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笔记:《营销新经》之二——产品

 吴光于营销笔记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回复“工具”,领取新媒体运营工具500个

透视牛人内核,拆解优质项目,搭建科学创富思维,构建互联营销核心技能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光于推荐

1000年前的人感知到的世界和我们现代人感知到的世界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是由观念系统的差别造成的。

营销和商业世界也是如此,高手构建了更先进更系统的观念,所以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商业世界和营销世界。

就像医生因为内化了一套医学观念,所以能够看到外行看不到的东西,解决外行解决不了的问题。

好的教育,类似戴眼镜,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戴上眼镜之后,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更清晰、更精彩,也可能更现实、更残酷。

每个人都活在物理世界和观念世界,物理世界很难改变,升级观念世界相对容易。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根本上是观念世界的差异,因为有了这种差异,他们拿到了大多数人拿不到的结果。

本文为《营销新经》课程笔记的第2篇,系统拆解营销三要素(客户+产品+沟通)中的“产品”

这篇文章也许能对你的观念世界进行一次小小的升级,瞥见一个新世界,并基于此建立竞争优势。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搞钱+学习】的社群《知识转化计划》,里面分享了大量互联网营销赚钱的资料,以及我的原创内容,详细情况可以点击文章查看:网课1.0:4000G资源共享,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

 1 

客户想要的是什么?

1、客户想要的不是你的产品,客户想要的是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觉得现在不够好,都有在某个方面改变的需求。

客户无法自己实现从A到B转变,或者自己去做成本太高(不划算),所以他掏钱给你,让你去解决他的问题,这就是收钱的基本逻辑。

客户的现状A和理想状态B之间的差距,是产品存在的基础。

更清晰更深刻的洞察这个差距,我们设计的产品才有机会更精准的对接客户需求,更快、更多的收钱。

对客户需求的解读不同,意味着设计的产品不同,也意味着市场的大小和竞争程度也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收钱和创业的成功率和成功速度。

更深入的拆解可以看这篇文章:

新媒体创富三板斧:如何打造稳定盈利50年的商业模型?

2、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把产品的特征翻译成客户想要的好处

很多生意做了很多年的人,都容易陷入产品思维,总说自己的产品有多好多好。

但你的产品好,其实和客户是没有关系的。

就像一个能设计火箭的年轻人去求职,总说自己能设计火箭,但老板的公司根本不需要设计和造火箭的能力,你再厉害,老板可能也不会聘用。

你再厉害,但与我的需求无关,也很难和我发生交易关系。

要和客户快速发生交易关系,除了要把我们的产品摆到客户面前,中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沟通方式不同,客户成交的欲望、速度和金额大小也会不同。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沟通框架,让客户在这个框架下说话和思考,进而有效推进他们的行动。

从讲产品特性,转化为讲好处,是关键性的转变之一。

一个产品可能有ABCDE五个特征,这些特征对应着各自的好处。

特征A——好处A

特征B——好处B

……

把“特性”解码为“好处”,能让客户快速抓住要点,降低理解成本,提升成交效率。

人大部分人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需求中,说和他们相关的话,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兴趣、建立信任、刺激欲望、完成成交。

3、产品为营销服务,而不是营销为产品服务。

客户很多时候其实买的是信息,而不是产品,特别是线上销售。

因为客户在下单前,并没有体验过你的产品,他只是通过一堆信息,就决定下单了。

打磨信息产品的能力,是把产品卖出去的第一关。

前工序为后工序服务,产品制造出来是为了卖出去,而卖出去的第一关是你制造的信息产品要能够卖出去。

互联网让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很多时候,能把信息卖出去,也就等价于把实际产品卖出去。

 2

定位的两大核心思维

定位的两大核心思维:重点突出+符号化

1、重点突出

定位的作用:让自己的产品和客户的某个核心需求关联起来,客户一有这个需求,就想到你的产品。

客户每天接触大量信息,只有重点突出,才有机会抓住他们的注意力,留下印象。

定位的基本含义,就是要快速让客户建立对你的印象。

如果传递的信息得不对,说再多,客户可能也不会对你留下一点印象。

泡妞学中有个“转场”的概念,转场就是一段时间内去多个不同的场合,场景越多,对人的大脑而言就感觉这段时间过得很丰富,从而建立对约会对象的深刻印象。

为了让营销信息在客户头脑中快速建立印象,除了多次出现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重点。

大而全的东西客户是记不住的,也不容易传播。

重点突出,是优化定位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

如何设计定位?

把产品特征和对应的好处列出来,找到客户最想要的那个好处。

围绕这个好处进行定位。

产品可能有10个好处,但要围绕一个好处、一个核心需求来做定位。

在目标客户认知中,你首先要能满足他的核心需求,至于其他好处,可有可无,在满足核心需求的前提下,顺便获得更多额外好处也是可以的。

打哪个核心需求,除了要看市场大小、竞争程度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看自己的优势。

在满足哪个细分需求上,你的产品更有优势?

或者说,在满足某个细分需求上,你的产品可以不是最好的,但在同一价格带中你的产品是最好的,是能更好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

2、符号化

让定位变成一个符号,杀伤力会大增。

产品能和一个符号关联起来,有两大好处:

好处一:提升理解和建立印象的效率

就有机会一瞬间让客户理解你产品想要传递的价值,你的产品可以带给他什么好处。

一个符号,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

就像一张图传达出来的东西,有时候你说很多话,都感觉还没有说尽它表达出来的东西。

好处二:提升价值感,愿意花更高的价格

特斯拉要推中低端车,客户会买单,但五菱要推高端车,基本不会有用户买单。

因为特斯拉一开始做的就是高端跑车,一开始就和高端联系起来,客户愿意为它花更高的价格。

五菱因为关联的东西不对,没能在大众心智中建立高端、值钱的印象,所以,当要显示身份、要炫耀、要获得自我认同和优越感时,这款车就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了。

符号化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和某些高价值的东西关联起来,因为有了这些价值,就能搞定一部分中高端客户,让他们花更多钱。

什么是符号化?

符号就是那些超出了自身含义,在人们心中建立了更深内涵的图腾。

例如,锤子加镰刀、十字架、阴阳鱼等等。

生活中到处都是符号,其中有些是超级符号——无数人都有共识的符号。

符号化就是让自己的产品和这些图腾关联起来,快速抢占用户的心智——降低理解成本,快速建立正面且牢固的印象。

这些印象在客户面对选择时,将会影响他的决策,转化为购买。

这个过程类似用“类比”:用别人已经知道的一个东西,去解释他们不知道的另一个东西,别人瞬间就能理解。符号化巧妙的利用了这种快捷键。

如何寻找一个适合的符号?

不断追问下面这三个问题:

1、是什么?

假如我的产品能满足客户最核心的需求,这个产品是什么?

2、做什么?

在满足客户最核心的需求这件事中,我的产品究竟在做什么?

3、为什么?

在满足客户最核心的需求这件事中,这个产品像什么?

 3

价值主张

1、我们卖的是什么?

狭义上,卖的是产品。

广义上,卖的是价值主张,卖的是概念。

例如脑白金,当时卖这个产品的人其实很多,在实体产品层面,史玉柱和这些人没有任何区别,史玉柱的功夫主要在概念层面,他卖的不是这个产品本身,而是送礼、孝敬老人、有助睡眠构成的概念。

牛人类似魔法师,能用自己的意识,影响众人的意识,进而驱动现实世界的资源,把意识中的东西带进现实。

马斯克、乔布斯等人都是如此,有某种现实扭曲力场。

营销高手卖什么?——营销高手在做什么?

在用自己的意识,去影响和塑造一群人的意识。

2、钱在哪里?

不在具体的产品上,具体的产品早就足够多了。

钱在价值空白上,在人们意识世界中的价值空白处。

客户表面上买的是脑白金的药水,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意识世界的价值空白区买单。

人意识世界的需求地图是无限的。提出一个好的价值主张,有时候意味着在这张地图里找到了一个价值空白。

3、一手交钱一手交货VS价值主张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能够有效解决交易的信任问题,所以在世界上广泛发生着。

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最简单的交易方式。

在竞争环境不激烈的时候,用这种方式去交易问题不大。

但随着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商家对用户心智层面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价值主张上花费的功夫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就有点不够用了。

例如:

卖手机。

以前,我拿3000块钱给你,你拿一台手机给我,交易完成。

现在,我拿3000块钱给你,除了拿一台手机给我外,还有3000块钱的花费。

14天无理由退货,显然比没有这种承诺更能带来刺激消费,电商的爆发就与此有关。

“买一送一”和“50%折扣”是一回事,但前者的成交效率更好,客户对这个成交主张的响应更符合我们的利益。同样的东西,不同的说法,客户响应方式常常会不同。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是价值主张中的一个特例。

很多价值主张,都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更有吸引力,谁用好这些价值主张,谁就能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在抢夺客户这件事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优化卖价值主张,意味着:卖得更多(利润更多);卖得更快(节约营销和销售成本,提升周转率)。

4、价值主张常见的8大因素:

①产品+名称+定位

②交付方式

③价格

④付款方式

⑤赠品

⑥零风险承诺

⑦稀缺性——数量有限

⑧紧迫感——时间有限

价值主张有很多可以改变的元素和空间。

营销人可能不能改变“产品”本身,但能优化和重塑“价值主张”,产品只是价值主张的一个构成要素。

在商业和营销世界中,信息产品往往比产品本身更重要、更本质,大多数产品其实都没有多大的差异化,大多数差异化都是在营销层面实现的。

营销人能通过设计更好的价值主张,提升抢夺客户的力量。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一个交易包含了需求、价值主张、信任、资金流、物流等要素,具体内容可以看这篇文章:

三行社:如何理解商业世界?为何要打造个人IP?

 4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搞钱?

普通人如何在互联网上搞钱?

我这里提出一个价值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抓稀缺资源,抓生发能力最强的资源。

抓流量,而不是整天找项目。因为满世界都是产品,且大多数项目都有周期性,而流量则有机会做到生生不息。

围绕流量资源的搞钱策略,一共五个环节:

价值——流量——信任——变现——裂变

1、价值

定位一个领域,持续提供这个领域的价值。

可以自己提供,也可以借力提供。

自己价值不够时,可以借力,借力往往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在借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本身的价值。

在定位和提供价值之前,最好先确定一个有基本变现能力的产品或服务。

2、流量

流量随着价值走,哪里更有价值,流量就会去哪儿。

有了可持续的价值,就具备了远远不断的流量。

提供价值,搞流量,难点在于持之以恒的行动力。

3、信任

汇聚流量的过程,不断释放价值,提升价值,创造并侧面展示客户想要的结果,以此强化信任。

4、变现

有了流量和信任基础,变现方式的资源和方式会主动找到你,你根本不用担心变现问题,因为你掌握了“流量”这个稀缺资源。

这个阶段需要强化后端的变现能力。

5、裂变

通过利益或价值,让更多资源方推荐自己,获得更大的曝光。

这个策略就是我给大部分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学员设计的如何用互联网搞钱的价值主张。

你认同这个价值主张吗?

看完上面五个步骤,你知道接下来怎么干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