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头船之乡(14)饱含乡味的樟林绿豆糕

 楠哥视觉 2022-07-20 发布于广东

樟林古港作为历史上粤东第一大港,曾经的“通洋总汇之地”,经济富有活力,促进消费兴旺,因而造就樟林饮食文化的丰盛多彩。据统计,樟林各号小食达百种之多。

如果让我说最喜欢樟林哪种小吃我会很难选择,但在这中秋即将来临之际,我却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樟林绿豆糕。全国各地有各种各样的绿豆糕,曾经吃过某地的绿豆糕,用锡纸包着的正方形,边长约1.5公分。拿一块含入嘴中,用牙轻轻一碰,那正方形的糕霎时散了开来,如在嘴里掀起来一阵沙尘暴,把嘴里、喉咙里的水分一吸而光,瞬间有了窒息般的感觉,一手掐着脖子,一手赶紧到处找水救命。从此我再也不吃这种绿豆糕了。

就是这种绿豆糕
差点要了我老命

(开个玩笑,

应是我吃法不对)




而樟林绿豆糕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制作工艺、考究的加工方法就绝不会有如此恐怖的体验。它清香扑鼻,入口软滑清凉,别具风味,沁人心脾,令人馋涎……



在以前,只有中秋佳节才能品尝到绿豆糕的美味,千家万户手巧艺妙的贤慧妇女,每到中秋佳节就会制作美食糕点———绿豆糕。近日,楠哥听闻美景群的晓姐是制作绿豆糕的能手,特前往偷师并公布于此,与大家共享樟林绿豆糕制作的秘密。

晓姐说:要制作好吃的绿豆糕,每一步骤都要亲力亲为,仔细耐心。首先是亲自挑选上好的绿豆,挑选好的天气晒干、蒸熟,然后送到作坊去碾压成粉状(以前是自己用石磨磨成粉的)。

第二步是熬糖,晓姐告诉我,熬糖这一步是难度最大的,需要经验、需要耐心。白砂糖加水放到锅里熬,期间必须不停搅拌翻转,等到糖变成乳白色固体,这一步就算大功告成了。据说当年家家户户做绿豆糕的时候,很多人总是熬制不好,需要请别家的能手前来指导,足见这一环节的难度。



第三步是洗豆沙,这也是很繁琐很讲究技巧的一步,把红豆煮烂,去壳,再把去壳后的红豆肉加糖加油进行熬制,最终做成细腻的红豆沙,搓小块备用(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盘豆沙馅是标爷搓的)。

传统的绿豆糕除了红豆沙做馅,还有花生碎加盐加胡椒粉做馅的,风味各异。

第四步,拌料,将绿豆粉和熬制好的糖、植物油按一定比例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用擀面杖碾压,碾压后过筛,这一步很关键,如果耐心、细心碾压筛选出足够幼细的绿豆粉,成品的绿豆糕就口感细腻软滑,反之,就会比较粗糙,难以入口啦。

加入糖浆

加少量植物油

耐心碾压

过筛


第五步,印糕,这是最好玩的环节了,经常是一家子一边聊天一边印制,说说笑笑其乐无穷。晓姐一看就是老康课,连这模具都是木雕铁框的。

第六步,印制好了之后放到锅里蒸上5分钟就可以啦。放凉后就可以享受美味。

蒸熟后的绿豆糕金碧晶莹,入口清香甜美,风味独特,既是一味适合时令的可口药膳糕点,又是樟林饮食文化独创的一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堪称是潮汕地区中秋糕点的佼佼者。

如今,市面上有了很多专门制作绿豆糕出售的店家,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清香扑鼻,沁人心脾的樟林绿豆糕。但最好吃的,还是自家亲手制作的绿豆糕,不是吗!

更多推荐

(195)濒临失传!隆都前埔那柔韧Q弹、咸香四溢的咸面线

(196)八一献礼-记摄影小分队的“军事活动”

(197)梅州客天下,威尼斯水城那迷人的夜景

(198)外砂东溪|书斋驿站话古今,茶室空间叙闲情

(199)外砂东溪|十里榕堤绿荫处,长寿庵外红墙醉

(200)红头船之乡(13)中外合璧三儒里

(201)玩出来的成就-走进杨关华老师工作室

(202)南澳|潮汕风公寓“汕隐·潮风”背后的故事

(203)源于对孩子的爱,她营造了一个乐园

(204)童话世界般的拍照胜地-南美学校前

(205)樟林林檎,香飘四海-记全球最大林檎交易市场

特别推荐《  楠哥视觉所有文章分类链接-截至2021年7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