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棠三品

 河滨散人 2022-07-21 发布于安徽

清溪



文苑

海棠三品/吕先斌


第一次认识海棠,是2015年3月,在仰天堂。

当时,我在新浪博客上,记录了这次喜相逢:

“春日周末,偕几位友人登灌口玉屏山,赏映山红连绵笑在路侧,眺山下油菜花田整齐如棋盘,在仰天堂道庵吃斋饭野菜,心情一如天空之晴朗高远云淡风轻。

尤喜在莲池畔见识了三株海棠,两红一白,既惊又喜。于海棠,我已闻名几十年矣,今日才第一次得见,绕树数匝,盘桓良久。含苞的圆如小球,半舒未吐的形同小钟,红玛瑙白玉雕一般,玲珑而晶莹。树为灌木,高仅过膝,我蹲在树边,花树在我襟袖之间,几乎拥之入怀。

花朵娇小可爱,耸鼻缓缓嗅之,只有微微淡淡之清芬,而无花叶之馨香,猛然想起海棠有色无香之说。去年读张爱玲时,就看过这位民国才女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我疑心海棠花香极淡,袅袅若无,人类之鼻息不能胜之尔。

告别了仰天堂,三株海棠依然在我们身后开放或等待开放,不管是红海棠还是白海棠,我想只有这两个字能配上她们,那就是——圣洁!”

此后,在山野,在公园,在庭院,我仔细留意海棠的身影。

2017年4月,我所住的河滨花园22栋单元门口,六棵枝叶浓郁的树开花了,树梢高及三楼,我站在四楼窗口,看浅红的小花开在绿叶之上。脑海中冒出滥俗的比喻:像眨眼的小星星,浮在碧波之上。一搜索,竟是西府海棠,传言是海棠与梨嫁接而成,难怪其花色由初开时的浅红,而至盛开后的粉白了,与梨花堪称姊妹。

又在我的新浪博客,找到一首十四行诗,其实就是把百字文交给了回车键。

小区单元门口有六棵西府海棠

枝叶茂密浓郁

高达三楼以上

我常常站在四楼窗口

看红红白白的小花开在绿叶之上

早晨上班出门时看

傍晚下班回家也看

她们摩鬓骈肩地开着

像眨眼的星星

昨夜风雨未息

晨练出门拧开楼道门禁

一片,二片,三片,……

鲜润润的千点花瓣,

横陈着万种风情

近几年来,公园里海棠越来越多,大多是垂丝海棠。树形介于贴梗与西府之间,秀干细枝,横逸多姿,玉树临风。古人言,贴梗海棠与樱花嫁接,遂成垂丝之品。花梗细长,梗垂玲珑小花,类樱花之形,但花色水红,惹人怜爱得多,若婴儿之红靥。

当微风拂过,舞裙轻旋,娉娉婷婷,袅袅娜娜。最可人是细雨过后,垂首的花瓣上,雨润花,花含雨,仿佛新浴乍出,水滴盈盈,欲坠未坠,伫立观之,心为之澄,意为之静。嗟乎!春风十里不如你,那一低头的娇羞。

海棠四品——贴梗、垂丝、西府、木瓜,唯木瓜海棠未曾见过,故不敢置喙。

描写海棠的诗,我知之不多,最熟悉的是苏东坡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细味诗意,可见海棠之绝色风韵,以致苏学士为之痴迷,恐其夜深睡去,便秉烛相伴。

词中写海棠的,当属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销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最欣赏“绿肥红瘦”四字,语极精简,且画面生动,谓之古今落花之最佳写照,料不为过。

有关海棠之趣事,流传最广的,非唐明皇所言“岂是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莫属,丰腴贵妃,醉颜残妆,钗横鬓乱,力不胜衣,这香艳的情景真真让男人们联想回味。

至于“一树梨花压海棠”的调侃,实在很流氓。有人附会为苏东坡所作,我从内心不认可。高烧银烛所照之红妆,竟变得如此不堪,岂非残酷乎?

东坡谓杜甫“海棠虽好不吟诗”,《容斋随笔》载杜母名海棠,因避讳故不吟海棠,此乃海棠之一憾也。

余嗜古,为文喜掉书袋,积习难改。这里还是忍不住以杨万里吟海棠诗为拙作压轴:

“竞艳争娇最是她,教人嫌少不嫌多。

初酣晓日红千滴,晚笑东风淡一涡。

自是花中无国色,非关格外占春窠。

开时悭为渠侬醉,却恨飘零可若何。”

海棠年年笑春风,赏花人则岁岁不同。朋友啊!人间最美三月天,海棠已醒君知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