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高希言 医学硕士 陈雯 患者王某,男,51岁。出现咳嗽、咳声短促、咯少量黏痰,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傍晚自觉手足心热加重、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食欲不佳,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诊断为肺结核。 治疗采用麦粒灸。取穴:肺俞、膏肓、肾俞、足三里。 操作 用黄金艾绒少许,以食指和拇指捻成麦粒样。将艾粒放在已经涂凡士林薄层的穴位上。用点燃的香点燃艾粒,艾粒燃烧至二分之一时将灰烬用镊子取走。第二壮可放在第一壮未燃烧完灰烬上施灸,待燃烧一半将其用镊子取走。由于有前两壮的适应,以后每壮都快要燃烧完的时候再用镊子取走。每穴灸五壮,10日为一疗程,间隔5日,继续下一疗程。 灸治1个月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乏力症状消失,食欲正常,精神、气色转变如常。2个月后,咳嗽咳痰逐渐减轻,咳血消失。3个月后,再无盗汗之症,临床症状治愈。复查CT,提示右上肺少许陈旧性病变,结核分歧杆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解析 肺结核,中医称之为“痨瘵”“肺痨” “虚劳” “劳极” “转疰”等。本病多因素体虚弱,病邪乘虚侵袭肺脏,腐蚀肺叶,导致肺失清肃而长期咳嗽,损伤肺络,故出现咳血、胸痛。日久耗气伤津,则形体消瘦、阴虚阳亢、虚阳外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麦粒灸治疗,以其微小之刺激量,精准腧穴之位置,通过取艾温热之性, 结合腧穴的作用, 达到扶正祛邪、补益肺气、滋阴清热的作用,促进肺结核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及痰菌转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