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阴半雨到清明

 陈龙辉01 2022-07-21 发布于广东

惊蛰前开始下的雨,还炸了好大几声的雷,想起民间传说的一句话“雷打惊蛰前,七七四十九日不开天,半阴半雨到清明”,女儿问她奶奶是什么原因,她奶奶说:惊蛰前响雷会吓醒逝去的祖先,他们没有收到供奉,认为后人忘了他们,就伤心流泪了,这雨就是他们的泪,直到清明亲人去拜祭了,他们才高兴。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传说。

雨会不会下到清明不知道,反正这雨已经下了不知道多少天了,阳台上挂满了衣服。阿丽都说快忘了太阳长什么样子了。

我不喜欢雨,因为是不喜欢带伞的原因? 特别是不喜欢这无穷无尽的黏黏糊糊雨。虽然这雨该惹得多少文人骚客诗性大发,我曾经听过我一世务农的父亲在门口看着密密麻麻的雨吟过一句诗“绵绵细雨,密密长飘,凛冽北风,呼呼猛叫”(经查,是父亲的原创,他读过私塾)。为什么春天会有北风,还“呼呼猛叫”呢,俗语说“南晴北落是春天”,春天要吹北风才下雨,吹南风就是晴天的,估计按父亲诗里所说的情景,也是不好受的,特别是农村的春天,正是播种的季节,给北方“呼呼”地这样一搅和,确实难受。

我很讨厌这种沥沥啦啦的雨,怎样看也像极了患前列腺炎的老人,淋漓不断,没完没了,路上湿滑,空气潮湿,路上不是打伞的就是披着雨衣的,家家户户阳台上挂满了半干半湿的衣物,一点生机都没有,地里田下罕见人影,偶尔有勤快的不是打着哆嗦湿透回家的,就是一身泥巴狼狈不堪地回来,明显是在外面滑倒了。我们唯一的乐趣就是去舅舅家,二舅总能翻出点吃的,过年的时候剩下的年货,吃完了年货就炒花生,炒蚕豆,有一年雨季真长,他把该下种的黄豆都炒了给我们吃,真是好舅舅!

田里的水稻长得很好,它们是很喜欢这种雨的,地里的蔬菜就遭殃了,别看在雨中都立得很端正,生机勃勃的样子,可是雨一停,太阳一出,立马就垂头丧气地蔫了,这是因为下雨太多,土壤里含水量太大,土也板结,影响了植物根部的呼吸能力和吸水能力,农民们在雨后会马上去松土,让土里水气排走,让植物的根增加呼吸,然后浇点薄水,喷点叶面肥,肥料中加点抗菌的药物,不到两天就会重发生机了。

想到这里,赶紧把阳台上的菜管理了一下,过几天市场上的菜价又该涨了…

今天的伙食以剩菜为主,上次朋友来烤剩的牛肉煲了一大锅,早上我吃了三晚,中午还是吃了三碗,晚上把剩下的四碗都吃了。阿丽不太喜欢喝粥,还是剩菜,牛腩焖胡萝卜,加了把呼伦贝尔的粉条,呼呼地吃了个饱,还加了个白灼菜花。总结一下,这个周末吃的有点敷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