁,最热闹的一条街上,50米长的马路花卉市场就形成了。

鲜花摆在路边,像卖菜一样按斤称着卖,“云南十八怪,鲜花论斤卖”说的就是这个了。

上世纪90年代后,昆明出现花店和花摊,店主开始去斗南进货

1995年,云南开始控制烟草种植面积和价格,加上看到了斗南种花的经济效益,斗南周边的农民也开始种花。

眼瞅着鲜花交易量暴涨,斗南又先走了一步。

这一年,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斗南村花卉市场建成,斗南不仅告别了马路花市,还以这个交易市场成了周边花卉的集散地。

真正让斗南开始腾飞的,是2002年他们开始和国际接轨的交易模式。

1999年,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让斗南鲜花产业迈出了国际化的脚步。同年,斗南鲜花批发市场再次扩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鲜切花批发市场,斗南花开始走出国门。

2002年1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斗南落下第一槌。

斗南花拍市场上待拍卖的都是等级较高、品种较好的鲜花

如今,平均每天300万-350万枝高品质的鲜花从斗南拍卖市场拍出。
2019年,斗南花市卖出了92.31亿枝鲜切花,交易额是74.36亿元。

斗南的鲜切花在全国市场份额大于70%,除了称霸国内市场,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整整22年,斗南花市在鲜切花的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这几项数据,一直霸占着全国第一,根本没有对手。


一个村民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进化成亚洲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只用了30多年的时间。

而这个奇迹的发迹点,只不过是当年种下的一株花苗。

斗南花市已经给自己定下了要做“世界第一”的目标

过去,斗南靠规模和价格的优势,做成了全国最大、亚洲第一,但是真正的世界第一,不仅有规模,更要有科技研发实力。

这个世界第一,才是斗南的星辰大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