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那一年,他一口气出版了五六本书,逐渐得到了哲学界的认可。其中,《瞧,这个人》是尼采写的有关自己的书,可以说是一本传记性著作了。在这本书里,他记录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也记录了自己的思索和想法。尼采对自己的44岁非常满意,他甚至说这一年的日子可以让“生命永世留存了”,但没想到,他一语成谶,1889的1月3日,尼采精神崩溃,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直到1900年去世,他再也没有写出一部作品。可以说,尼采的高光时刻,在44岁,而他人生最后的辉煌,也在44岁。从他的第一本作品《悲剧的诞生》开始,他的作品对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尼采也给世人留下了很多哲学金句,足够影响到当下的我们。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男主人公本来是一个拥有稳定工作的人,家庭和睦,子女乖巧,生活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算美满幸福。可突然有一天,男主心中萌生了去画画的想法,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为了画画而生。他抛家弃子,放弃了稳定的生活,一个人跑到异乡去画画。众人都说他是个疯子,他却甘之如饴,没有收入他就流浪街头,风餐露宿。而这本书并不是完全虚构,而是以著名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创作的。所以说,只要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有了自己的心理支撑之后,他可以忍受任何一种折磨和摧残。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居社会,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我们一直被周边人影响着。最后,你选择的工作也许不是自己喜欢的,你选择的伴侣也只是适合结婚的,久而久之,真实的自己就会迷失。没有人懂你固然孤单,但如果自己都不懂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才是可悲。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住在二楼时,听到的是骂声,可当你住在二十楼时,听到的仅仅是风声。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总会有些人在背后议论、嘲笑、诽谤你,可那又怎么样了,你听到了权当没听到,一笑而过最好。当你一直充实自我,一直往前奔跑时,耳朵能听到的是呼呼的风声,而不是那些噪杂的议论。生命是自己的,要为自己负责,生活是自己的,不能为他人而活。有些时候,人生的机遇都充满着神秘色彩,一些事情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如果你选择了相信,选择了向前奔跑,梦想皆有可能实现。在宇宙这个能量磁场中,总有一些人相互吸引,总有一些事机缘巧合。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在某些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也许都会遭受到致命的打击,也总会识破人性的真相。在感情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再也无法重新去信任对方。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旦出现问题,是很难再次修复的。年少时读书学习,受父母影响;年老时思想昏沉,渐渐远离社会。人的生命看似漫长,其实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光,就那么一段。想爱什么人,也大胆一些,勇敢一些,有些机遇转瞬即逝,错过就是一生。《大鱼海棠》里有句话:这短短的一生我们终将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点,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也许,有些人一场直播赚的钱,都是你一辈子都无法超越的收入。但我们不能盯着他的人前风光,他别人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一定是你不曾承受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奇迹的另一个名字,一定是努力。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篇。 哪怕我们和父辈再相像,也不可能完全照搬他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不一样,所要经历的磨难和坎坷也不一样,别总羡慕别人的人生,你看到的只是阳光下光鲜的一面,谁的心里都有自己道不清的苦楚。人类的生命,不能从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是永恒。 读书时候我们就知道死亡不过是“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生命并不能用长短来衡量,有些价值也不能用物质来评价。世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因为每一个人都急于从自己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可能外人不能理解,但自己往往深陷其中,各种滋味,也只有冷暖自知。不要总想插手别人的生活,也别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因为你不懂他们的心中究竟是什么想法。《瞧,这个人》这本书是尼采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他通过对自己思想的剖析,向世人宣布:美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热爱命运”,就在于“成为你自己”!一生很长,一生也很短,你无须成为别人,只需做好自己。小婷半清 用读书品味生活,用文字书写悲欢。 多篇10万+爆文被人民日报、洞见、有书、十点读书、读者等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