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保利古董精品拍 重要宫廷艺术夜场 重点拍品赏析

 阅阅通 2022-07-21 发布于吉林
文章图片1

Lot 0646

清雍正 墨地洋彩花卉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D:15.3 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文章图片2

Lot 0647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大盘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旧藏

D:27.6 cm

估价:RMB 350,000-550,000


文章图片3

Lot 0648

清雍正 黄地粉彩云鹤纹碗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D:15.2 cm

估价:RMB 230,000-300,000


文章图片4

Lot 0642

清雍正 淡描竹纹梅瓶

来源:上海文物商店

H:26.5 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文章图片5

Lot 0643

清雍正 青花内外缠枝纹钵

D:16 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文章图片6

Lot 0644

清雍正或较晚 青花折枝花果大天球瓶

“大清雍正年制”款

来源:美国纽约州家族基金会旧藏

H:52 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文章图片7

Lot 0645

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花卉天球瓶

“大明宣德年制”款

H:55 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文章图片8

Lot 0638

清康熙 青花凤纹大碗

“大清康熙年制”款

D:21.3 cm

估价:RMB 50,000-80,000


文章图片9

Lot 0639

清康熙 天蓝釉苹果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H:9.5 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文章图片10

Lot 0641

清康熙 素三彩折枝瓜果大盘

“大清康熙年制”款

D:36 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文章图片11

Lot 0651

清乾隆 青花花卉贯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20 cm

圆口,直颈,颈部两侧分设贯耳,丰肩,鼓腹下敛,圈足。内外满施白釉,外壁以青花装饰,颈部满绘蓝地留白海浪纹,其中以回纹一周连通双耳,肩部与近足处分饰覆仰蕉叶纹各一周,腹部绘缠枝花卉。为了模仿明初「苏泥勃青」铁锈斑的特殊效果,青花纹样局部以浓墨点染。底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雍正、乾隆慕古,唐英为迎合帝王喜好而多有烧造仿古器物。贯耳瓶从宋代开始流行,源于青铜旧制,仿汉壶样式,因在颈部两侧各设管状贯耳而得名。本拍品的原型应为明宣德时期的青花缠枝花卉纹贯耳瓶,清代雍正、乾隆、道光均有仿制,除了器形与纹样,还特意通过重笔点染的方式模仿永宣青花特有的铁锈斑,但其效果大小一致、分布非常有规律,较好辨认。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北京,2002年,卷1,图版82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文章图片12

Lot 0652

清乾隆 青花黄彩云龙纹盘

“大清乾隆年制”款

D:25 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文章图片13

Lot 0655

清乾隆 粉青釉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32.5 cm

直口微敛,整器呈葫芦型,又称「大吉瓶」,浅挖足,釉底。

器身满施豆青釉,釉面滋润肥厚;大足底,一圈露胎较宽,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参阅:《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154。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文章图片14

Lot 0656

清乾隆 茶叶末釉荸荠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巴黎佳士得2006年6月14日L ot364

H:21.5 cm

估价:RMB 400,000-500,000


文章图片15

Lot 0669

清道光 斗彩花卉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制”款

D:12.2 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文章图片16

Lot 0678

清道光 珊瑚红地西洋花卉纹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制”款

D:11 cm

此碗以康熙珐琅彩绘画风格描绘纹样,故宫博物院藏有类似之康熙珐琅彩藏品,可供参考。画工精细,富丽典雅,器形秀美轻盈,釉质光润如玉,图案绘制精湛,色彩艳丽,与精美纹饰融汇完美,赏心悦目,体现了御用宫廷制器的不凡气派,实为道光粉彩器的精品。

碗为一对,敞口,弧腹,圈足,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内饰白釉,光素无纹,釉面匀净,细腻若脂,触手光润。外壁以珊瑚红彩为地,其上以缠枝花蔓有规则地布列围成心形开光,可以看到西方绘画风格的影响。开光内饰黄地,绘折枝红牡丹,红黄二色对比强烈,更加突出了画面的三维效果,色彩华丽,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此碗在纹饰绘制上借鉴了西洋技法,而又以传统牡丹花卉作为主题纹饰,中西合璧,完美地把西方优秀绘画技法与中国式审美品位相结合,从而融汇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瓷器佳品。

此宫碗极尽装饰之能事,敷彩华丽,设色鲜艳,对比强烈夺目,绘制跳脱出了刻板的传统花卉纹样,富于变化,立体感极强,令人一见难忘。优美典雅,考究精致,成为道光官窑中不可多得的上佳之品。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第4页,图2。

来源:中国嘉德2011春《慎德明道——五台山人藏道光御瓷》Lot 3424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文章图片17

Lot 0679

清道光 黄地粉彩西番莲纹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制”款

D:11 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足内施白釉,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体态秀雅,为宫碗的典型造型。内壁施白釉,光素无纹,釉面光亮莹润,细洁致密。外壁满施黄釉,绘制三组缠枝西番莲纹,以粉、白、紫、蓝、绿等颜色施彩,填彩饱满,渲染浓淡有致,借鉴了西洋绘制技法。花叶繁密茂盛,缠枝连绵不断,枝蔓相接,寓有「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祥。设色妍丽明快,喜庆色彩浓重,气度华丽富贵。画面构图比例得当,绘画精细,颜色艳丽,品相完好,为道光朝官窑器的精品。配菊瓣造型木座,典雅考究,与宫碗相得益彰。

此碗式样为清代传统官窑,自乾隆二年时已开始烧制,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称「洋彩黄地洋花宫碗」,《江西烧造瓷器处》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记载:「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高玉交……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一件。传旨:……洋彩黄地洋花宫碗甚好,再烧造些……钦此」。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此式碗甚为钟爱,此后至道光,历朝均有烧造,极其华美瑰丽,具有浓郁的宫廷风格,十分精彩。

在乾隆造办处活计档里有大量关于洋彩的记载,所指洋彩与今日传世的乾隆粉彩相同,因此有洋彩即粉彩一说。唐英《陶冶图编次》第十七云:「圆琢洋彩,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说明洋彩是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监督窑务时,在珐琅彩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仿西洋画法的新式瓷器。他对这种瓷器的彩绘内容、使用的颜料、调色料的方法等都作了说明。即用珐琅色料、用西洋画法、仿西洋纹饰的粉彩瓷器成为洋彩。

道光时期此类器物装饰纹样多样,制作刻意求精,极尽装饰之能事,色彩鲜艳华丽,质感细腻,见有粉彩绘番莲、缨络、宝相花、锦地彩绘的瓶、盘、碗等。此碗器形秀美轻盈,釉质光润如玉,图案绘制精湛,色彩艳丽,与精美纹饰融汇完美,赏心悦目,体现了御用宫廷制器的不凡气派,实为道光粉彩器的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