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交友】心的2个特性——心安于事、心轻而定与生命过程

 心明斋 2022-07-21 发布于山东
心的2个特性——心安于事、心轻而定与生命过程

  心安于事,这是心的第一特性,“做事”是心的需求,心以此生存。
  
  有人心气旺盛,对物质或精神有较高的追求,心“动”明显,所做的事情明显,唯此心安,否则郁郁寡欢,此类人心安于有所追求的“大事”。

  有人喜欢轻松平静的生活,知足常乐,没有太多的欲求,可以安心于日常生活,做些很平淡细微之事,看似没有做什么事。但是,如果真让他不做任何“事”,他肯定会闲的难受、憋闷的受不了。此类人安心于无所欲求的、日常生活之事。

  修行之人,也是心安于事——修行,在找到最适合自己、或者说被自己认可的修行方法之前,是个不断寻找修行之“法”的过程,得“法”之后,心安于依法修行。

  即便是修行中的“无为法”、“无为而修”也是心安于随缘而修、随缘之事、无所欲求的日常生活之事,只是不固执于一个特定方法、方式、事情而已。

  心的任何安静、“定”,都起源于安心于某事。

  此道理知道即可,接下来,不要总想着“我在做某事”,只做不想。例如:跑步,只管跑,不想“我在跑”。心念渐少、轻淡,甚至似有似无(不要关注到底是有是无),可以达到最好的状态——安静、定,这是心的第二特性。

  人生轨迹由心的第一特性——“心安于事”(或称心的需求)决定,大致如下:

  1、先是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衣食住行,这是第一步,所有人都一样。

  2、然后是由某些因缘触发产生的需求,通常是“追求”或“解决”,例如:因为喜欢、痴迷于某事物而追求、致力于此;因为某种烦恼、痛苦、某个问题出现,想解决它;或纯粹是日常生活——习惯、惯性,心安于生活之事,做生活所需之事,生活所需便是心的需求,别无所求。

  3、一个需求结束后,下一个需求出现。如果下一个需求迟迟没有自然出现的话,那么心在经历一段平静后会自然动起来——找点事情做。
  
  上述结束。

  不止人,其它生命过程也类似如此,都要不断做事。而人有思维意识,能更多地思考和决定“做什么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