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汳水注》考略(一)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2-07-21 发布于山西

A1

△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北。

阴沟即蒗荡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又云丹、沁乱流,于武德绝河,南入荥阳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称。河泲水断,汳承水旃然而东,自王贲灌大梁,水出县南,而不迳其北,夏水洪泛则是渎津通,故渠即阴沟也。于大梁北又曰浚水矣。故圈称著《陈留风俗传》曰:浚水迳其北者也。又东,汳水出焉。故《经》云:汳出阴沟于浚仪县北也。

汳水汳水,即汴水、丹水,又称古汴渠,是泗水的一条重要支流。据《说文》、《水经》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北分阴沟即狼汤渠水,东流至今商丘市北,下接获水。自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游,“汳”名遂废弃不用,通称汴水。一说“汳”即“汴”本字,魏、晋人恶其“反”字,改从“卞”,不足据。

zhān然水,古水名。即今河南荥阳市索河。《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楚师伐郑,“次于旃然”。杜预注:“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东入汴。”《水经注·济水》:索水,“即古旃然水也”。春秋时期郑国水名即今河南荥阳市之索河上游。

浚水浚仪渠的别称。狼汤渠分黄河水东流至浚仪县(今河南开封市)境一段的别称。《水经·济水注》:“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浚仪渠也。”《后汉书·王景传》:东汉明帝命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浚仪渠。吴用景墕()流法,水乃不复为害”。为王景全面治河的前奏。

汳水东迳仓垣城南,即大梁之仓垣亭也。城临汳水陈留相毕邈治此。征东将军苟晞之西也,邈走归京。晞使司马东莱王赞代据仓垣,断留运漕汳水又东迳陈留县之鉼乡亭北。《陈留风俗传》所谓县有鉼乡亭即斯亭也。

仓垣城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二十里。当交通冲要,为兵争要地。《水经·汳水注》:“汳水东径仓垣城南,即浚仪县之仓垣亭也。城临汳水。”后秦于此置兖州。东晋末、南朝宋初于此置陈留郡。

汳水又迳小黄县故城南。《神仙传》称灵寿光扶风人,死于江陵胡冈家,冈殡埋之。后百馀日,人有见光于此县,寄书与冈。冈发视之,惟有履存。

小黄县故城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开封县东北。《水经·济水注》:“济水又东径小黄县之故城北……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因水以名县。”两汉属陈留郡,三国魏属陈留国,西晋为陈留国治,北魏仍属陈留郡。北齐废入陈留县。唐初复置,移治今开封县西南,属汴州,贞观元年(627)废入浚仪县。

汳水又东迳鸣雁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六年》,卫侯伐郑至于鸣雁者也。杜预《释地》云:在雍丘县西北。今俗人尚谓之为白雁亭。

雍丘县雍丘故城位于河南省杞县城关镇战国、汉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四垣周长4500米。墙与南墙保存尚好,残高2-3米,系红粘土与砂、石混合夯筑。出土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及陶器残片。据文献记载,此地春秋时为杞都,汉置雍丘县,后代屡有兴废。

鸣雁亭杜预《释地》云:在雍丘县西北。鸣雁亭亦应在今杞县西北。比对文物地图颇疑鸣雁亭与东空桑汉墓等有关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