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轶事|司马光禁止老婆看灯

 文字旮旯 2022-07-20 发布于山东

编辑手记:

中国古代文人不但饱读诗书,而且颇多幽默,千百年来,无论正史野史,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它们既是一种文人特有的情趣智慧,更折射了主人公对社会、现实以及人生的态度,引人发笑,又富含哲理。

自即日起,本刊将推出系列古代文人传奇轶事,希望大家喜欢。

北宋司马光:禁止老婆看灯

人物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主要著作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故事,除了我们从小熟知的“司马光砸缸”,还有很多:

《轩渠录》中记录:

司马温公洛阳闲居,时上元节,夫人欲出看灯。

公曰:家中点灯,何必出看。

妇人曰:兼欲看游人。

公曰:某是鬼耶?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司马光在洛阳居住的时候,一次过上元节,司马光夫人想要出去看灯,司马光说曰:“家内点灯,何必出看?”就是说,我们家中也点着灯呢,何必到外面去看呢?夫人说:“我外出,不仅是看灯,也同时是看游人。”司马光说:“你看人还要到外面去看吗,难道我不是人,是个鬼吗!” 

其实司马光的意思,是不提倡夫人抛头露面出去看灯,这与他对仕女混杂嬉戏的风俗持有不以为然的态度有关。

这个故事一方面表现了司马光的道学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司马光的幽默:你不是想去看人吗,难道我不是人?

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举动都符合礼节。他是一个非常恪守教化道德的人,有的时候到了木讷不知变通的地步,但是就是这样笨拙的坚持,本身就具有了某种道义的力量。

据《萍洲可谈》记载,司马光闲居西京的时候,有一天让老兵去将他自己所乘的马给卖了,并吩咐说:“这马在夏天的时候会发肺病,如果遇见买家,一定要事先告诉人家。”这就是真实的司马光。

据《孔氏谈苑》记载,司马光有一个老仆,一直称呼他为“君实秀才”。一次,苏轼来到司马光府邸,听到仆人的称呼,不禁好笑,戏谑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经是宰相亦,大家都称为'君实相公’!”老仆大吃一惊,以后见了司马光,都毕恭毕敬地尊称“君实相公”,并高兴地说:“幸得大苏学士教导我……”司马光跌足长叹:“我家这个老仆,活活被子瞻教坏了。”

在司马光看来,本来非常质朴率真的主仆关系,一下子被聪明的苏东坡给分成了知分寸、懂世故的江湖世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一下子疏远了。

司马光对财物和物质享受看得很淡薄,对学问却没有不精通的。他竭毕生之力组织编纂的《资治通鉴》,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文化上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司马光总是一副严谨的学者形象,可是读到如此幽默的故事,不禁让人哑然失笑。可见,平凡的生活故事才更能让我们认识到名人普通的一面,了解到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司马光。

 

文字旮旯原创作品

主编微信:jsx135567

你来看我,我只能以文字回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