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谍影重重:“摩萨德”让伊拉克核计划—梦想成空(3)

 兰州家长 2022-07-20 发布于甘肃

法国塞恩镇的爆炸事件让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暴跳如雷,进一步向法国施加压力。他不相信,伊拉克的石油和美元就不能让法国人动心。

果然不出萨达姆所料,就在特拉维夫为摩萨德的出色行动感到高兴时,1980年3月,法国政府突然宣布,将信守它与伊拉克达成的协议,继续向伊拉克出售浓缩铀。

同时,还答应伊拉克,在1981年年底之前,完成向巴格达提供一座70兆瓦的核反应堆计划,在巴黎为伊拉克培训600名核工程技术人员。

伊拉克人的核反应堆建设又开始运转起来,整个工程都是在一位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核专家,也就是哈利姆所说的那位埃及籍的核物理学家叶海亚.米沙德的领导下进行的。

据一些专家估计,伊拉克人最迟在1984年就有可能制造出原子弹来。

伊拉克的核威胁再次让以色列领导人深感不安,贝京总理要求摩萨德立即拿出办法来,再次阻止伊拉克人的核计划进程。

该用什么办法遏制伊拉克人的核计划呢?

霍菲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那个叶海亚.米沙德闭嘴,那么,怎么能让他闭嘴呢?

就在霍菲千方百计寻找机会的时候,伊拉克却帮了自己对手一个大忙。

作为伊拉克派出的全权代表,米沙德将前往巴黎验收核项目完成情况。

摩萨德通过拦截法国和伊拉克的通话信息,掌握了米沙德在法国期间的日程安排,并且得知,米沙德在巴黎期间将住在巴黎子午饭店9041房间。

得到这一情报后,摩萨德马上就在巴黎雇用了一名妓女接近米沙德,寻找机会对他下手。

按照日程安排,米沙德来到了巴黎,6月7日,他在巴黎视察了萨塞勒核工厂,事后他高兴地对在场的法国科学家说:“我们将要改变阿拉伯世界的历史。”

此语一出,震惊四座,也让摩萨德更加坚定了要干掉他的决心。

1980年6月13日夜里,米沙德死在巴黎古维翁圣西尔大街的子午旅馆。

第二天下午,巴黎警方才在9041房间,发现了他那具浸泡在血水之中的尸体。很快,警方就找到了那个名叫“马格尔”的妓女,但她却坚称自己当晚离开米沙德房间时,米沙德还是好好的,只是情绪有点不大好。

当巴黎警方正要作进一步调查时,马格尔却在6月15日夜晚突然被一辆疾驰的汽车撞倒,肇事汽车逃之夭夭,不知去向,马格尔倒在巴黎街头,死于非命。

巴黎警方的档案里,又多了一件无头案。

伊拉克核专家米沙德的死,立即在以色列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名科学家在以色列电台节目中说:米沙德之死,至少使得伊拉克的核计划推迟两年的时间。

实际上,发生在土伦市塞恩镇的爆炸案和发生在巴黎的那起谋杀案,不过是摩萨德为阻止伊拉克核计划所采取的两次小行动。

只要伊拉克一天不放弃核计划,以色列就不敢高枕无忧。

到了1980年8月,摩萨德又得到一个让以色列震惊的情报,伊拉克为核计划找到了新的负责人,整个核计划不但进展顺利,而且进展速度之快超出人们的想象。

不仅如此,更要命的是,德国的一家努克姆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向加拿大订购了11350公斤铀矿石,打算偷偷转售给伊拉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不用两年的时间,伊拉克就会成功地制造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

贝京总理立刻命令摩萨德想办法阻止这笔交易,摩萨德与加拿大情报部门进行了联系,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协助。

加拿大政府得到以色列方面的暗示后,很快做出反应,最终以“收货人不详”为理由,撤销了同德国签订的这份合同。

与德国的生意虽然没有做成,但是此时,法国却已经全面履行了同伊拉克签订的合同义务,巴西也开始向伊拉克提供浓缩铀,意大利在为伊拉克提供核工程的“热室”设备,这一连串的情报让以色列人不知所措。

贝京总理只好向美国求助。他在一份报告中向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坦诚地表示,现在,只有请美国出面施加压力,采取行动阻止伊拉克的核发展计划,否则萨达姆·侯赛因一旦有了原子弹,他将会成为第二个希特勒,犹太人将会遭到第二次大屠杀。

卡特总统看完贝京的报告后,同意为以色列人做点事,就与巴格达方面进行谈判。但是,伊拉克矢口否认,说自己并不是要制造原子弹,完全是和平利用核能源,这种说法纯粹是捕风捉影,嫁祸于人,结果,美伊谈判陷入僵局。

山穷水尽之时,以色列上层及情报部门已经别无选择,他们只有使出最后一招,那就是轰炸伊拉克的核反应堆。

贝京总理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摩萨德首脑伊扎克.霍菲将军和以色列空军司令戴维.艾弗里将军。

贝京明确表示,为了以色列的安全和犹太人的生存权利,必须彻底摧毁伊拉克的核设施。

但原则是,袭击的对象仅限于伊拉克核设施本身,不得攻击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伊拉克目标。

贝京总理对以色列空军司令艾弗里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国援建人员和周围平民的伤亡。就像动手术,既要摘除毒瘤,又要避免大出血。”

接着,贝京总理又对霍菲说:“空中打击前的情报工作一定要准确。否则空军就会盲目行动。”

接到贝京总理的指示后,霍菲立即指挥手下人员忙碌起来。

对伊拉克核设施的空中打击日期原本定在1981年4月底,不料,以色列的一家报纸却披露了一条消息,总统埃泽尔.魏茨曼向朋友披露,贝京正准备进行一起大选前的冒险行动。

后来,佩雷斯也规劝贝京放弃打击伊拉克的念头,于是,空中打击的时间一再拖延。

1981年6月30日,以色列即将举行大选,国内形势一塌糊涂,为了在迫在眉睫的大选中捞取选票,贝京再也等不及了。

他认为,必须在大选前对伊拉克核设施进行毁灭性打击,这样做既可以毁掉伊拉克核设施,消除以色列的心头之患,又可以向阿拉伯国家炫耀武力。

1981年6月7日是星期日,贝京总理在耶路撒冷的官邸召开内阁紧急会议,宣布要对伊拉克的核反应堆采取军事行动,部长们一致同意贝京总理的决定。实际上,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

为了完美地完成摧毁伊拉克的核反应堆的任务,以色列挑选了24名第一流飞行员组成突击队,由参加过三次阿以战争的空军上校巴哈里担任指挥员。

在绝密的情况下,艾弗里将军指示空军,依据摩萨德所提供的精确情报,在西奈齐埃拉翁空军基地建造一个与“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大小一样的模型,以便进行高精度轰炸演习。

此次行动代号为“巴比伦行动”。

6月7日下午,以色列8 架F-16和6架F-15战机在齐埃拉翁空军基地做好起飞准备,一字排列在跑道尽头。

为了掩人耳目,这14架飞机的垂直尾翼上,全部漆成了约旦空军黑白灰三色军旗。

耶路撒冷时间下午4时,早已潜入伊拉克的摩萨德特工,从巴格达发来了一份“一切正常”的密码电报。

于是,以色列各海、空军基地,各战区司令部,摩萨德驻海外各情报站,担任空袭任务的空军第二飞行大队,同时接到了空军司令艾弗里将军下达的命令。

14架世界上最先进喷气战斗机的28台涡轮发动机同时发动,整个机场立时被震耳欲聋的巨响所笼罩。

作为第一梯队,6架外挂导弹和副油箱的担任战斗掩护的F-15战斗机起飞了。接下来,8 架各载着一枚900 公斤激光制导穿甲爆破弹的F-16 战斗轰炸机起飞了。最后,满载高辛烷航空油的大型空中加油飞机也升空了,同时起飞的还有电子干扰机

8架F-16战斗轰炸机升空之后,保持着严整的攻击队形,紧贴着近千公里的以伊边界线南侧低空飞行,飞了大约一半路程后再向北飞行。

距离巴格达东南塔穆兹研究中心的伊拉克核反应堆还不到400公里时,一支精干的地面特别爆破小组开始秘密向飞机所要轰炸的目标靠近。

万一,飞机轰炸未能彻底摧毁目标,那么剩下的活儿将由他们趁乱进行。

巴哈里上校率领这支可怕的战争机器,将从沙特阿拉伯与西奈半岛分开的亚喀巴湾的最北端,沿着约旦—沙特的曲折边界,向沙特与伊拉克边界方向接近。

由于实行全航程无线电静默,耳机里,只有在机群左侧2000米上空飞行的电子干扰机发出的咝咝的电流声,功率强大的电子吊舱中发出的有源干扰信号,使叙利亚和约旦所有的苏制雷达出现迟钝。

此刻,它们的雷达即使对准了以色列机群,显示屏上所看到的也仅是一块带电的高空积雨云。

但是,巴哈里知道,这些电子干扰只能蒙蔽约旦和叙利亚的雷达,而对于引进了美国最先进雷达监测系统的沙特,则无济于事。

果然,不久就在国际通用的应答频道上,出现了沙特空中管制官员的英语询问。

“约旦空军。例行训练。”早有准备的巴哈里用流利的英语答道。

沙特空中管制官员显然信以为真。沙特和约旦两国素来友好,军用飞机互入国境也是常有的事情。

当空中指挥官巴哈里确认沙特已不再注意他们时,便用“黄沙丘”这句暗语,向总部发出了表示“飞行顺利”的密电。

机群编队飞过沙特的图赖夫市上空后不久,前方将到达沙特与伊朗边境。

巴哈里驾机飞行在全队最前面,他一推操纵杆,突然急速下降,整个机群紧随其后骤然降低高度,进入伊拉克雷达盲区,紧贴着近千公里长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边界南侧低空飞行。

沿着沙伊边界飞行大约一半路程后,轰炸机群再次降低高度折转向北。随后,他们以60米左右的超低空飞行,进入了伊拉克领空。

只有这样,机群才有可能躲开伊拉克雷达,避开致命的苏制萨姆地对空导弹攻击。

当攻击机群即将接近目标的时候,3名摩萨德特工也正在一个隐蔽的制高点上,通过高倍望远镜,监视着伊拉克核反应堆周围的一切。

特拉维夫收到的“一切正常”的密码电报正是由他们发出的。

经过千里奔袭的以色列轰炸机群终于抵达了目的地,尽管核设施进行了精心伪装,但以色列飞行员凭借着准确的情报,一眼便认出了那个长32米、宽25米的大工棚,

“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就在这里,这个核反应堆三面被土质的马蹄形掩体包围,并有高射炮和地对空导弹保护着。

直到这时,伊拉克防空部队才发现敌情,他们开始用高射炮发起攻击,以色列的6架F-15歼击机首先拉起,在目标和最近的伊拉克空军基地之间的空域执行警戒任务。

而8 架F-16 轰炸机群则迅速爬升,爬高到大约610 米,迅速进入轰炸航道,自西向东地用俯冲姿态进入目标区,投弹轰炸。

第一枚炸弹是由巴哈里上校驾驶的飞机投下的,这枚高爆激光制导的炸弹,从距反应堆体550米的高空飞速落下。由于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巨大动能,使炸弹垂直贯穿了反应堆体顶端数米厚的水泥隔层,引起了反应堆内部的猛烈爆炸。

被炸开的缺口,扩大了对反应堆核心部位的破坏效果,其余的7架F-16战斗轰炸机紧随队长之后,依次飞过轰炸带,将全部炸弹准确地投向了地面目标。

“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被完全炸毁,一个秘密的地下研究室也被高爆炸弹摧毁殆尽,另外两座建筑物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名法国青年科学家被当场炸死,整个空袭过程用了还不到2分钟。

与此同时,伊拉克防空火炮猛烈还击,苏制6 管速射高炮的串串火舌,在空中交织成数道弹幕,硝烟和横飞的弹片充斥着半边天空,但是,它们都没有命中以色列战机。

晚上7时左右,夜幕徐徐降落在耶路撒冷,所有参战飞机全部安全返回以色列。

整个空袭行动完美无缺,正在斯莫伦斯路总理住宅等待消息的贝京和他的内阁部长们,接到了空军司令艾弗里将军打来的电话:“任务完成,所有飞机安全返回。”

6月8日早晨,摩萨德局长霍菲将军将一沓照片送到了贝京总理的办公室。

他兴奋地说,这是昨天空袭行动的战果验收,刚刚由美国最尖端的KH-11卫星实时传输系统发来。“整个行动十分成功。”霍菲不动声色地向贝京总理汇报。

“巴比伦行动”为利库德集团赢得了宝贵的选票,1981年7月5日,利库德集团在以色列第十届议会大选中赢得胜利,贝京连任总理。

虽然华盛顿事先没有同意这次行动,但当伊拉克人的核“巴比伦塔”被夷为平地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却均未做出过于强烈的反应。

或许,它们对于意大利、法国帮助伊拉克建设核反应堆早就暗中感到担忧,现在借以色列人之手除去这一隐患,反倒可以放心了。

空袭发生之后,法国新当选的社会党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以这次袭击为借口,减少了同伊拉克的合作。

法国政府已经决定,不再帮助伊拉克重新建造被以色列摧毁了的核反应堆。

伊拉克拥有原子弹的计划,梦想成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