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新特刊 || 难忘今宵——不一样的烟火诗会!

 龙城日新学堂 2022-07-21 发布于山西
I have a minimalist title

编者按

总有一种情怀叫难忘你,总有一种聚首叫就在这里。你们是有才华的诗人雁门客,你们是主持人Merry,你们是金嗓子大瑞、牛蛙、merry和时光静好与君语。

你们都是业余的,可为什么又如此专业。我们在一起的欢乐,不在乎时间,时空,心灵的相通和共鸣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灿烂如花,在最细的雨中 ,在醉美的丁香,在瓦绿的梧桐树下,在漫天的风雪中,相遇,总是最美好的,难忘,今宵。

龙城日新学堂“空中诗会”现场词

诗作者|雁门客 主持词|merry

诵读|大瑞、牛蛙、merry、时光静好与君语

(以诵读先后排序)

插图摄影|老虎   音频合成|no.9.happy

隆重开幕词
I have a minimalist title

亲爱的日新学堂的各位老师、朋友们大家好,

这里是日新学堂空中诗会,我是主持人Merry。

日新学堂一直致力于国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堂里可以说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精通国学、诗歌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位诗人大家非常熟悉,我们也经常能够在学堂读到他的诗,他就是雁门客老师。

雁门客,真名顾必龙,军校毕业,原籍山西大同人。部队转业从事医疗管理,现任西安市消费者联盟协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国医健康学院特聘国医教授,陕西省喜秦传统戏剧文化研究会理事兼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长安柳青文化研究会会员,长安作协会员,陕西文化网特约作者。在《世界诗人》陕西《文化艺术报》,《阳光报》,《西安文艺界》,《陕西宗教文化》,《长安文学》,及陕西文化网和江山文学网等文学网站常发表文字。

图为雁门客(顾必龙)老师

雁门客老师可以说是一位灵魂诗人,他的诗性时刻流淌在他的血液中,只要找到合适的灵感渠道,就会喷薄而出。

这就是天然的诗韵,这就是天生的诗人。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日新学堂的部分朗读者,通过声音来传播和感悟雁门客老师的诗歌。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空中诗会,进一步了解雁门客老师和他的作品,同时,更希望大家能通过我们的节目收获周末的轻松和快乐。

好诗好声音
I have a minimalist title

第一首:秋晨池塘

作者:顾必龙

朗读:大  瑞

池水不深,刚好掩住早晨斜来的阳光

半截枯荷,安静测试水的清凉

霜降过了,荷杆上落满霜细白的痕迹

晨风的指尖卷来的一抹轻寒

让池水的面容无法安详,晨光下

池水的眉皱了又皱,枯荷似乎打了个寒颤

一只鸭与枯荷作伴,卧在光影的凉里

倒是残秋最好的画面,简笔而浅淡

鱼群不再打扰这个季节,团在荷的根部

在寻找光与藕的共同特性,白可生香

别再听蜻蜓唱歌,别再看荷花梳妆

秋的磅礴要去了,动物们开始思想空白

一片梧桐叶蜷着思念的五角,落在水面

晨的光色里,叶的油黄盛满岁月的记忆

在水面摇啊摇,池旁小桥不知是否外婆家的

倒是池旁一丛芦苇荡着芦花,很熟悉

那里有弯弯小路,牵着池塘和阳光来的地方

我知道,这样的秋晨,极易想起炊烟的家乡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秋已去,冬已来,恐怕大家已经在思念逝去的秋天了吧?正所谓,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再次感谢大瑞的精彩朗读。

第二首:故乡,且驾风别去

作者:顾必龙

朗读:牛蛙

轻轻的马蹄,踏散一地碎黄

雁门关外,乡野依然空旷

雨丝稀疏,正擦白杨听风的耳廓

听雨过处,树叶交流一片秋殇

眼眸别过,疏散人家,炊烟绵长

无声的黄,习惯那么悠远旷达

我把牵肠的河,和弯老了的桥

全部装进纳得住万籁的心房

熟悉的老犬,就在叶稀的柳下

不吠一声, 大眼望向山高路长

脚下的草,一窝挨着一窝

散开成黄沙土地沧桑的菊

丝叶披黄,挽住雨丝指尖的清凉

眼眸微张,苞谷杆依稀携风动荡

鞭声脆响,一群羊就在山坡上

白云窝满心思,长风里叹一叹

便是烟云苍苍,心语诉给绿草飞黄

恒宗未老,浑州不荒

桑干水卷走浑河,去东海逐浪

我饮下那壶旧酿,又放飞翅膀

一片秋山斑斓,捎远另一片念想

一碗家乡水,驻一腹明月秋塘

家乡成了客栈,灵魂赋给了远方

时光信马由缰,岁月半世彷徨

未读半部论语,只念心地疏疏朗朗

不念感伤,挥手雁门关的雄壮

寒雁但鸣风的铿锵,回首几句诗行

诗在远方,诗是家乡

呼有酒香,吸闻土香

如果说,在余光中先生的眼里,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么,在雁门客老师的心中,乡愁就是一缕浓郁的酒香。时光信马由缰,岁月半世彷徨,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感谢牛蛙的深情演绎。

第三首:《秦时明月》

作者:顾必龙

朗读:大  瑞

.

秋月执光倾泻而来,好凉

咬断风的愁绪,穿透草木

踩入岁月的时空,踽踽流动

光的影子,散发秦的味道

.

渭河流水,冲刷秦咸阳的骨骼

三千多年了,发出的声音节律没变

撞击黄土塬的坝脚,那脉水流

如旷古的血液,向天吟唱一曲霸气

.

那轮明月,就照在渭水腹部深处

让屯聚在咸阳的六国王公与富商

从月光和水声里,寻找家乡的痕迹

血与泪在心底流淌,与渭水共鸣

.

旧城垣的秦砖,吮吸月光的触须

回忆曾经那般味道,透一片幽蓝

这种气息,顺秦直道乘夜北去

长城下白起和范喜良,一样叹息

.

风吹响泥埙的秦音,月光弹散乐府

兵车雄霸,月凭谁能唱出温柔

三百里阿房,渭水曲腰而过

只那月光,在帝国的疆土上横眉冷对

.

历史的泥刀,砍瘦秦砖的记忆

明月脱下甲胄,将光躺进斫痕里

感受朝代更替的皱纹,深深浅浅

那明月的名片,留给后人一片硬气

听完这首诗,听友们会想到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是王昌龄的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雁门客老师的诗,充满着铁血柔情,也有着王昌龄一般雄劲的笔触,让人回味无穷。再次感谢雁门客老师带给我们如此精彩的诗歌,再次感谢大瑞的深情朗读。

第四首:云雀的孤独

作者:顾必龙

朗读:Merry

好久了,停在枯去的枝上

云雀,不愿梳理夏日那身羽毛

在烟岚里沉思山水的对吟

这根枝,是在绿的更迭中枯去

雀鸟的爸爸及丈夫,都站过这里

这曾是一枝守望生活的树

站过家族的温暖、精神和忙碌

季风常来去,烟云总沉浮

守卫家园的雀丁去了,鸟铳

黑洞洞,仍冒一缕青烟的孤独

不愿回首,就这样望着前方

壮年的雄鸟就是从这里飞去的

晴空如画,背鸟枪的人阴笑着

那片绿禾的田野邪恶地空阔

跌落灵魂的地方,还冒着焦烟

云雀是画的主题,留白很空

空得阳光披下来,有些六神无主

只攥紧这根传递余温的枯枝

任蝼蛄在土的皮肤里挑逗喊叫

等猎人在对峙中退缩,再理会命运

初读这首诗,我想到了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在生和死之间,是孤独的人生旅程。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

云雀的孤独,有时是柔弱,有时是悲伤,有时是坚守,更多的是坚强。再读这首诗,我们会感受到更深的文化、情怀和内涵。

有多少华夏儿女就如同云雀一般,坚守和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我们日新学堂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的体现。那么,就把这首诗送给所有坚定的文化守护者和传承者吧,愿所有孤独的守候都能让猎人在对峙中退缩。

第五首:雨的另一面

作者:顾必龙

朗读:时光静好与君语

晨在屋瓦上啼叫,雨滴很大

像串起的古钱,一枚一枚砸落

噼啪灵性,满血复活

惊天动地,咂醒周末遥远的瞌睡

雨劈开晨烟,倏忽落地

仅一声轻咳,便把泥腥溅进肺里

长安古老,皮肤的皱折在雨里展开

随城墙青砖一起潮湿,一起呼吸

雨滴,在土里散开的边缘

散发朝代特殊的味道

激起十三朝异样的魂魄

岁月,把古香的涟漪泛在心底

护城河睡了千年的眼眸

雨脚下眨动,正寻回旧日的善睐

穿越世纪的雨,如后羿之箭

总能牵动天地不一样的神经

风穿过天地丝丝缝隙

扯古槐之经脉,述说那年的故事

槐叶轻摇不知岁龄的头颅

不因顺序,解读历朝的风风雨雨

雨,穿透每个意外的早晨

穿透梦,更穿透缄默的禅说

土下安然的帝王将相

忽然,又想起早朝的声声马蹄

很多人爱听雨,因为滴滴答答的雨声会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通过雁门客老师笔下的雨,你能听到什么呢?应该是历史的回音吧。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
I have a minimalist title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亲爱的日新学堂的朋友们,到这里,空中诗会雁门客诗人专场就要结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