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协感慨描思妇,王赞情系远征人|云游汉魏六朝诗苑⒇

 孬张 2022-07-21 发布于湖北

张协塑像

张协,字景阳,西晋安平人,其父张收乃蜀郡太守。早年曾为官数任,后因天下纷乱,告病退隐草泽,作诗自娱。诗体华丽干净,语言锤炼,音韵铿锵,写景状物,善用形似的语言,开诗歌炼字琢句之风。与其兄张载,弟张亢共称"三张",在当时颇享盛名。

思妇

杂诗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频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

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

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

【注】荡:荡涤;暄:热;浊:这里指湿热的空气。这句说:秋夜的凉风驱散了白昼蒸浊闷热的空气;蜻咧:蟋蟀。君子:这里指丈夫;佳人:这里指妻子;茕独:孤独;离居:分离,各居一方;几何时:多少时候了?指时间已经很久了。

钻燧:古代钻木取火叫燧,所钻的"木"因季节变更而不同,如春天用榆、柳取火,夏天用枣、李、桑、柘取火等。改木即指季节的变化;房栊:这里指房屋;无行迹:没有人行走的足迹。指寂寞无人影;四屋:犹言"四壁"。以上四句皆写眼前所见的凄凉景物;沈忧:深沉的忧愁;心曲:内心深处。

张协的《杂诗》共十首,此乃第一首:写一个妇人在秋天的凉夜里,感时伤物,怀念远行在外的夫君。“感物多所怀,沈忧结心曲”,妇人睹物感伤思夫、被眼前的景物深深地触痛,忧思郁结于内心深处矣,何其苦哉。

隐山翁

王赞,字正长,西南新野县人。博学有才,任过司空掾、散骑侍郎等职。写诗直抒胸臆,不蹈流俗。

杂诗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朔:朔方,北方。朔风即北风;边马:指在北方边境服役的战马;胡宁:为何;分析:分离;靡靡:时光缓慢地消逝;王事:国家的事,指从役戍守边境;离我志:使我不能实现与家人团聚的志愿;商参:二星名,商在东,参在西,二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比喻亲人不得见面。

鸧鹒:黄莺。黄莺在春天鸣叫,蟋蟀在秋天出现。这两句表示分隔时间的长久;客鸟:飞到外地的鸟;师涓:战国时候卫国的乐师。《韩非子·十过》载:卫灵公到晋国去,夜宿濮水上,仿佛听到一种新的音乐声,很喜欢,便命乐师师涓记下来。

戌边军士

王赞的这首诗,写一个在北方服役的士兵,因离家很久渴望回乡的心情。“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乃借用典故诉说情怀:希望有像师涓那样精通音乐的人,把自己的乡思谱写下来。可惜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人了,谁又能表露我怀念故乡的心情呢? 此诗虽然短小,却写得含蓄婉转,意味深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