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兆骞 | 刘海粟拜师记

 明日大雪飘 2022-07-20 发布于上海

刘海粟拜师记

怅望民国十四年的文化星空,在激昂的论辩声中,我们看到清流的灵魂在夜空中争相辉映,或流星般一闪而过。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已成明日黄花的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西樵人,广东南海人,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又是保皇派首领,光绪二十年进士,官工部主事。

他自1888年起先后七次上书光绪,建议变法图强,甲午战争次年他联合赴京会试举人一千余人,发动“公车上书”,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维新变法。戊戌(1898)变法失败后,他亡命国外,组织“保皇会”,反对民主革命,曾参与张勋复辟,70岁客死于青岛。

图片

康有为画像

其诗想象奇特,文辞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文直抒己见,一扫传统古文程式。梁启超高度评价其“今文学运动之中心,曰:南海康有为”。主要著作有《康南海先生诗集》《大同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其沧海浮槎也好,其推求救国也罢,甚或守望仁爱等,皆已成为过去,时光已至民国十四年(1925),即乙丑年。康有为68岁。据《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记,这年自青岛“返沪不久,五卅惨案发生”。五卅惨案发生地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前,离康有为愚园路一百七十二号住宅游存庐很近。

康有为听到了枪声和呼号,他的《京师强学会序》之“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句,已表明他的内心已预感到革命风暴的临近。保守的康有为一向怀疑孙中山,不喜欢国民党的手段和目标。他始终仇视辛亥革命。但为了给军阀混战的中国寻找新的政治秩序,与各派军阀频于联络交流。但其爱国之心未泯。

6月,康有为离开反帝斗争激烈的上海,携家带口赴青岛避暑。

图片

康有为书法

图片

刘海粟书法

康有为有个大家庭,有五个年龄不同的妻妾,六个闺中待嫁的女儿,两个小儿子,十个女佣和奶妈,外加三十个男仆。为了维持这个大家庭,康有为只好出卖自己的墨迹,偶尔也售些古书和字画,有时不得不典卖杭州、上海、青岛的房产,有时卖掉江西农村的私田。总之,这些足够他过上当时算得上奢华的日子。

6月到青岛后,“家人相聚,娱侍承欢,诚有乐叙天伦之感”。享乐之余,自然不会忘记社会时局,6月10日,康有为在《与吴佩孚书》中,有“而今北风变幻,沪乱伊始,粤乱如麻,川陕沸腾,坐视中国至危,生民更苦,颠连呻吟之声腾天遍地”语。

12月11日再《致吴偑孚电》,称“南蒋、北冯皆俄将”,“俄人以赤化戕其民数千万,夺民之产为赤军所有,饰曰共产,遂欲推行于全球”。“今外蒙库伦、唐努山、乌梁海与吾粤,已归俄联属矣”。康有为还提出“凡中国人唯有结大同盟以反夺产,名曰'保华拒赤会’”。

康有为的“流涕以道,泣血而陈”,反对苏俄侵我国土,有爱国主义的赤诚。在英日人杀中国人的五卅惨案中,康有为对苏俄侵土掠地的警惧,很合乎逻辑。

康有为晚年,对政事已近绝望,而乐于“日事出游”,流连于青山绿水间。并常在绝佳风景处买地造屋。而造屋必造园,所建别墅,皆有亭有径,有木有花,有湖有榭。大凡新屋新园建好,必呼旧朋,宴文友,时为当时文坛一人文景观。

1918年,康有为在杭州购得山地30亩,四年后的1921年底,入住新居,名曰人天庐,后又名一天园。临西湖而居与山水为伴,有诗云:

三面湖波亦半岛,

百株桃树又鱼舟。

蓬莱婀娜宜忘世,

湖水涟漪渺隔洲。

夹路荷塘白烟影,

小亭篁竹绿云秋。

花开花落春何意,

避地避人天与游。

(《一天园诗十章》)

江南文人纷纷来访,饮酒、吟诗、作画,一时名满西湖。

1921年,康有为在上海愚园路的新宅落成,取名“补读楼”。有诗记之:

居沪初来补读楼,

静观亭下若忘忧。

买书渐扩百城富,

席地原无一物留。

柳下长桥纳风月,

廊前奇石俯波流。

追思弓月披襟坐,

荷叶荷花夏复秋。

由诗可见,上海新居“补读楼”也是一处苏州园林般的庭院。

是年盛夏,上海“天马会”画展,康有为到会,在刘海粟的油画《雷峰夕照》《回光》等参展作品前注目多时,不肯离去。友人将刘海粟介绍给康有为,刘海粟初见大名鼎鼎的康有为,大喜过望。

一银眉扬起、气度轩昂的老者,一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的青年,初次见面,他们从黄公望、石涛谈到达·芬奇、伦勃朗,相谈甚欢。康有为话语中毫不掩饰对这位画坛翘楚的喜欢之情,朗声道:“明天来我家详谈!”

图片

刘海粟

第二天一早,刘海粟到愚园路游存庐拜访康有为时,老人早已在庐前竹篱外迎候。进花园,穿梅林,过小溪,游曲廊,刘海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文化的神韵和中国文人的风雅。

从两人后来写的关于此次见面的回忆文章可知他们论画、谈史妙语连珠,“精深华妙”。康有为大喜,留刘海粟午餐。席间,康有为主动提出自己弟子多以文显示世,唯少一通绘画弟子,说“就是你了”。

刘海粟从未敢想自己将与梁启超、林旭、谭嗣同等大人物同列门墙,听大师主动收自己为门生,真是如在梦中。

后来刘海粟在《齐鲁谈艺录》中记曰:几天之后,康先生大宴宾客,据他本人说,为收弟子而举行这样的宴会还是破题儿第一次。到康宅赴宴的有词人况夔生、朱古微,书法家沈寐叟,书画鉴定收藏家甘翰臣等。老人的朋友们纷纷举杯道贺,康先生也欣然连干几盅,气氛欢愉,但不失严肃。

拜师会上,康有为送刘海粟《书镜》一部,系他客居北京南海会馆时之得意之作。书成时,曾吟诗曰:

上书惊阙下,闭户隐城南。

洗石为僮课,摊碑与客谈。

著书销日月,忧国自江潭。

日步回廊曲,应从面壁参。

这一年,刘海粟才32岁。

图片

康有为画像

刘海粟拜师后,康有为弟子梁启超到上海,刘海粟在家里为其接风。席间,刘海粟将拜师康有为一事告诉梁启超,并表示,自己与名满天下的梁先生同列门墙,惭愧而不安。

梁启超先贺刘海粟,却也感慨良多。戊戌变法之时,康梁并称,刚逃亡日本时,二人情谊也深。

戊戌变法之后,梁启超在日本“日倡革命排满共和之论”,而康有为“屡责备之,继以婉劝,两年间函札数万言”。在学术思想上二人也有分歧。康有为在海外力倡保教,设保教会,“定国教,祀天配,孔诸义”时,“国中附和不乏”。而梁启超大不以为然,并“屡起而驳之”。

特别是康有为支持张勋复辟,二人已成陌路。如今虽事过境迁,师徒二人仍冷眼相对。

刘海粟想为二位世纪名人撮合,提议由自己做东,以梁启超访沪为借口,请老师康有为吃饭,杯酒言和,谈笑间释怀一笑,当有可能。

在刘海粟的斡旋之下,失和并久违的康梁,终于在康有为主动力邀下,在愚园路康家相聚“和好如初”(刘海粟语)。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2811篇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