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都传说 之 龙华寺

 张问骅 2022-07-21 发布于甘肃

图片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南郊,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其名称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据传龙华寺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历史是龙华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龙华寺更名为“空相寺”,如今尚有赐“空相寺”额、今寺碑残石留存。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恢复了原名“龙华寺”。明万历二年(1574)赐名“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寺名仍沿用龙华寺。只见座古寺它浮屠入云,桃李掩映,特别的庄严。

图片

说起这座古寺,还有着一段神奇且动人的传说。三国时期,西域康居国大丞相有一个儿子,单名叫会。他不恋富贵,看破红尘,立志出家当个和尚,人称“康僧会”。康僧会秉承佛旨,来到中华的土地弘扬佛法,广结善缘,他东游于上海,苏州一带。

一日,他来到了龙华荡,这里水天一色,尘辙不染,认为这里定是一块修行的宝地,于是就在这里结庐而居。他还不知道这里之所以景致幽静不凡,是因为广泽龙王在这里兴建了龙宫。

广泽龙王突然见有个和尚在此居住,心中觉得很不高兴。一时起了恶念,要兴风作浪,掀翻了和尚的茅草棚,想要把这和尚吓走。可是就在此时龙王突然发现草棚子上放射出一道红光,上有五色祥云,龙王吃了一惊,他挨近一看,见康僧会身色端详,正在打坐诵经。龙王听了一会儿,被和尚所诵的佛旨所感动,于是他不仅打消了原来的恶念,还走上前对康僧会说:自己要回东海去住,把龙王宫让给康僧会,用来兴建梵宇。康僧会接受了龙王的一番好意,他就把龙宫改建成龙华寺,还专程回到南京拜会吴国君主孙权,请他帮助建造佛塔,好安放自己所请到的佛舍利。就这样,在龙华寺中又建了佛塔,安放了佛舍利。

图片

唐末,龙华塔曾一度毁于黄巢起义的兵火。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忠懿王夜泊黄浦江上,发现江岸草莽中瑞光流溢,昏夜一炬,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惊讶不已,遂命大盈藏务将张仁泰重修龙华塔。明代冯迁曾写《登龙浮屠绝级》诗赞颂此塔:千年飞塔标沧海,蹑尽高层霁色开。翠盖重重吴树起,青螺点点越山来。贪看佛日浮中界,醉倚人天逼上台。此地别离同浩劫,晚猿昏馨一时哀。

图片

龙华塔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塔,也是规模最宏大、知名度最高的塔。据说,龙华塔顶的“露盘”是镇塔之宝。它敞口向上,蓄收甘霖雨露,蕴含天地精华,能防御天旱。平日,露盘中总有两尾金色鲤鱼畅游。

相传,明嘉靖年间,龙华寺曾住过一位行止怪癖的和尚,他少言寡语,外表丑陋,令人生厌。一夜,这和尚突然发疯似地大叫:“贼人盗取宝物,我去追回。”喊罢持杖腾空而去,在云中盘旋一番,悠然落地。龙华寺众僧不解,围拢探问。和尚说:“适才一妖作法,盗走本寺镇塔之宝,被我追至泖湖,以杖击之,那妖心怯,弃宝逃遁。”次日,龙华寺和尚们上塔察看,果然丢失了露盘,再去泖湖寻宝,唯见碧波荡漾,全无露盘的踪迹,后当地渔夫传说,只有泖水浅时,方可见露盘显相,但已很难取出。

孙权建龙华塔的故事,在上海妇孺皆知。但这只是神话色彩的传说。从历史记载来看,龙华寺和龙华塔大概建于北宋年间。不管怎样,龙华寺是一处有上千年历史古迹的地方,从明代时候起,“龙华晚钟”就是“沪城八景”之一。

图片

龙华寺乃上海三大知名的寺院之一,寺旁是龙华烈士陵园。据说那里以前是刑场,无论革命志士还是江洋大盗都在此赴死,因此阴死之气甚重。

传说在龙华机场外的一条很诡异的河,又名阴阳河。河边的龙华寺就是为了镇住阴阳河里面的恶鬼不外逃的。如果晚上去的话,阴气森森的,所以晚上基本没有什么人敢在河边散步。

龙华寺的塔却不在寺院的范围内,相距主殿较远,而且禁止游客登塔。很久以前,龙华寺有两座塔,一座为龙华塔,是用来镇压鬼门关的,建筑多用桃木,而桃木最是驱邪,龙华寺则化解溢出的凶戾之气。

图片

另外一座塔原名已经不知道了,是修建它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度化一方,而是为了镇压一条名叫阴阳河中的鬼物而修建的,可能“宝塔镇河妖”就是这么来的吧。据说这条阴阳河中有无尽的恶鬼,只有修建镇妖塔才能镇的住。到了后来镇妖塔倒塌了,于是在这条河中就莫名奇妙的打捞出了很多尸骨... 可能是这条河中的鬼物阴气太重了,连镇妖塔都镇不住了。因此,这条河又名“阴阳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