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注意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 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 最近,“衡山电影院关门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有失落、有难过,还有感慨。其实,大家不用太伤心,衡山电影院并非关门,暂别的它,即将迎来内部的整体提升。让我们一起翻阅这个“沪上第一花园影院”的辉煌过去,共同期待它的焕新归来。 ![]() 衡山电影正式落成开幕,共有座位999个。 ![]() 电影院局部大修,座位增添至1044个。 ![]() 更新改造,改建为896座的阶梯式衡山厅和104座的双人倩侣座回雁厅。 ![]() 添建52座的“园中园”花苑厅。 ![]() 新增评弹书场。 ![]() 再次大修,完成由表及里的全面翻新,于2010年9月27日向公众开放。 ![]() 暂时歇业,进行内部设备整体提升。 ![]() ![]() 上海解放前,所有的电影院均开设在市中心地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徐家汇一带还没有现在这般繁华热闹的景象,周围甚至没有一家电影院。1951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当时通向吴泾、闵行、漕河泾地区的交通要道——衡山路上838号地块建造一座电影院。这座电影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上海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 衡山电影院奠基时照片 ![]() 衡山电影院于1951年8月17日动工新建,1952年1月5日正式落成。当时的上海市市长陈毅专门为电影院题写了院名。 兴建衡山电影院所需的资金,有三分之一由周边地区的银行、工厂和市民集资参股,这开创了1949年以后民间集资和国家投资相结合建立公共文化设施的先河。 衡山电影院筹建时面向群众发行的股票 衡山电影院筹建委员会在徐汇区内工厂、商人及社会各阶层市民中以股金认购形式进行集资。至1951年底,共集资折合人民币23万元。1952年1月5日,衡山电影正式落成开幕,当时共有座位999个。1952年底因加建观众休息室、小卖部、婴儿托婴室及新华书店书亭等项目,又增加集资31万元。 衡山电影院建成时的报纸报道 ![]() 落成之初的衡山电影院规模适中,设施齐备,内部空间采取典型的会堂式布局,前厅后座。内部设有软座沙发、冷气,外部的庭院式布局则使它享有“沪上第一花园影院”的美誉。衡山电影院由此成为与大光明、国泰、新华等老牌电影院齐名的上海一流电影院。优雅的衡山路梧桐树枝叶繁茂,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浪漫的韵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衡山电影院 衡山电影院在外立面上引入竖状线条,充满装饰艺术风格,绿意葱茏中展现出一座雪白褶皱纹路装饰的“山形”建筑物,顶层一个大五星,下书“衡山电影院”五个大字。 从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衡山电影院就是展映影院,在以往每年电影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也在真正热爱电影的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曾几何时,在很多人的心里,能够去衡山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是件时髦的事。在影院的庭院里散散步,然后再进去看一场电影,最后荡荡衡山路,就是一场完美的约会。影院中的情侣坐席,也让这里成了很多情侣的约会胜地。 1990年10月,衡山电影院进行更新改造时,将原来的观众休息室改造成为拥有双人情侣座的放映厅,命名为回雁厅。 回雁厅是一个颇富诗意的名字,取自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写过的一首七绝诗:“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雁回时。”寓意希望衡山电影院创建的这个环境温馨的小厅,能让观众到过一次就想着再来。 曾几何时,开张后的回雁厅惊艳了上海滩,当时,这个小厅共104个座位,有52对宽大的双人沙发,都是定制的,坐上去软软的,非常舒适。沙发前放置茶几,茶几上有天天更换的鲜花,充满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 |
|
来自: cxag > 《南腔北调戏曲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