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DRG和DIP的差异与融合
2022-07-21 | 阅:  转:  |  分享 
  
DRG和DIP的差异与融合DIP: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类(BigDataDiagnosis-InterventionPacket,DIP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iagnosisRelatedGroups,DRG)一:相同性:1:二者的付费标准都预先制定,并
且都以疾病诊断以及ICD编码为基础。2:二者都是针对住院病人的分类。均属于病例组合(Case-mix)的类型,分类时原则上覆盖全部
住院病人。3:二者的数据来源和数据标准基本一致,均根据历史数据进行付费标准测算,数据来源主要是医保结算清单、住院病案首页等4:二者
分组和付费标准测算基础和方法无本质区别,主要分组要素都是主要诊断和主要诊疗方式,在分组时都进行了标化和归类二:差异性:二者分类规则
侧重点不同。DRG以疾病诊断为核心,将相似病例纳入一个组管理,每个组内有几十个相近的疾病和相近的操作,具有“多病一组”或“多操作一
组”及组内差异较大等特点。DIP分组由细到粗,强调对临床客观真实数据的统计分析,按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客观形成自然分组,具有“
一病一操作一组”及组内差异较小等特点。二者支付标准在预付和后付上存在差异,DRG要求试点地区在总额的前提下提前制定DRG组的支付标
准,属于预付。而DIP因为采取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最后才确定DIP组的支付标准,属于后付。二者分组原理不同,导致组数差别较大。DR
G分组由粗到细,强调以临床经验为基础,依赖临床路径选择和专家人为判断,从疾病诊断大类出发,结合手术操作将其不断细化,按诊断和治疗方
式的共性特征主观区隔成不同病例组合,一般不超过1000组。DIP分组由细到粗,强调对临床客观真实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中病
例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进行穷举聚类,按疾病与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客观形成自然分组,组数在10000组以上。三:二者融合长期而言,两套
标准未来应该走向技术统一,即采用点数法来整合国家DRG和DIP,通过改革和实践来实现一套整体的标准路径。从而达到医保、医院、患者三
方满意的结果。点数法结合了DRG分组的均值定价方法与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的分配理念,既体现了DRG费率法在科学分组方法和DIP有效管
控基金方面的优点,又避免了DIP分组过细、医保基金超支的风险,强化各地医保的管理精细化,能够在保障基金预算不超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
的实现医疗机构服务的价值。点数法是指按照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权重标准,运用点数原理,按疾病组建立医疗费用与权重之间的相对比值关系,
从而折算出每个DRG组的点数,并以病组点数来分配区域内医保基金的付费方式,同时保证医保基金的支持平衡。从技术创新层面来说,点数法集
合了DRG费率法和DIP付费的优点。DRG的病例组合思想比DIP的病种拆分方法要科学,全面考虑了每个病例伴随症、并发症、合并症的资
源消耗水平,也能够规避DIP可能出现的由于分值低、分组细而导致传统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消失问题;基金分配上,点数法能够控制基金不出现
超支风险,也可以减轻费率法在医保精算方面的压力、同时减少基金超支后人为干预的风险;医保管理上,DRG几百个病组的管理难度比DIP上
万病种的管理难度要小,对人员和技术水平的要求相对合理合适。可以说,点数法付费方式结合了DRG分组的均值定价方法与医保基金“量入为出
”的分配理念,让医疗机构最大程度的提高医疗服务,并实现医疗服务的合理收入最大化。
献花(0)
+1
(本文系耿派医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