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种自闭症无效干预,很多家长还在执迷不悟

 piyanat 2022-07-20 发布于泰国

对于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来讲,干预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甚至终身性的任务。

而在训练过程中,不少家长会存在诸多认知错误,导致不恰当无效的干预方式。

以下几大干预误区,你是否正深陷其中?

文章图片1

误区一

阶段性的康复训练不可取

不少孩子在训练了两三年之后,都会有较为明显的进步,这时候有些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可以去正常的学校上学了,或者逐渐放松了康复训练。其实并非如此,自闭症属于先天发育障碍,大多会伴随患者终身。因此,自闭症的训练是长期性甚至终身性的,绝不是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误区二

没有意识到“家庭训练”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以为只有在机构和学校才是训练的地方,有老师才称为课堂。

然而,家庭才是孩子生活时间最久的地方,家长应该随时随地抓住机会,帮助孩子进行训练,把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

在家庭中每时每刻进行泛化巩固,孩子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误区三

只注重训练效果,忽视训练过程

在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中,不可将手段与目标混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患儿融入社会,学会与他人交流,而不是单纯的学会发音,学会说话。

不少家长会犯这样的错误,“我的孩子怎么还是不会说哪句话,我的孩子会发音了,为什么还是不会交流呢?”

毫无疑问,这些家长都将过程与目的混淆了,孩子不会说哪个字,并不是老师生掰硬扯的教会了,他就会应用了,也不是学会了每个字就学会了交流,发音是说话的前提,而说话则是交流的前提。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结果,而忽视了训练过程的意义,孩子应该学习的是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每个字。

文章图片2

误区四

盲目相信医药,忽视训练的重要性

对于部分的患儿家长来讲,可能认为孤独症是一种病,理所当然要用药来医治。很多家长简单地认为只有医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从而使孩子的训练流于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孤独症康复过程中,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达,药物治疗的有效作用,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完全替代教育和训练在孩子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即使孩子需要某些药物的针对性治疗,家长也要通过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来进行科学指导。

误区五

训练内容过于单一

在家庭训练过程中,训练的内容可能会有局限性。父母可能偏重于语言或认知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同步辅助训练。

孤独症儿童的障碍是广泛性的发育障碍,往往伴随有多种发育缺陷,全面发展是训练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例如,有些孩子不会说话,家长就每天不停地掰着嘴教孩子说话,但孩子能说话不等于会交流;许多孩子可能会背诵儿歌,但仍然不能同外界进行交流。因此,只有对孩子进行全面训练才能促进大脑发育,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误区六

训练形式刻板重复,缺乏创新

在传统的意识里,家长或许会每天安排好孩子的训练时间,比如每天训练六个小时,其余的时间让孩子休息放松,实际上这样的训练形式并不是对孩子最有利的。

孤独症孩子的学习并非局限于坐在小桌子前面,无限循环的训练模式只会让孩子觉得训练过程枯燥无味。家长应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来随时随地教孩子认知训练,这样泛化而来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孤独症孩子的能力。

文章图片3

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父母有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耐心,也需要父母多花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方法。家长一个小小的认识误区,很可能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

每一位家长都应全面客观看待孩子的康复训练,力求为孩子的康复做好最全面的准备,帮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回归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